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琴
摘 要:油松是一種常綠喬木,作為我國特有樹種,主要分布在東北、中原、西北省區,多生長在海拔1000-2600米地帶。油松木材的經濟價值較高,主要用于建筑、造船、器具和家具等領域和行業,同時還具有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近年來,我國的油松種植與栽培技術得到良好發展,對提升移植苗成活率有一定積極作用,同時在移植后對樹木的形狀和生長速度也會有幫助。隨著我國對植樹造林的重視,油松的價值得到更大體現,不僅可以作為綠化植被,同時可以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因此對油松的移植和栽培技術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油松移植栽培過程入手,討論油松栽后管理技術,希望對油松的栽培研究具有幫助作用。
關鍵詞:油松;移植;栽培管理技術
油松是一種陽性樹種,根系較長,為我國獨有的樹種,該樹種抗寒性好,可以在-25℃的環境下生長,同時油松可以在較為貧瘠的土壤上存活,在抵御風沙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油松在我國東北和西北地區分布較廣,常被用于營造水保林,并且憑借耐腐蝕性好的特點可以用于建筑和家具行業。對于油松的移植來說,需要技術人員掌握科學的栽培技術,關注起苗、土壤、運輸等多個環節,以下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
一、油松移植栽培過程
(一)樹林和樹形的選擇。首先,對于油松樹齡來說,該環節是油松移植關鍵步驟,會影響到種子的品質與產量。工作人員要分析油松的年齡,從實際情況來講,林分的優劣性不容易明確區分,如果油松的樹齡偏小,則油松的優良性狀不能體現出來,因此會影響到栽培質量;如果油松的年齡過大,在經營和管理期間無法通過種子的改良達到優勝劣汰目標,進而對林木的疏閥帶來不利影響。因此需要掌握好油松的最佳移植時間,一般20-30年可以體現出樹種的優良性狀,利于對優良樹種的選擇,進而為后期的栽培管理提供基礎[1]。其次,對于油松外形管理來講,一般要選擇樹形優美、規格一致,并且未發生過病蟲害的林木,要對不良枝和枯死枝及時修剪,進而保證林木的美觀性。
(二)油松起苗管理。起苗環節也是油松栽培的關鍵,為了確保起苗的效率,要求技術人員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保證油松根部帶有土坨。在起苗的過程中,土坨的規格越大那么油松的成活率就會越高,有利于良好生長。此外,需要考慮到土坨的具體規格,要求土壤的成分良好,一般不建議選擇沙土。對于油松土壤的含水量來說,最佳狀態為45%-55%,如果在山地中起苗需要避開石塊,進而保證土坨完整。起苗環節要考慮到土坨的實際大小,將其種植于地下20厘米位置,隨著開挖深度的增加基坑直徑逐漸縮小,呈現陀螺形狀,以免避免土坨散開。如果根系直徑大于1厘米需要進行剪斷處理。起苗的過程中要避免拉斷根部,保證起苗環節的科學性之后要對土坨捆綁,以此減少水分流失。在捆綁的過程中主要是利用草繩在根部打結,留出30厘米的草繩頭,之后利用分布式纏繞的方法;如果土質較軟需要少纏草繩,對堅硬土塊則要多纏幾圈[2]。
(三)運輸環節管理。在油松栽培的過程中,完成移植后需要對油松進行運輸,長途運輸的過程中一般選擇夜間或陰天,運輸時間不超過24小時,這是有效保證油松成活率的關鍵措施,運輸之前需要做好裝車工作,有序的排放油松樹苗,并且利用篷布遮陰。在搬運環節,如果油松高度不足3.5米可以采用人工搬運的方法,高度超過5米的油松一般使用吊車完成。需要指出的是,在實際運輸環節要持續澆水,進而避免根部水分不足影響成活率。
二、油松栽后管理技術
