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新 李瓊
【摘 要】:如意金黃散是明代醫家陳實功的名方之一, 原書中記載由天花粉、黃柏、大黃、姜黃、白芷、紫濃樸、陳皮、甘草、蒼術、天南星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現通過查閱近年來的文獻資料, 對如意金黃散的臨床應用、實驗研究、不良反應等方面進行總結歸納。
【關鍵詞】:如意金黃散;臨床應用;實驗研究;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如意金黃散,以下簡稱金黃散,是明代醫家陳實功的名方之一,首載于陳實功所著《外科正宗》,書中記載其為“治癰疽發背、諸般疔腫、跌撲損傷、濕痰流毒……凡外科一切諸般頑惡腫毒”[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將其收錄并指出用于瘡瘍初起、紅腫熱痛等癥。現代醫家繼承且擴大了金黃散的使用范圍并取得顯著療效。本文將從臨床應用、實驗研究、不良反應等方面略作總結。
1臨床應用
1.1 內科疾病
1.1.1 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是由于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膜、軟骨、骨質和其他組織中而引起的病損及炎性反應,好發于40歲以上男性[2]。張利芳[3]選取76例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對照組予西醫治療,觀察組予西醫治療聯合金黃散穴位貼敷,觀察組總有效率81.58%高于對照組60.53%,表明西醫手段聯合金黃散穴位貼敷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療效優于單純西醫治療[4-7]。陳富升[8]等選取61例慢性腎病(CKD)合并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治療組予金黃散外敷聯合酮洛芬凝膠外涂,對照組予塞來昔布膠囊口服,研究表明金黃散外敷聯合酮洛芬凝膠外涂治療CKD并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其效果優于單純口服塞來昔布,且未出現急性腎損傷。
1.1.2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影響大約44%的老年糖尿病患者,DNP病因包括微血管病和氧化應激。慢性感覺運動神經病的特征是疼痛、感覺異常和感覺喪失,一些DPN患者可能會出現極其疼痛的癥狀,而那些具有更明顯神經性缺陷的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癥狀,目前DPN的臨床管理指南僅限于適當的血糖控制和疼痛緩解[9-11]。劉宏旭[12]等選取82例DNP患者,對照組予西醫治療,治療組在西醫治療基礎上予補陽還五湯加減、針刺及外敷金黃散,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2%高于對照組58.5%,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DNP療效優于單純西醫治療。
1.1.3 眩暈、偏頭痛
譚慶佳[13]用金黃散改湯劑治療眩暈及偏頭疼。患者女,58歲,近2周頭眩目花,頭重如裹,視物旋轉,心悸,譚慶佳診斷為痰濕中阻、濁氣上犯清竅乃作眩暈,予金黃散加味,連服3劑,二診續服3劑,三診辨證加味,續服5劑痊愈,隨訪眩暈未復發。患者女,29歲,左側偏頭痛反復發作5年,一年2-3次,每因情志抑郁或氣候劇變而誘發,每次發作持續1周左右,頭左顳部抽掣樣劇痛,痛處不固定,證為痰火上擾,瘀血阻絡,方用金黃散加減,連服4劑,二診守原方續服3劑,三診原方加味續服2劑,四診守原方續服3劑,停藥后觀察年余,頭痛痊愈,未再復發。
1.2 外科疾病
1.2.1 輸液性靜脈炎
