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海燕



【摘 要】目的:分析本市農村婦女宮頸癌的篩查結果,評估宮頸癌的發生率,以期為農村婦女宮頸癌的普查及防治提供依據。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年全面接受免費宮頸癌篩查的7979例農村婦女的相關資料并進行數據匯總。結果:在7979名農村婦女中,無婦科疾病3618例(45.34%),檢出婦科疾病4361例(54.66%),其中陰道炎2036例(46.69%),宮頸炎1440例(33.02%),其他疾病885例(20.29%);在7979名農村婦女中,診斷為CIN者200例(占2.51%),其中CINⅠ 122例,占所有受檢者的1.53%,CINⅡ 42例,占所有受檢者的0.53%,CINⅢ 36例,占所有受檢者的0.45%,無宮頸癌患者;以40~49歲年齡組CIN的檢出率最高,宮頸炎患者CIN檢出率最高。結論:強化農村婦女婦科疾病普查及宮頸癌篩查,對減少宮頸癌的發生率、保證女性生殖健康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
宮頸癌篩查;TCT檢查;陰道鏡;CIN檢出率
宮頸癌的發生率僅次于乳腺癌,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二位,目前全球每年約有20萬女性死亡宮頸癌,且近年來有明顯的增長趨勢[1]。從宮頸病變演變成宮頸癌大致需要6~15年時間,因此早期行宮頸癌篩查對降低宮頸癌的發生率具有積極意義。隨著國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及重視,強化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力度一直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2]。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8年全面接受免費宮頸癌篩查的7979例農村婦女的相關資料,以期為農村婦女宮頸癌的普查及防治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市2018年全面接受免費宮頸癌篩查的7979例農村婦女為研究對象,所有受檢者均已婚,性生活史3年以上,智力健全,自愿簽署《宮頸癌免費檢查知情同意書》,且排除精神病史、孕婦、因良性疾病子宮全切的婦女、已確診為宮頸癌及不配合接受篩查者。年齡35~64歲,平均年齡(44.22±3.31)歲;孕次0~4次,平均(2.56±1.08)次;產次0~3次,平均(1.57±0.22)次。
1.2 方法
由經培訓醫師填寫統一的“宮頸癌檢查個案登記表”,并由考核合格的固定婦產科醫師進行檢查。所有受試者均接受常規的婦科、陰道鏡、超聲、宮頸脫落細胞學巴氏涂片法及病理學檢查。1)婦科檢查:常規詢問受檢者的既往病史、月經及性生活情況、生育史、家族宮頸癌史等,常觀察受試者外陰、陰道、宮頸有無異常,陰道分泌物性狀等[3]。檢查陰道壁、宮頸、子宮、雙側附件區的軟硬度、位置、大小、活動度、有無異常及壓痛等。再行盆腔檢查之前先留取陰道分泌物及宮頸脫落細胞備用。并動員受檢者參加腹部B超檢查,明確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2)宮頸脫落細胞檢查(TCT):采用特制的頸管刷于患者宮頸口旋轉5~10周收集移行區域的脫落細胞,取樣后將宮頸刷垂直浸泡于裝有標本保存液的小瓶內行TCT檢查[4]。3)陰道鏡檢查:TCT檢查結果異常者行陰道鏡檢查,囑受試者檢查前3d禁陰道放藥或沖洗,檢查前24h內禁性生活,檢查時可結合復方碘染色及醋酸染色檢查法,子宮頸涂3%醋酸后出現點狀血管、醋白上皮、異常血管、白斑、碘試驗陰性者即為陽性。4)組織病理學檢查:對于陰道鏡檢查異常或可疑者指導受檢者行病理組織學檢查,分為良性細胞改變(BCC)、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Ⅰ、Ⅱ、Ⅲ)、原位癌、侵潤癌,活檢病檢≥CINⅠ即表示為陽性[5]。
2 結果
2.1 篩查結果分析
在7979名農村婦女中,無婦科疾病3618例(45.34%),檢出婦科疾病4361例(54.66%),其中陰道炎2036例(46.69%),宮頸炎1440例(33.02%),其他疾病885例(20.29%);在7979名農村婦女中,診斷為CIN者200例(占2.51%),其中CINⅠ 122例,占所有受檢者的1.53%,CINⅡ 42例,占所有受檢者的0.53%,CINⅢ 36例,占所有受檢者的0.45%,無宮頸癌患者。
2.2 不同年齡CIN的檢出率
在7979名農村婦女中,40歲以內年齡組729例,檢出CIN 15例(占2.06%),40~49歲年齡組2952例,檢出CIN 98例(占3.32%),50~59歲年齡組3278例,檢出CIN 71例(占2.17%),60歲以上年齡組1020例,檢出CIN 16例(占1.57%),其中以40~49歲年齡組CIN的檢出率最高。
2.3 不同婦科疾病CIN的檢出率
7979名婦女中,宮頸炎1440例,CIN檢出61例(4.24%),陰道炎2036例,CIN檢出55例(2.70%),其他疾病885例,CIN檢出15例(1.69%),臨床無異常3618例,CIN檢出69例(1.91%),宮頸炎患者CIN檢出率最高。
3 討論
本轄區地處山區,經濟水平較落后,育齡婦女受教育程度偏低,保健意識淡薄,加之不注意個人衛生習慣,易引發婦科炎癥性疾病,一旦治療不當,宮頸組織長期在炎癥環境下則會使抗感染能力降低,易受HPV病毒侵襲而增加宮頸癌的發生風險。宮頸癌篩查是一項改善民生、提高生存質量的民心工程,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步驟為婦科檢查-TCT檢查-陰道鏡檢查-病理組織活檢途徑,在宮頸癌篩查時常通過TCT檢查觀察是否出現異常來決定是否進一步行陰道鏡檢查,之后再根據陰道鏡檢查結果決定是否行宮頸組織病理檢查。本研究結果為,在7979名農村婦女中,無婦科疾病3618例(45.34%),檢出婦科疾病4361例(54.66%),其中陰道炎2036例(46.69%),宮頸炎1440例(33.02%),其他疾病885例(20.29%);在7979名農村婦女中,診斷為CIN者200例(占2.51%),其中CINⅠ122例,占所有受檢者的1.53%,CINⅡ 42例,占所有受檢者的0.53%,CINⅢ 36例,占所有受檢者的0.45%,無宮頸癌患者,其原因可能與樣本量小有關。不同年齡CIN的檢出率中,40~49歲年齡組CIN的檢出率最高,而在不同疾病中,宮頸炎患者CIN檢出率最高,表明CIN的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此外要尤其重視宮頸炎患者。另外,基層醫院還需強化宣傳教育,提高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意識和參與婦女病普查的自覺性,改善婦女的生殖健康狀況,降低生殖道感染的發生率。另外還可推廣HPV疫苗注射(一級預防),通過阻斷HPV感染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同時定期開展宮頸癌普查工作,培養和提高衛生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加大經費投入,有條件的地區應推行TCT+HPV檢測,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最大限度降低宮頸癌的發生率,保證女性生殖健康。
參考文獻
[1] 林賽月.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中優質護理模式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37(03):332-333.
[2] 謝愛君.臨安市11598例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05):684-685.
[3] 韓歷麗.宮頸癌篩查工作評價指標的比較研究[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4,26(06):757-761.
[4] 李林娜,陳樹娜,陳娉珊.陰道鏡與TCT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學,2011,17(04):460-461.
[5] 白鳴楨.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5):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