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usic major courses should not only form "islands" in the classroom, but should b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students' 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micro" concert is an effective form suitable for the second classroom of music majors, an effective carrier of regula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n extension and expan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Keywords:Course Thinking and Politics; Second Class Activity; "Micro" Concert
課程思政是一種綜合教育理念,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有效的把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音樂學專業課程思政力圖把音樂學各門專業課、通識課、選修課等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然而,大學生活學習中,課堂只是其中一部分,學生很大一部分時間都是在第二課堂度過的。因此,探索課程思政與第二課堂活動的有效融合就很必要、很重要。
“微”音樂會密切結合音樂學專業特色,將學生活動和所學課程高度融合,是課程教學的延伸和拓展,過程中注重將思政元素如鹽式浸潤。“微”音樂會采用小舞臺、短時間(20分鐘到30分鐘)、經常性舉辦的形式,每場可以是民樂專場、西洋樂專場、英文歌曲專場、紅歌專場、舞蹈專場;可以是個人專場或是組合形式。
(一)經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
音樂學專業教學科研、學生活動等一切工作都要緊緊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人”根本問題。師范音樂學專業是為培養優秀的小學音樂教師,培養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然而,若對崇尚自由、生性活潑的音樂生進行常規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證明,效果是不樂觀的。因此,必須抓住學生特點,充分結合專業特色,經常性的進行思想教育。“微”音樂會利用小舞臺、短時間、專業性突出、經常舉辦的特點,通過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活動指導、活動內容和活動總結評價中,效果明顯。
(二)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
音樂學專業課堂教學信息量大,學生們不僅要學習藝術專業知識,而且要為未來走向教師講臺做職業化準備,需要同學們課下認真練習、反復雕琢。午間或者晚間“微”音樂會每場、每位表演者都有專業老師和黨員老師做精心指導,通過教師黨支部的老師們“手把手”活動前引導、活動中觀察、活動后總結,使學生們課堂學習的知識真正消化吸收,使課程思政的內容真正落在實處。
(三)第二課堂活動的有效形式
第二課堂活動要真正成為學生琢磨專業、競爭合作、爭先創優、學以致用的機會平臺和鍛煉場所。午間“微”音樂會每周中午或者晚上舉行,每場20-30分鐘,琴房中庭、音樂欣賞教室、操場都會成為活動鍛煉的場所。民樂、西洋樂交相呼應讓觀眾領略中西藝術的異同;專場與組合演出讓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找到最適合表達自己的方式;聲樂與鋼琴的完美組合使彈唱的重要性烙印在學生腦海中;傳統紅歌與歌劇是一場不需要語言的生動思政課。
課程思政不應該只是課程上的事情,成為“孤島”,而是與第二課堂高度融合。反觀第二課堂活動則應該緊密圍繞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有生命力的第二課堂活動。“微”音樂會作為兩者的銜接,經過實踐,能夠在音樂學專業落地生根,調動起系師生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思政元素通過教師指導、學生互動,通過或歌唱內容、或舞蹈內容、或創編內容、或樂器演奏等入腦入心。未來的實踐中,在主題、內容、宣傳、形式、組織方面都能更好的滲透課程思政元素,尋找更有利于學生成長發展的突破點。
[1]朱紅燕,張景玉著.經常性思想工作方法與藝術[M].北京:藍天出版社,2014.
[2]承倩雯.試論上海音樂學院藝術管理[D].上海音樂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