輸液性靜脈炎是由于靜脈內長期輸入濃度較高、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或放置刺激性較大的介入導管,也可因無菌操作不嚴格,而導致局部靜脈感染[14]。臨床常用食醋、蜂蜜等調敷金黃散或金黃散聯合其他藥物外敷治療靜脈炎。王林麗[15]等選取90例輸液性淺靜脈炎的患兒,對照組外敷50%硫酸鎂溶液,觀察組予50%硫酸鎂溶液與金黃散交替外敷,聯合組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77.78%,且聯合組疼痛緩解時間和紅腫消除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馬美玲[16]等選取65例外周靜脈留置針泵入胺碘酮患者,對照組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食醋調制金黃散外敷,觀察組靜脈炎發生率2.94%明顯低于對照組22.58%(P<0.05)。上述研究體現了金黃散在輸液性靜脈炎治療中的顯著療效。
1.2.2 痤瘡
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慢性炎癥性疾病,遺傳、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痤瘡丙酸桿菌繁殖、炎癥和免疫反應等因素都可能與之相關[17]。孫建利[18]等選取60例痤瘡患者,對照組口服異維A酸膠囊,治療組口服異維A酸膠囊聯合金黃散外敷,治療組有效率96.67%高于對照組80.00%(p<0.05)。祁鵬軍[19]等選取60例痤瘡患者,對照組口服夫西地酸鈉,治療組予葛根芩連二仁一花湯合金黃散12g,薰衣草粉15g,熟石膏粉100g,溫水調和敷面部30min,治療組總有效率86.67%高于對照組63.33%。林曉瓊[20]等選取100例丘疹膿皰期玫瑰痤瘡患者,對照組予鹽酸米諾環素膠囊口服,觀察組予鹽酸米諾環素膠囊口服聯合金黃散外敷,觀察組總有效率96.00%高于對照組79.59%(p<0.05)。以上研究結果均表明口服西藥聯合金黃散外敷治療痤瘡療效優于單純口服西藥。
1.2.3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一種病毒性皮膚病,其病毒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常以沿單側周圍神經分布的紅斑、水皰為臨床表現,并常伴后遺神經痛[21]。嚴加珍[22]選取58例帶狀皰疹患者,對照組口服阿昔洛韋片聯合阿昔洛韋乳膏外涂,觀察組外敷金黃散聯合針刺,觀察組總有效率96.55%高于對照組72.41%(p<0.05)。諸華健[23]選取86例帶狀皰疹患者,對照組口服鹽酸伐昔洛韋片,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金黃散外敷,研究表明金黃散聯合伐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抑制機體炎癥反應。
1.2.4 其他
臨床研究表明金黃散對乳腺膿腫切開引流術后、骨折及軟組織損傷、骨折手術后、乳腺炎、下肢丹毒等疾病都具有顯著療效[24-29]。
1.3 婦科疾病
1.3.1 盆腔炎癥性疾病
盆腔炎癥性疾病(PID)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組疾病,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體等為主要的致病微生物[30]。潘莉[31]選取12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對照組予西藥抗炎療法,觀察組予中藥保留灌腸、金黃散外敷、TDP照療、穴位按摩等,觀察組總有效率98.5%明顯高于對照組78.3%。喬倩茜[32]等報道1例盆腔炎,濕熱瘀結證患者,予自擬盆腔炎方口服+保留灌腸+金黃散外敷后,患者腹痛腰酸較前減輕、帶下等癥狀明顯好轉,B超檢查示包塊明顯縮小,盆腔積液消失,繼續治療2月后,B超復查包塊消失,癥狀基本好轉,隨訪至今未復發。
1.3.2 肥胖病人剖宮產術后
陸曉英[33]選取240例肥胖的剖宮產患者,觀察組用金黃散、芒硝粉按1:8的比例混合后外敷于切口處,對照組用0.5%碘伏消毒切口處,觀察組脂肪液化4例,切口感染2例,對照組脂肪液化21例,切口感染15例,表明金黃散、芒硝粉外敷可有效預防肥胖孕婦剖宮產切口的脂肪液化及感染。徐雅琴[34]選取260例皮下脂肪厚度>3cm的剖宮產肥胖患者,觀察組術后第2天起用金黃散加生理鹽水外敷切口,對照組用碘伏常規換藥,觀察組脂肪液化發生率1.54%低于對照組12.31%,表明生理鹽水調敷金黃散能有效預防肥胖病人剖宮產術后脂肪液化。
1.3.3 產婦痔疾