對于油松的移植管理技術來說,栽培之后的養護管理更加關鍵,具體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移植季節管理。在油松的種植過程中,大苗可以在任何時間移植,一年四季均可,一般會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如果油松處于發育晚期不建議進行移植,這是由于該階段油松所需水分很多,一旦挪動根系會造成根系喪失水分影響,移植后成活率[3]。
(二)苗木栽植管理。技術人員在后期的管理工作中,需要根據移植苗木的規格設計栽植坑的深度,將油松苗木垂直放置于種植穴當中,然后逐層填土壓實,不僅可以保證根系與土壤的充分接觸,同時還可以避免倒伏。該環節對栽培土壤的深度把握有很高要求,一般土坨上層的土要和栽植地面齊平,然后做好樹坑圍堰管理,不僅方便后期的澆水工作,同時也可以對油松起到有效支護作用,一般蓄水深度要達到20厘米,在大苗栽培環節需要技術人員設置三角形的固定架,能夠提升防風效果,支架的設計要保證每排高度、形式一致。在后期的澆水環節,一般在10天之內要澆水兩次,每次都要澆透;后期的3個月每隔10天就要進行一次澆水并且做好檢查工作,如果發現油松傾斜需要及時扶正。
(三)油松樹體管理。在油松的生長期間,要求技術人員采取有效的修剪措施,對母樹的外形進行處理,確保具有一定美觀性和一致性,在管理期間需要將多余的枝葉和病枝剪除,以此提升通風和采光條件,在油松樹體管理中截頂技術得到廣泛利用,該措施可以發揮出頂端優勢的作用,提升樹體的開花和坐果率,有利于提升油松實際產量,一般截去部分為樹高的1/3。另外,在整形修剪的過程中,對于工藝型枝葉采取摘心、拉枝等方法。
(四)油松水肥管理。要求油松生長在良種基地,在樹體的發育期間所需營養較大,因此必須保證良好的水肥環境,這是提升抗病害能力的關鍵,在移植之后,每隔兩個月需要進行一次澆水和2-3次的施肥,盡量選擇在早春時節進行。在施肥的過程中要考慮到油松高度,不足3.5米采取彈盤供肥的方法,要求技術人員把握好油中的最佳生長時期;如果油松的高度超出3.5米,要采取根外施肥的方法,利用噴霧器每個月進行一次施肥[4]。
(五)油松花粉管理。油松是一種雌雄同株的植被,傳粉的方法是否科學將對油松的產量和品質產生很大影響,所以在栽培的過程中,要合理利用花粉管理措施,主要是無性系的來源存在差異以及雌雄花期不遇會對花期產生影響,所以要根據油松的實際生產環境科學選擇花粉管理方法。
(六)油松病蟲害防治。油松生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病蟲害的侵襲,這就要求技術人員及時發現存在的病害問題,科學采取藥物防治措施,一般會在冬季利用石硫合劑或者在樹干噴施藥物對蟲卵進行消滅。對于病蟲害的防治來說,要堅持及時發現和盡早處理的原則,如果處理較晚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對于油松針銹病來說,需要使用波爾多液、波美度石硫合劑以及粉秀寧按照科學的配置方式每隔半個月噴施一次,2-3次即可達到防治效果;油松落針病來說使用波爾多液、克敵松、代森鋅是主要的防治措施;出現毛蟲病主要是幼蟲春季上樹之前使用毒指環捆綁在樹干上。
結束語
綜上所述,油松這種樹木的適應性較強,已經廣泛應用于當前城市園林綠化當中,為此需要深入分析油松的種植和栽培技術,油松的移植過程中需要分析土壤環境素體情況,切實做好病蟲害防治措施,這樣才能保證油松的成活率,體現出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張丹丹.油松移植與栽培管理技術初探[J].種子科技,2019,37(2):65,68.
[2] 馬晃.淺談劣質山地油松大苗帶土移植栽培[J].花卉,2019,(10):241.
[3] 張君毅.淺談油松大苗移植及栽培管理技術[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9,(5):56.
[4] 翁科.油松大苗移植及栽培管理技術[J].現代園藝,2017,(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