方石生
摘要:在不斷變革的大時代背景下,新課程也隨之制定新的教學標準---在化學教學中應貫徹“將育人放在前面”的教育理念,改變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的方式,給單純的化學知識灌輸加入一定的德育教育,因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將會學生如何做“人”。而把德育教育融入在課堂當中,能夠讓學生對德育教育的理解更加透徹。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德育教育;策略與方法
在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是教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是指在學校環(huán)境中各個領域的教育活動,是對學生所進行的思想品德,政治,思想等教育活動。初中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都正處于兒童期向青春期的轉型時期。所以在初中生的教育之中,德育教育和科學教育都很重要,而為國家培養(yǎng)品德高尚,具有科學知識的接班人是現(xiàn)如今的初中教師的工作重點。初中化學老師教學的主要內容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而且要根據其核心活動的價值觀發(fā)展其教育活動。本文作者根據實際情況,對初中化學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策略與方法進行了探究。
1初中化學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階段的化學課程到了初三才開始學習。化學課程本身復雜,需要一定的數學和物理知識基礎。化學是一門實用性較強且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科,它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思維能力。也正因為如此,初三階段進行化學教育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接受和消化。
2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與方法
2.1結合化學事件滲透德育教育
我們作為一名初中化學老師,應該清楚地意識到,學生目前屬于初步接觸化學的階段,正處于對化學知識向往和感興趣的階段。因此,如果化學老師想要在進行化學教育時同時進行德育教育,則可以結合一些化學活動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例如,為了樹立對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信任感,化學老師可以告知學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化學工藝發(fā)明和使用化學工藝的國家之一。特別是在近代史上,我們的化學家在我國化學的發(fā)展中發(fā)揮了不可否認的作用。例如,我國化學家首次合成了核糖核酸(與天然物質相同),并為這些化學物質的合成做出了巨大貢獻。此外,我國的化學家和生物學家共同合作,合成了世界上首個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島素。通過為學生講解這些案例,讓學生了解我國化學家對化學領域的貢獻,增強學生對國家的信心和自豪感,感受我國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潛力,讓學生能夠為推動祖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奠定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化學老師可以列舉其他國家的化學實例,例如英國著名化學家道爾頓對原子學說的創(chuàng)立的努力以及瑞典化學家舍勒在進行化學學習時,通過自己堅韌不拔的精神,合成了許多氣體的成功案例。讓學生通過這些案例,學習上述科學家的精神,為他們樹立起頑強不息團結協(xié)作,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品質。
2.2通過化學發(fā)展的歷史背景滲透德育教育
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記錄了許多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明。化學老師通過介紹化學歷史上的輝煌成績,可以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信心。化學作為一門學生新接觸到的學科,不可避免的會對其產生向往和好奇。化學老師可以在整個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主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3結合化學教學內容,將兩者有機結合
德育教育不是只存在于政課教育的內容中,在每一門學科中都能找到與德育教育相對應的德育因素。化學學科中所蘊含的研究的邏輯構建模式,科學有效的思維方式以及積極大膽的探索品質都是屬于德育因素教育的,是學生成長和發(fā)展所必需的因素。。化學教師能夠通過以結合化學發(fā)展史來向同學滲透相關的美好品質,比如,在我國古代他們就已經發(fā)現(xiàn)了驚人的化學現(xiàn)象并研究了化學,但是當時的化學發(fā)現(xiàn)還帶著一些唯心主義的神秘色彩。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正是我國的研究傳入了西方國家,讓西方國家對化學有了啟蒙,才促使了化學走上了專業(yè)。而我們需要學習他們那種面對未知,不斷探索的勇氣和果斷,以及不因為異樣的眼光而懷疑自身價值,堅定的進行研究并促進流傳的美好德育品質。讓學生能夠對未知的知識充滿探究欲望,果敢自信,相信自己,對未來的道路充滿信心。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化學中的相關物質來對學生進行引導,比如在讓學生認識空氣這一物質時,就可以給學生普及分析這一物質組成成分的艱難過程。我國剛開始檢測空氣時,由于儀器的落后性,沒有辦法對組成的物質做出準確判斷,對空氣中的組成部分真正的做出了準確的判斷,是在跟進的儀器研發(fā)后,但是,儀器雖然是后人發(fā)明的,但也與前人的勞動成果與努力分不開關系。告知學生我國的化學水平目前與國外的研發(fā)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們需要不斷的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緊迫感,為我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新型科研人才。
2.4引入實驗操作,與課堂有機融合
我們必須在課堂上向學生傳達環(huán)境保護的概念。由于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目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需要我們加大保護力度。為了讓學生了解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加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而化學教學也與環(huán)境問題息息相關,教師也可以從化學內容入手。同時,教師在組織化學教學時應特別注意實踐練習,以便學生自己進行實驗,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教師可以選擇一課內容,比如二氧化硫,在為學生授課時,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而酸雨對環(huán)境有害。利用教育資源幫助學生自主進行化學研究。在實驗過程中向學生說明可用的藥品劑量,向學生闡明有些藥品之間結合使用會發(fā)生什么,讓學生能夠在實驗的過程中,產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縝密的邏輯模式,讓學生學會科學的實驗方法。
2.5教師轉變思想觀念,重視德育教育
在進行新課程改革時,每個學科的教師都必須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以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化學老師應將德育教育視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多加思考,積極創(chuàng)新,探索新型教學模式。
3結語
將有效的德育教育滲入初中化學教學對于促進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能夠起著積極的作用。初中化學老師應該專注于對德育教育的滲透工作,充分挖掘教科書中的德育教育資源,從而適當的根據教學的需要進行拓展和補充。
參考文獻:
[1]劉永國.淺談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學周刊,2020(14):63-64.
[2]曲春艷.德育教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黑龍江科學,2019,10(23):110-111.
[3]韓鵬.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與方法[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08):39.
[4]劉成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