陳平[35]等選取104例產后混合痔患者,對照組口服地奧司明片,治療組用凡士林調敷金黃散,結果表明金黃散可有效改善產婦混合痔水腫、疼痛癥狀,且中藥外用不良反應小。張寧[36]選取圍產期痔疾患者50例,治療組用蜂蜜調敷金黃散,對照組外敷九華膏,結果表明蜂蜜調敷金黃散應用于圍產期痔疾效果良好,使用方便,無不良反應。
1.4 兒科疾病
1.4.1 小兒肺炎
肺炎喘嗽在兒童期發病率高居不下,其臨床表現主要為氣喘、咳嗽、咯痰、痰鳴、發熱等[37]。王琳琳[38]等證實藥物貼敷可減輕氣道炎性反應,提高患兒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在防治小兒肺系疾病發作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范建紅[39]等選取100例肺炎患兒,對照組予西醫療法,觀察組予西醫治療聯合金黃散穴位敷貼,觀察組臨床癥狀、體征及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岳慧雅[40]選取80例肺炎患兒,對照組予西醫治療,觀察組予西醫療法聯合金黃散穴位貼敷,研究表明金黃散穴位貼敷治療小兒肺炎效果顯著,轉歸快,住院時間短。
1.4.2 小兒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常見于兒童和青少年期,是以腮腺區非化膿性炎癥及腫痛為主要臨床特征的自限性疾病[41]。郭少燕[42]等采用金黃散聯合礬冰液治療小兒流行性腮腺炎,觀察其總有效率為97.2%。譚忠友[43]等選取144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兒,對照組靜滴利巴韋林,治療組予金黃散聯合熱毒寧注射液,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9%顯著高于對照組為81.8%(p<0.05)。以上研究均表明金黃散外敷治療小兒流行性腮腺炎療效顯著。
2不良反應
汪長利[44]等觀察酒、蜜、水等三種介質調制的金黃散做斑貼2天、3天及1周后皮膚狀況,結果表明酒、水調敷金黃散易引發接觸性皮炎,蜂蜜調制金黃散的不良反應較少。李繼東[45]報道1例左腎腫瘤切除術后因輸入頭孢類抗生素后右手輕度腫脹,予香油調制金黃散外敷后,患處腫脹明顯加重,立即停止局部用藥。賈秀榮[46]等報道1例流行性腮腺炎,予金黃散外敷后,局部呈大片風團樣紅丘疹伴痛癢難忍,次日重敷上述癥狀加重,停用金黃散后,癥狀逐漸減輕,皮疹消失。
3實驗研究
3.1 藥理作用
3.1.1 抗炎消腫
徐強[47]等將50只大鼠隨機分為5組,預治療組、治療組、對照組及模型組,大鼠后背注射1ml菌液,制作皮膚膿腫模型,空白組大鼠不做處理。預治療組大鼠成功建模4h后外敷金黃散加減酊劑,治療組大鼠膿腫出現后外敷金黃散加減酊劑;對照組大鼠膿腫出現后外敷莫匹羅星軟膏;模型組大鼠膿腫出現后外敷生理鹽水。實驗結果顯示與應用莫匹羅星軟膏及生理鹽水相比,膿腫未出現時予金黃散加減酊劑箍圍能夠在早期迅速抑制CD68及MPO的表達,使其接近正常范圍,從而局限感染范圍。張遠哲[48]等選擇40只SD大鼠,分為空白組、模型組、夫西地酸組及金黃散組,除空白組外,其余組均皮內注射金黃色葡萄球菌建模,第2天起按組別給藥,7d后,金黃散組、夫西地酸組大鼠皮膚腫塊消退度明顯高于模型組(P<0.05),表明金黃散抗炎療效明顯,可有效下調I N F - γ的表達。
3.1.2 抑菌作用
馬卓[49]等研究金黃散、TMP、TMP配用金黃散對3種不同細菌的體外抗菌作用,結果顯示當金黃散4g/ml、TMP0.03g/ml時抗菌效果最佳。趙洪武[50]等用金黃散與抗菌療效顯著的5-氟尿嘧啶對照,用金黃色葡萄球菌作抑菌試驗,實驗證明300%金黃散提取液與0.5% 5-氟尿嘧啶抑菌作用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種藥品均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
3.1.3 鎮痛作用
徐文靜[51]等選取76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對照組予鼠神經生長因子穴位注射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靈芪解毒湯配合金黃散局部外敷,2組治療后癥狀均改善,治療組疼痛強度評分及生活指數評分較對照組改善更為顯著。
3.2 質量控制
3.2.1 含量測定
