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宗俊
摘 要:礦產資源對于任何國家來說都是工業領域的重要資源,是工業能否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隨著我國工業體系的逐漸完善,我國已經成為第一大工業國,但這個地位卻是通過礦產等資源的過度消耗得來的,這使得我國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日益提升的同時還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嚴重的資源短缺問題,雖然新能源可以暫時緩解這一問題,但目前新能源的使用與開發普遍成本偏高。我們需要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更新礦產的勘查技術,以便于找到更多的礦產資源來填補當前我國能源需求的缺口,以推動我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地質專業;礦產勘查;找礦技術
1礦產資源勘查概述
1.1整體性的規劃。我國由于地大廣袤,各地都有其各自的地形、地質特點,因此不同地域不同的地形地質特征就使得所采用的礦產資源勘查方法也不相同,所以在勘查工作前,首先要對勘查地點的地質、地形和地貌進行調查,還要對勘查地點附近的人文環境有所了解,結合這些調查資料制定合理的勘查計劃,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在確保勘查工作效率的同時,以保證減少勘查工作對周邊的人與環境造成影響,做到邊開發、邊治理,和諧勘查、和諧開發的目的,達成人與自然雙贏的局面。
1.2遵循勘查工作的基本規律。礦產勘查工作要有條理性,不是任何礦脈都可以開采的,例如在某一市區的地下蘊涵著一條礦脈,但這樣的礦脈是無法進行開采的,因此就沒有勘查的必要,所以對于某地可進行礦產勘查的前提是可開采。同時要結合地質學科的前沿知識,根據成礦規律來分析各地的礦產資源的分布規律,再模擬計算出該地區礦產資源的存在概率,進而對勘查區域進行劃分,這樣既能提升勘查工作的效率也能減少勘查工作的資源消耗。
1.3完整的科學管理體系。在更新地質勘查技術的同時,還應該對工作體制做出相應的改變,不斷解決體制中存在的細節問題,使工作體制趨于完美,同時也使管理體系更加完善。一個好的勘查工作管理體系,不僅可以提升勘查組織的內部凝聚力,使工作效率提升,還能提高勘查人員的專業素養,從而保證勘查工作的質量。因此,我們應不斷從實踐中獲得經驗,對當前的勘查工作管理體系進行完善,提升管理體系的科學性與完整性。
1.4通過學習提升勘查技術。目前科學領域的發展勢頭迅猛,各種新式的科學技術層出不窮,勘查工作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地吸納新的技術。然而勘查技術的更新,離不開地質技術人員對前沿科學理論與技術的掌握與運用,并需要結合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各種問題,通過思考與實踐來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使勘查工作的效率與質量逐漸提升,不斷地為勘查技術的發展提供動力,最終推動整個地質礦產勘查行業向前發展。
2現代常用找礦技術
2.1重砂找礦技術。重砂找礦技術是現代找礦技術中最常見的一種找礦方法,主要是在水系發育的地區使用,其工作原理是在確定勘查地點后對當地的重砂進行成分分析,通過其中的各種金屬含量來確定礦產的類型。該技術的應用主要有兩個重點,其一,對重砂進行成分分析時,要確保重砂來源的全面性,避免對礦產資源的存在做出誤判。其二,由于重砂聚集區大多都是因水流沖擊而形成的,因此對重砂成分進行分析的同時還要了解水體的具體走向,這樣才能對礦源的位置做出準確的判斷。
2.2礫石找礦技術。礫石找礦技術是一種最為直接的現代找礦技術,數千萬年的地質歷史演變,使得大部分礦產資源都深埋于地下,隨著地殼升降以及物理化學等風化作用,使的一部分含礦巖石裸露在地表之上,這些暴露在外的含礦巖石經風化作用后形成細小的礦礫,這些礦礫在重力、水流、冰川的搬運下,就會散布到其他地方。因此,礫石找礦法可分為兩種,即河流碎屑法和冰川漂礫法。河流碎屑法以各級水系中的沉積礫石、巖塊、砂粒等為對象,從中發現礦礫或與礦化有關的含礦礫石,然后逆流而上追索其發源地。冰川漂礫法根據冰川活動所搬運的礦礫,結合冰川活動情況研究其礦脈所在地。
2.3 GPS感應技術。GPS即全球定位系統,這種技術覆蓋面極廣,能遠程對全球的各個位置進行探測,而且隨著該技術的不斷進步,其定位精度也越來越高。因此該技術可以與地學信息系統相結合,通過對地學信息系統上地質信息的分析,對礦產資源的分布進行分析,然后對想要勘查的地點利用GPS感應技術對當地的礦產資源進行定位,這種方法能使找礦工作的效率提升,而且由于遠程操作還能大大降低勘查作業的風險,但是由于分辨率、感應信號的干擾等問題,該技術還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
2.4甚低頻電磁技術。礦產資源絕大多數情況都潛藏在地下,對于這類礦藏,上述的三種方法就不太合適了。但這類礦產資源儲量豐富,是必須要進行開采的,因此為了降低對這類資源的勘查難度,人們開始采用甚低頻電磁技術。該技術主要是通過大功率長波導航臺對勘查地點發射一定頻率的電磁波,但電磁波接觸到不均勻介質即礦石時,就會產生變化,然后根據這些變化對地質進行分析,從而找出深藏在地下的礦脈,但是目前大功率長波導航臺數量較少,且該方法精度較低,因此使用頻率較低。
3新形勢地質勘查找礦技術的創新方法
3.1為技術革新提供保障。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是極為消耗人力、物力的工作,因此其資金投入量很龐大,并且礦產資源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因此對礦產資源進行勘查還需要國家的多個部門聯合進行統籌規劃,不僅如此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還橫跨多個學科,囊括的知識面較廣,所以還需要大量的跨學科復合型人才支持地質勘查與找礦工作。所以我們應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力度,全方位的保障地質勘查與找礦工作。
3.2全面應用地質礦產勘查技術。由于地質勘查的工作環境較為復雜,因此在勘查工作開始前,要確保當地的水文、工程地質滿足勘查工作的要求。要對勘查地點開展全面的探查,通過采樣分析的方法對地質進行細致的研究。測量越精準,勘查所需的地質填圖也就越科學合理,這對勘查工作的展開是有益的。對于復雜地形,應合理地應用全球定位系統、地學信息系統以及其他新型技術來支持勘查工作的高效展開。
3.3采用科學高效的勘查技術。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技術外還有一些科學高效的勘查技術。其一地物化三場異常相互制約技術,該技術是利用地物化的條件制約來開展研究,該技術精準度高、效率快,并且能擴大勘查范圍,但該技術對于線圈邊界的安全要求較高,在使用時應格外注意。其二X熒光技術,該技術可以定性的分析元素的種類,任何物質自身都有對外輻射的能力,礦石也不例外,該技術就是利用這種特性對礦石發出的X射線進行收集與分析,從而確認該礦產資源的種類,但此種方法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使用前應先對干擾因素進行消除。
結 語
新時代,我國又有了全新的目標,為了實現十四億中國人的中國夢,我國必須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工業作為支柱產業,其發展速度必然會加快,但這也會使礦產資源的使用量越來越大。隨著工業、農業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各個行業所需求的能源資源也在日益增加。因此,為了我國長遠的規劃,應加大對地質勘查與找礦工作的投資力度,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提升地質勘查與找礦工作的效率,從而推動我國礦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淼,李恒波.新形勢下當前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9(23):291-292.
[2] 詹國年,楊世義.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9(23):97+99.
[3] 李向平.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領域的技術方法探究[J].冶金與材料,2019,39(06):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