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尼瓦爾·艾買提
摘 要:本文對農田防護林進行了簡單介紹,并對林業工程中農田防護林的栽植以及管理措施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林業工程;農田防護林;栽植;管理
引 言
農田防護林是我國干旱地區保證農牧業良好發展的重要生態屏障,農田防護林的設置能夠有效的降低干旱地區沙塵暴、干熱風、霜凍等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以及造成的損害,改善農田周圍生態環境。有研究顯示,防護林的設置可以使谷類作物產量增加20%~30%,瓜類和蔬菜產量增加50%~70%,對于保障當地農業經濟有著重要的意義。
1.農田防護林概述
農田防護林是指為了改善農田小氣候、保證農田豐產、穩產而在田塊四周按照一定寬度、結構、走向、間距栽植的林帶或林網。防護林的設置能夠對農田內的氣流、溫度、水分、土壤等因素產生影響,形成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的特殊小氣候環境,起到降低風速、調節溫度、提高濕度等效果,對于保護作物生長、提高產量,減少自然災害的影響有著較好效果。
我國的農田防護林營造經歷了自由林網、“寬林帶、大網格”、窄林帶、小網格”幾個階段,同時各地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還有著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田防護林網營建模式。
農田防護林多呈帶狀,包括主林帶和副林帶,主林帶用于防止主要害風,林帶與主要害風風向垂直或呈<30°偏離角;副林帶與主林帶垂直,用于防止次要害風,增強主林帶的防護效果。林帶之間相互縱橫交錯構成格狀,形成防護林網。農田防護林的有效防護距離,迎風面為5~10倍樹高,背風面為30~50倍樹高。防護林帶有效防護距離指背風面使有害風速降為無害風速的距離,為防護林帶配置的主要依據之一。
2.農田防護林的栽植
2.1防護林規劃
農田防護林的規劃一般與農田同時進行,從而保證兩者具有足夠的契合度。農田防護林通常以網狀的形式栽植在農田的渠邊、路邊或田邊空地上,農田四周均需設置林帶,以對所有方向的害風進行防御。
防護林網格帶距的設置需要根據樹種、樹高以及當地主要害風進行確定,風害較為嚴重的地區帶距和網格面積可適當縮小,主帶距150m,副帶距300m,風害較輕的地區則可以適當擴大帶距和為網格面積。
防護林的造林密度需要綜合考慮土壤肥力以及當地氣候、地形、溫濕度等因素。如土壤肥力較好、環境適宜可以適當增加造林密度,如土壤肥力較弱、環境較差則可以降低造林密度,保證林木生長能夠獲取足夠的營養,并且不會對農田作物生長造成影響。
2.2樹種選擇
農田防護林的樹種選擇應當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根據當地實際的氣候情況、常見災害、農田生產需要科學選擇樹種,保證其具有良好的成活率,能夠起到足夠的防護效果。在選擇栽植樹種前應當對當地農田環境進行調查,保證環境能夠滿足樹木生長需要,同時所選樹種能夠對農田水土、環境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此外,在樹種選擇上還應注意避免單一樹種的情況,盡可能的栽植2種及以上樹種來提高林帶生態穩定性。
2.3抗旱造林
在干旱地區進行農田防護林的造林需要注意做好相應的抗旱措施。防護林樹苗一般選擇二年根一年干的 1 級苗為主要樹種,以保證樹苗成活率以及降低栽植成本。在苗木栽植前需要將其根系在水中浸泡48小時以上,保證根系吸足水分。在栽植過程中要隨撈隨栽,減少水分損失。在造林完成后要澆足定根水,每株澆水25L以上。苗木栽植后需要根據氣候干旱情況進行適當補水。
3.林業工程中農田防護林的栽植與管理措施
3.1撫育管理
在防護林栽植完成后需要對其進行撫育管理來保證其良好生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水肥管理。在防護林造林后要對幼樹進行科學灌溉施肥,保證所需的水分以及各種營養元素得到滿足。針對干旱地區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可以采取微灌技術,通過輸水管道系統,在進行精確計算樹木的水分、營養需求后,將營養液或水分均勻的輸送到防護林根部土壤表面或土層當中,在滿足植物生長需求的同時減少水資源消耗。
(2)修剪整形。在農田防護林造林過程中要做好修剪工作促進樹苗的健康快速生長,提高林分質量。通常在第一、二年對苗干的側枝進行修剪,保證當年主稍長度在1.2-1.5m之間 使其形成良好的冠形。修剪時需注意保持樹冠完整,避免在截短枝過程中導致側枝萌發多個次級枝條,使樹木的側枝遠粗于樹干,影響樹干的發育以及樹木冠形。此外,通過修剪整形還可以對農田防護林的透光度、透風系數進行調整,進而確定林帶結構。例如,在干旱風沙嚴重的地區,可以調整防護帶透光度為0.3~0.4,透風系數為0.3~0.5,保證防護林的良好防護效果。
(3)挖掘防護壕。為了防止林帶被人會動物破壞,可以在林帶周圍挖掘一條防護壕對樹木進行保護。防護壕的深度一般為1m,上口寬度為1~1.5m,下口寬度為0.8~1m。
(4)病蟲害防治。在農田防護林的撫育管理中要根據樹種對其常見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要綜合利用營林技術、物理、生物、化學等防治方法,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并降低損害降到最低,保證林木健康成長。例如,蚜蟲的防治可以在樹干上涂抹蟲膠;或者通過使用生石灰、石硫合劑、食鹽混合后涂抹在樹干上;或者使用氧化樂果、呋喃丹施加在樹木根部;
結 語
綜上所述,農田防護林的設置在農業生產中能夠發揮較好的保護作用。尤其是對于干旱地區來說,防護林能夠改善農田內環境,形成小氣候,同時防御風沙等自然災害對于作物造成的影響和破壞,對于保護作物生長,保障農業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農田防護林的設置上,要科學應用相關造林技術,保證林帶的良好生長以及合理規劃,保證其防護作用達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 丁海棠. 對于林業工程中農田防護林的栽植與管理分析[J].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8(012):72-72.
[2] 張子平, 張春玲. 提高農田防護林造林質量主要技術措施[J]. 吉林林業科技, 2016, 45(03):58-59.
[3] 李連海. 北方旱區農田防護林防風效應研究[J]. 農業與技術, 2016, 36(020):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