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目的:觀察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干預效果。方法:擬選取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及rTMS,對照組治療期間給予常規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干預前后臨床癥狀、焦慮、抑郁程度以及臨床療效。結果:干預前兩組各項PANS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各項PANSS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與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行rTMS治療期間焦慮與抑郁,進一步提高臨床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實施。
【關鍵詞】重復經顱磁刺激; 精神分裂癥; 抑郁; 焦慮
精神分裂癥是最常見和不明確原因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冷漠、妄想、幻覺、認知障礙等。由于其高復發率和殘疾率,嚴重損害了患者的勞動能力和社會功能,給社會和家庭成員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和社會負擔[1-2]。鑒于此,本研究擬選取100例精神分裂癥行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并給予不同的干預措施,旨在為臨床干預提供科學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擬選取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患者家屬或者法定監護人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入院后均給予對癥治療,藥物選擇利培酮(生產廠家: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10309,規格:1 mg)、奮乃靜(生產廠家:上海朝暉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1083,規格:2 mg×100 s)口服,并在此基礎上進行rTMS治療,使用華星康泰公司生產的磁刺激治療儀線圈為9 cm的滴狀形。rTMS治療參數:頻率為10 Hz;治療部位為雙背側前額葉,即線圈兩側為國際腦電圖電極放置方法的F3和F4位置;刺激強度為80%的運動閾值,運動閾值的測定部位為C3前0.5~1.0 cm,強度自50開始,逐漸增加,直至觀察到對側上肢或手指抽動為止。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干預,治療前常規進行心電圖和腦電圖檢查,詢問患者的藥物服用史及既往病史。對有可能發生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過敏的患者嚴格判斷其是否存在軀體疾病,做好充分的治療前準備,治療中及時詢問患者感覺,并觀察其反應,采取相應措施處理.治療后講解相關注意事項,提供飲食、生活等常規指導。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1)治療前:幫助患者適應環境,保持病房環境安靜舒適。護理人員應在治療前加強護患溝通,全面評估患者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態、人格等因素。根據患者的病情和不同類型的心理問題,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掌握護理對象的主要心理特征[6]。詳細介紹患者及其家屬有關精神分裂癥的發病知識、治療方法和可能的預后,糾正患者及其家屬的誤解,并獲得患者的配合。(2)治療中:在護理人員和醫生及患者檢查核對時間后,護士會陪同患者進行治療,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順利完成治療,幫助患者擺出舒適的姿勢。為患者提供解釋,安慰和其他積極的心理咨詢,減輕患者的緊張和焦慮;囑病人雙目微閉、全身放松。(3)治療后:在每次治療結束時,護理人員將患者帶回病房,并積極地與患者溝通,以詢問患者的不適。對患者的疑問進行解答,指導患者治療后的飲食和運動,合理飲食,平衡營養,適當運動[3]。幫助患者進行適當的放松活動如音樂、下棋等。注意患者的情緒變化,必要時給予鎮靜。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33例,女17例;年齡18~45歲,平均(30.19±8.71)歲;病程:1~10年,平均(5.51±2.84)年;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15例,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35例。觀察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18~46歲,平均(30.83±8.11)歲;病程:1~9年,平均(5.06±2.35)年;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23例,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27例,兩組性別、年齡與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干預前后PANSS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各項PANS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各項PANSS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干預前后SAS與SDS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SAS與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與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5.983,P<0.05)。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上常見的精神疾病,同時可伴或不伴有認知功能障礙,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因反復病情發作,最終病情惡化,其社會認知功能嚴重受損,導致精神殘疾,最終帶來嚴重的經濟和社會負擔。干預前兩組SAS與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與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可能是因為在治療前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了解病史,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加強對治療期間病情的觀察,協助完成rTMS治療,監測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及時了解患者的思維動態,加強針對性的心理干預。以病人為中心,注重心理變化,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
綜上所述,對接受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精神癥狀評分,對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有積極的改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陳小寒,柯曉英,劉秀云,等.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的特異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4):69-71.
王艷紅,李玉玲.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行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33):2535-2537.
袁瑩,陳明霞.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護理效果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27):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