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東華
摘 要:火災不僅會破壞生態環境,而且會危及到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近幾年我國火災頻繁發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有大量的人員傷亡事故。森林草原火災的發生人為的因素占比很大,基本上占99%以上。并且火災發生大多集中在春季,這段時間氣候較為干燥,同時清明祭祀時燒紙也成為火災集中發生的主要原因。現在應對森林草原火災的主要措施在于預防,我國這幾年也大力提倡文明祭祀,同時禁止農作物的焚燒,從源頭上降低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另外,近幾年許多地區為了防范火災,改變了傳統的森林和草原經濟植物,利用不易發生火災的茶樹、毛竹、果蔬等代替以往的經濟林,阻斷了火災傳播的途徑,起到了較好的效果。本文針對現在森林草原易發生火災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同時針對防火經濟林的建設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防火經濟林;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引 言
森林草原是生態建設的重要環節,一方面,森林草原能夠起到凈化空氣、增加大氣中氧含量的作用;另一方面,森林草原經濟林的建設能夠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但是森林草原火災問題往往給經濟林帶來巨大的威脅,火災在經濟林中蔓延,難以撲滅,以經濟林種植為生的農民就會遭受巨大的損失。而造成火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絕大多數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四川地區連續兩年的山火都發生在清明節前后,而這兩場大火不僅造成了山地林木的毀壞,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消防人員的傷亡事件。雖然火災事故帶來的損失足夠給我們帶來警醒,當地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仍然無法杜絕火災事故的發生。為了進一步保護森林草原的經濟林木,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可以從經濟林種植樹種的角度出發,通過種植不易發生火災的樹種來阻斷火災大范圍蔓延的趨勢,從而降低火災問題帶來的損失。
一、我國森林草原經濟林建設中存在的火災隱患
1、經濟林建設密度過高,沒有考慮建立自然防火帶
我國在經濟林建設的過程中,過度強調林地的經濟效益,因此在建設的過程中往往會增加林地的種植密度,以此提高林地林木產量。這種狀況一旦遇到突發森林、草原火災會增加滅火的難度,過于稠密的種植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火災蔓延的趨勢,并且這些地區往往會有較強勁的大風,風助火勢,進一步增加了防火和滅火的難度。即使在滅火過程中重新建立防火隔離帶,也會花費較長的時間,導致經濟林的損失增加。
2、經濟林樹種較為單一,且大多數為易燃樹種
我國的經濟林建設樹種較為單一,并且這些樹種大多數是松樹、柏樹或者楊樹,這些樹種本身含油量較高,屬于易燃樹種,引發森林大火的幾率更大。同時由于經濟林面積的擴大,許多樹木生長過程中并沒有進行過多的管理,并且群眾認識不足,大多數群眾重栽輕管,不少地段處于荒蕪和半放任狀態,整型修剪不當,病蟲害嚴重,整地粗放,栽植質量低,致使大部分造林不成林或成林產量低,出現許多枯樹、枯枝。這種管理模式既降低了經濟林的林木成材率,同時干枯的樹干樹枝沒有及時清理,也成為森林草原火災發生的隱患。
二、在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中經濟林建設的建議
1、加大對森林草原經濟林的防火管控工作
森林草原火災頻繁發生,而大多數是人為原因造成的,尤其是清明祭祖和假期旅游時間,火災發生的幾率更大。為了能夠進一步防控森林草原的火災現象,需要加大防火工作的宣傳力度,尤其是在經濟林周圍的管控。重點抓“清明節”上墳燒紙、“黃金周”旅游度假人員帶火種進山。對上墳的管理應該集中在清明節時期,在林地周圍張貼宣傳標語,讓更多的人提高森林防火意識。關鍵時期嚴看死守,杜絕隨意焚燒的現象。另外可以在監管下計劃焚燒,設立專門的焚燒區域,并做好該區域的防火措施。另外可以與墳主簽訂防火責任書,提高人們的防火責任感。對黃金周流動人員的管理。一是收繳火種;二是入山登記,檢驗防火通行證。對行駛和進入林區、草原的機動車輛檢查防火罩、通行證,對乘客進行防火宣傳。
2、建立防火隔離帶,優化經濟林的結構布局
營造生物防火林帶時通常按照橫、縱向相連接的方式。在植物栽種選種方面盡量使其具有一個多層結構,由大樹、小數以及多層森林帶構成,并且要與灌木混合一起。防火林帶一般寬度都是在15-20 米之間,確保其間距符合阻隔森林火災蔓延的要求。在設計生物防火林帶的時候,需要有效評估地區的河流山脈、地形等自然條件,根據具體情況將林地分隔成阻隔封閉區,以確保高效發揮出防火林帶阻隔的作用。另外,在設計生物防火林帶的時候還需要從經營實際情況出發,適當調整網眼的大小。防火林帶應該重點設計在新造林地、大面積生態公益林、森林火災高發危險地帶以及區內的重要軍事、通訊、易燃易爆物品的倉庫、生產生活設施設備周邊。
3、選擇經濟效益高、不易然的樹種
森林火災頻發、且大火發生后不易撲滅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而造成這些問題的一方面原因在于森林樹木的易燃性,一旦出現大火很難在短時間內撲滅。所以在進行經濟林建設的過程中應該通過改善經濟林的樹種搭配進行火災防控。通過種植積極效益高、不易燃的樹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經濟林的防火能力,比如種上不易發生火災的茶葉,毛竹,果樹,等樹種,可以提高林地的防火能力,同時這些樹種的經濟效益更高,可以來保障種植戶的收益。
結束語
森林草原火災的發生給經濟林的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同時也給當地居民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傳統的預防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災發生的幾率,但是無法杜絕火災發生的可能性,一旦發生火災仍然會帶來巨大的問題。而通過防火經濟林的建設,既能夠保證當地居民的收益,同時也能夠阻斷火災蔓延的路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火災帶來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劉建國,胡玉海.會東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18):44.
[2] 王尚雄.祁連林區森林草原防火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林業實用技術,2014,(1):39-41.
[3] 高國韻,牛勇,韓潤霞.烏蘭察布市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4,37(6):75-76,103.
[4] 張道光.森林草原防火面臨的形勢任務及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內蒙古林業,200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