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梅 李雯燕 張成強 王錦花
摘 ?要:目的 ?討論對干燥綜合征患者采取人文護理措施進行臨床干預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110例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紅星醫院接受診治的干燥綜合征患者,接受治療時間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將全部入選患者通過隨機數表法劃分為兩組,每組55例。參照組采取基礎性的護理干預模式,觀察組基于參照組增加應用人文護理措施。對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負面情緒的波動情況、生活質量評分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抑郁情緒評分、焦躁情緒評分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與參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社會評價、生活滿意度、健康得分、情感指數等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均較高(P<0.05)。結論 ?人文護理模式在干燥綜合征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較為理想,有利于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對患者預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人文護理;干燥綜合征;負面情緒;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0)-11-0134-02
干燥綜合征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外分泌腺淋巴細胞浸潤為主要表征,而且經常侵犯淚腺及唾液腺,同時會累積血管、神經、肝、肺、腎及皮膚等器官或系統[1]。干燥綜合征的致病機制具有多樣性、復雜性的特征,而且病程相對漫長,極易反復發作,對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社交活動具有嚴重的不良影響。與此同時,干燥綜合征患者還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與經濟壓力,因此極易產生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有研究指出[2],相較于普通人群,干燥綜合征患者的抑郁、焦慮發生率顯著增高。因此,常規護理措施難以滿足干燥綜合征患者的護理需求。本次研究將著重討論人文護理模式在干燥綜合征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紅星醫院接受診治的干燥綜合征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全部入選患者通過隨機數表法劃分為兩組。參照組患者共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齡27~53歲,平均為(41.23±3.23)歲。觀察組患者共55例,其中男29例,女26例;年齡27~52歲,平均為(42.76±3.76)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經相關診斷確診為干燥綜合征;②對本研究知情而且已經簽署知情同意確認書。
排除標準:①有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精神類疾病患者;②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腫瘤等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參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包含健康宣教、心理疏導等。
觀察組基于參照組增加應用人文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護理人員建立人文護理理念,即“患者至上”,同時需要對護理人員開展相關的培訓工作,不斷在增強護理人員的護理意識、護理技能以及綜合素質。②對患者病癥的發展情況加強了解,同時需要對患者當前的心理狀態進行全面評估,以便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案。與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關系,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恐懼感與緊張感,增強患者的配合度與依從性。提醒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保持積極、健康心態的重要性,同時鼓勵患者主動探尋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便緩解自身的負性情緒。可通過轉移注意力法來緩解患者的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緒。③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對干燥綜合征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對患者存在的疑慮給予及時解惑,進而增強患者的診治依從性及配合度。④家庭支持。提醒患者家屬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通過親情關懷方式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⑤同伴支持干預。每月開展一次病友座談會,以主動、積極配合治療并獲得良好治療效果的患者作為典型案例,鼓勵患者與病友展開交流。與此同時,通過座談會使病友同伴相互認識、了解,使患者之間能夠創建互動、互勉、互利的關系。
1.4 ?觀察指標
①對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負面情緒的波動情況進行對比分析。負面情緒的評價指標為抑郁情緒、焦躁情緒。抑郁情緒的評斷參考標準為抑郁情緒自評量表,評分分值為0~100分,患者抑郁情緒的嚴重程度與評分分值呈正相關關系。焦躁情緒的評斷參考標準為焦躁郁情緒自評量表,評分分值為0~100分,患者焦躁情緒的嚴重程度與評分分值呈正相關關系。②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進行對比。生活質量評分標準為生活質量量表SF-36[3],包含生活滿意度、社會評價、健康得分、情感指數等項目,各項目的分值區間均為0~100分,生活質量的良好度與分值呈正相關關系。
1.5 ?統計學處理
統計分析軟件選用SPSS20.0,計量資料表示為(x±s),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抑郁情緒評分、焦躁情緒評分對比
接受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抑郁情緒評分、焦躁情緒評分組間對比,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抑郁情緒評分、焦躁情緒評分比參照組明顯較低(P<0.05)。見表1。
2.2 ?兩組的生活質量對比
與參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社會評價、生活滿意度、健康得分、情感指數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均明顯較高(P<0.05)。見表2。
3 ?討論
干燥綜合征不僅累及患者的外分泌腺體導致患者出現口、眼干燥等癥狀,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其他內臟器官產生不良影響,導致患者產生多系統受損癥狀。干燥綜合征患者病情復雜,病程相對漫長,且難以治愈,極易反復發作,因此患者極易滋生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進而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質量。調查顯示,約有30%干燥綜合征患者存在述情障礙,而且大部分患者均伴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等癥狀[4]。
有研究指出[5],對干燥綜合征患者應用人文護理模式開展臨床護理,可有效提升醫患之間的交流溝通效率,緩解患者的焦躁、抑郁、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同時也能夠一下提升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人文護理模式強調患者至上的護理服務理念,有利于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復進程,同時可實現患者心理狀態的有效調節,糾正患者的不良就醫行為及負性情緒,進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與依從性,達到提升護理服務質量的最終目的。本次研究發現,經對應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抑郁情緒評分、焦躁情緒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生活滿意度、健康得分、社會評價、情感指數等生活質量指標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在干燥綜合征臨床護理中應用人文護理模式開展護理工作,不僅有利于提升護理服務質量,而且能夠為醫護安全提供良好保障,對良好、和諧的醫患關系的創建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人文護理模式在干燥綜合征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較為理想,有利于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對患者預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秦立娥,燕朋波,李燕琳,等.高流量氧療濕化對干燥綜合征繼發肺纖維化患者的護理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9,25(4):574-578.
[2]沈鑫,華麗,楊麗,等.個體化護理聯合延續性激勵對干燥綜合征患者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10):35-37,50.
[3]侯君懿,陳香.原發性干燥綜合征伴有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臨床護理體會[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8,23(1):87-89.
[4]劉萍平,李雯燕,李明霞.醫護一體化模式在中醫治療"干燥綜合征氣陰兩虛證"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32):175,179.
[5]鄧玉華,韋丹丹,黃東梅.全程護理干預開展于干燥綜合征患者中的作用分析[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8(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