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婷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對于日常的果蔬需求也逐漸增大,因此部分應季水果的種植環境也逐步進行了優化,本文便建立在探討棚室草莓的病蟲害防治角度展開分析,分析了幾種常見的棚室草莓病蟲害,并且介紹了主要的防治工作。同時也為棚室草莓種植質量的提升提出了幾點優化建議,意在能夠進一步優化棚室草莓成果品質,增強經濟效益。
關鍵詞:棚室草莓;病蟲防治;工作要點
為了提升草莓的產出效率,棚室栽種已經成為當前草莓種植的主要方法。同時棚室栽種模式也具有成本投資少、生長效率快的優勢,可以為部分新品種的優良草莓培育提供優質的環境。由于棚室內溫度較高,空氣中的濕度較大,這也為部分病蟲害的滋生提供了溫床,病蟲害將會對草莓的生長和成果造成較大的影響。
一、棚室草莓病害類型及防治措施
1、植株枯萎病
病害狀態:在初期階段,草莓植株的心葉由正常的綠色、有光澤變為黃綠色,喪失光澤,甚至在短時間內整體變黃,整體植株的生長狀態逐漸變緩,往往會存在1-2片小葉出現畸形硬化;植株的老葉逐漸由綠色轉變為紫紅色,在短時間內枯黃凋落。在感染該病一周左右,整體植株將全部枯死。部分感染程度較輕的植株將會出現部分結構黑化,例如葉柄、根冠等,該類植株最終的坐果率大幅度減少,果實無法按照正常的生長方式進行膨大,最終導致整體的產量下降,品質不高。
植株枯萎病主要依靠土壤進行傳播,能夠直接影響草莓蜘蛛的苗期、開花期,病程將延續至收獲期。
防治方式:嚴格控制植株的栽培土壤質量,合理控制氮肥的施加,在初期發病階段,可以將含量為70%的敵克松藥劑以1:1000的比例進行噴灑,或者利用含量為50%的多菌靈,以1:1000的比例進行灌根。藥劑施用時間間隔為8天左右,連續施加2-3次,可以根據植株的病害痊愈程度進行合理調控。針對已經嚴重受到病害影響的植株要徹底拔除并且集中焚毀,拔除的坑穴要利用生石灰進行滅菌處理。
2、白粉病
病害狀態:草莓植株的葉片上出現白色粉狀斑點。發病后期整體葉片逐漸枯萎,坐果植株的幼果將會停止發育,部分果實表面附著著白色的粉狀物體,不僅會降低草莓的經濟價值,也會導致大面積的植株枯萎死亡。
白粉病通常發生于低溫潮濕天氣,屬于真菌性,在連續的多雨天氣下很容易爆發白粉病。
防治方式:首先要提升植株的抗病性。在培育的過程中清除弱/病苗,可以施加相應的藥劑進行病害預防,其次要及時的針對棚內的種植環境進行清潔管理,清除雜草、垃圾、病葉、病株,保證草莓植株生存狀態良好。再次便是要合理的調節棚室內的空氣濕度,利用滴灌、勤灌的方式減少空氣濕度,及時通風。選取波美度石硫合劑(0.3)或10%含量的苯醚甲環唑水分散,以1:1500的比例加入12.5%含量的睛菌唑乳油進行噴灑。并且在整體棚內果實采收之后,割掉植株的葉片后以70%含量的甲基托布津以1:1000比例進行噴灑。
3、灰霉病
發病狀態:草莓果實變軟,出現灰色的霉狀斑點。植株葉片上出現暗褐色的病斑,病菌將會聚集在植株表面形成黑色粒狀菌核。
灰霉病通常發生在連續的陰雨天內,受空氣濕度影響較大。
防治辦法:首先必須要注重棚內種植環境的清理工作,將發病的植株全部清除并且深埋處理。可在植株開花前期選用1:200的波爾多液進行噴霧預防,也可以利用含量為10%的世高,以1:1500倍進行噴霧。另外在選擇藥劑的過程中,也要分析藥劑是否會對草莓果實造成影響,防止果實出現著色不均、不著色的情況。同時利用45%含量的百菌清溶液,以每畝250克的劑量對整體的棚室進行煙熏。
二、棚室草莓常見蟲害及防治辦法
1、紅蜘蛛
紅蜘蛛是棚室草莓栽種過程中最易出現的蟲害,主要會侵蝕草莓植株的葉片,在發病初期葉片上會遍布著細小的灰白色斑點,并且隨著蟲害的發展逐步加重,整體的植株會出現白色的花紋,植株狀態卷曲,嚴重則會枯萎死亡[1]。
防治辦法:首先要利用科學的水肥管理方式使草莓的抗病性提升,其次利用石硫合劑進行以6天為間隔的階段性噴灑。也可以利用含量為15%的噠螨靈乳油以1:1500的配比進行噴灑。
2、蚜蟲
蚜蟲可以說是貫穿于草莓植株整體生長期的常見蟲害,蚜蟲喜熱,容易在低溫干燥的季節爆發,會對草莓植株的心葉、花、果梗等稚嫩部分產生影響,會吸取植株的生長汁液,延緩植株生長,甚至會導致果實營養不良,無法發育。
蚜蟲主要為接觸性傳播,同時蚜蟲的存在也增加了草莓植株患病毒類病害的幾率,因此要及時的勘察草莓植株的生長狀態,將植株的老葉、病葉及時摘除,并且要階段性的清理棚室內的雜草,在草莓的開花前期要利用避蚜霧進行噴灑,噴灑次數為一至二次,藥劑含量為1:1500或者1:2000。
三、棚室草莓病蟲害防治的工作要點
噴灑藥劑以及頻繁的人工觀察并不是防控病蟲害的主要方式,當前科學的種植方式已經廣泛應用在農業種植領域,因此加強抗病品種的培育將是減少病蟲害危害程度的首要選擇,同時抗病植株的栽種也能夠有效降低農藥成本,減少土地污染以及農藥殘留[2]。
另外在日常的棚室田間管理過程中,也要及時利用人工輔助的方式檢查草莓植株的生長狀態,及時的清除長狀態不佳、無法發揮光合作用的葉片及植株,這能夠有效降低病害的發生幾率。同時也可以科學控制草莓的坐果時間,例如及時放蜂,蜂群不僅能夠提升草莓的坐果效率,也可以減少部分病蟲害。
總結語
綜上所述,科學地進行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止將是提升棚室草莓種植效率和種植品質的關鍵手段。利用科技務農的方式來培養高性能的抗病植株,綜合藥劑和人工輔助的方式,便可以靈活地應對多種病蟲害,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對于病蟲害的防治研究,做到防患于未然。
參考文獻
[1] 曹滌環.切實做好棚室草莓的病蟲防治工作[J].山東農藥信息,2018(01):43.
[2] 熊琦,楊輝.大棚草莓種植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J].江西農業,20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