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匡忠 呂翠倩
“社區青年匯”是由北京共青團在全市基層社區和商務樓宇等青年聚集的地區建立,針對區域內青年群體開展城市融入、就業創業培訓、交友聯誼、文體娛樂、法律心理服務等活動的一個品牌項目,旨在團結和帶領區域內的廣大青年構建熟悉互信、互助向上、包容和諧的城市社會關系。
“社區青年匯”的服務對象既包括本地戶籍青年,也包括流動青年,并注重不同青年群體之間的交流。“社區青年匯”主要依托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居委會活動空間、公共文化活動設施和社區周邊廣場、學校等場地資源,由“總干事+專職青年社工+志愿者”組成骨干工作團隊,通過政府投入和社會募集資金購買社會工作機構提供的專業服務的方式,為城市青年提供交流、參與平臺,實現對青年的團結組織。
社區為平臺是指以社區為本而做的青少年社會工作,就是在社區里鏈接社會組織、社區和社工,針對青年人的需求而為他們提供的社會工作服務。
以社區為本開展青年社會工作是“社區青年匯”項目的一大特色。從整個項目的運營模式來看,“社區青年匯”的服務點正是依托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居委會,社工舉辦活動的場地就是利用街道和居委會的活動室、公共文化活動設施和社區周邊廣場、學校等場地資源。“社區青年匯”大都只配備一名專職社工,社區為本的服務是要融入社區里,善用社區已有的資源來做服務。
“社區青年匯”是回應現實服務需求的結果。針對北京這個首都大城市的新青年問題,例如大量農民工青年涌入北京打工、青年人就業壓力大、青年人交友圈子狹隘、適婚青年找不到對象、青年買不起房、青年人亞健康問題、部分青年被邊緣化等,共青團的傳統職能很難涉及這些青年問題,而“社區青年匯”剛好填補了這一服務空缺。“社區青年匯”的服務理念就是為區域內青年群體開展城市融入、就業創業培訓、交友聯誼、文體娛樂、法律心理服務等活動,旨在團結和帶領區域內的廣大青年構建熟悉互信、互助向上、包容和諧的城市社會關系,這一切都是為了回應現在新青年的需求。“社區青年匯”舉辦了各種活動,如帶領一些流動青年參觀和認識北京的文化歷史景點,讓他們可以融入北京本土的生活;舉辦交友聯誼的活動,讓青年認識更多的朋友,也從中學習怎樣與人相處的技巧;舉辦文體娛樂的活動或是比賽,讓青年人走出家門和電子網絡世界,參與健康的活動和鍛煉身體。
“社區青年匯”舉辦的活動分為常規性的活動和針對各區縣的特點、特色舉辦的特殊性活動。北京市財政局給予每家青年匯8萬元資金支持,要求每家社區青年匯每年開展活動的次數不少于48次,其中市級層面統一活動不少于12次;區縣層面組織開展的活動不少于12次;由事務所指導開展的活動不少于12次;社工的自主活動12次。當承接的社工事務所發現一些新的社會青年問題時,社工也可以針對自己社區的青年發展和需求設計活動。例如發現青年人吸毒問題,社工可以針對這個問題在社區舉辦抗毒教育的講座和社區禁毒宣傳教育活動等;發現某社區的青年父母在管教孩子方面有困難,社工便可以舉辦親子教育的活動,等等。也就是說,專職社工除了要做市級和區級要求的常規性活動之外,也可以按服務需求,自己設計發展性的活動回應自己轄區內社區青年人的需求。
回應需求是一種社區青年工作的創新。社會工作最重要的是回應服務使用者的需求,而“社區青年匯”的項目正是針對北京這個大城市的問題而設計的。這種青年服務模式有別于舊有的“行政化”模式,也正是這個時代的社會所需。
“社區為平臺+服務為引領”的服務模式,為共青團的工作打開了新的思路,讓社區青年尤其是社區流動青年重新聚攏在共青團的周圍。簡要來說,“社區青年匯”有六大優勢:
1提升了服務的專業性。在傳統的工作模式下,為社區青年開展服務的人員主要是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而在當前的項目制工作模式下,每個“社區青年匯”的項目點都會聘請一名專職的青少年社工。與居委會傳統的工作方式相比,專職社工的工作方法更為專業和貼合青年人的需求。
2彌補了基層團組織力量的不足。以項目的形式,在全市分布500個項目點,每個項目點都設有專職社工。通過社工,各級團組織可以將服務青年、聯系青年的需求傳遞給每個社區,實際上增強了團系統與青年群體的聯系,為做好社區青年工作找到了一條現實途徑。
3節省成本。社區青年匯就是依托在社區里建的服務點,社工可以善用社區的固有設施和資源,不需要政府另外安排其他資源或建設辦公、活動場地來做服務,比起其他模式的項目可以節省不少成本。
4整合社區資源。利用社區的各種資源,包括場地、企業、商戶等資源,為青年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這是在鏈接和整合社區的資源,把社區和青年緊密連接起來。
5增強了項目彈性。社工除了舉辦常規的活動回應北京普遍的青年需求之外,也可以自己設計發展性的活動,回應自己轄區內青年人的特殊需求,服務設計有特色、有亮點。
6能保持項目的服務質量。北京團市委對項目的執行有一套考核標準,并每半年由各區縣的運營支持中心對社區青年匯的服務質量、服務數量、社工表現等進行評估考核。按照評估結果,項目對承接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及社工進行篩選和淘汰。
當前,在創新社會治理背景下,社區青年工作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亟需打破思路,積極探索。“社區青年匯”項目因在創立之初具有較強的政治屬性,項目點擴張較快,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專職社工素質參差不齊、服務成效有待提升等問題,不過這種專業化取向的探索對社區青年工作的開展具有較強的啟發意義,值得進一步關注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