黃永良[52]采用HPLC梯度洗脫法測定金黃散指紋圖譜,結果顯示10批金黃散樣品標示出21個共有峰,明確了21個共有峰的原藥材歸屬,其中確實9個已知峰分別為甘草酸、蒼術素、厚樸酚、姜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素、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甲醚,表明該法建立的指紋圖譜重復性好,色譜峰信息量大,可以作為控制藥物質量的可靠方法。蘇學軍[53]等建立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金黃散中歐前胡素含量,結果表明該方法測定金黃散中歐前胡素含量準確可靠、重現性好。張麗麗[54]等以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金黃散中鹽酸小檗堿含量,實驗結果顯示金黃散中每1g含鹽酸小檗堿為0.71mg,表明該法測定金黃散中鹽酸小檗堿含量準確可靠。
[12] 劉宏旭,秦奮,雷海英.中醫“三聯療法”干預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6,22(12):72-74.
[13] 譚慶佳.如意金黃散治內科病一得[J].湖北中醫雜志,1989(01):36.
[14] 李樹貞.現代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0:268
[15] 王林麗,鄭聰霞,楊雁.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輸液性淺靜脈炎療效觀察[J].新中醫,2016,48(5):193-194.
[16] 馬美玲,武丹.食醋調制如意金黃散外敷預防胺碘酮致靜脈炎的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8):32.
[17] 項蕾紅.中國痤瘡治療指南(2014修訂版)[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5,44(01):52-57.
[18] 孫建利,李創業.如意金黃散聯合異維A酸膠囊治療痤瘡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7,17(10):1324-1326.
[19] 祁鵬軍,趙梁,景春花.葛根芩連二仁一花湯+如意金黃散敷面聯合丹參酮治療濕熱蘊結型尋常痤瘡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6,30(4):34-36.
[20] 林曉瓊,李嫦嫦,朱文政.如意金黃散聯合鹽酸米諾環素治療丘疹膿皰期玫瑰痤瘡臨床研究[J].新中醫,2019,51(11):179-181.
2[21] 周冬梅,陳維文.蛇串瘡中醫診療指南(2014年修訂版)[J].中醫雜志,2015,56(13):1163-1168.
2[22] 嚴加珍.針刺配合如意金黃散外敷治療急性期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志,2015,31(11):1009.
2[23] 諸華健.如意金黃散聯合伐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8,33(06):1502-1505.
2[24] 張得淑.如意金黃散外敷對乳腺膿腫切開引流患者臨床療效觀察[J].甘肅科技縱橫,2019,48(08):86-88.
2[25] 項英美,魏永敏,沈曉曉.如意金黃散外敷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患者早期康復的影響[J].新中醫,2019,51(05):296-298.
2[26] 倪靖,李卓.如意金黃散外敷治療四肢閉合性骨折術前腫脹疼痛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07):66-67.
2[27] 尹麗俠.清熱解毒法治療腫塊型漿細胞性乳腺炎28例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01):160.
2[28] 徐占紅.中西醫結合治療下肢丹毒臨床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2):124-125.
2[29] 張桂香.如意金黃散外敷治療下肢丹毒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07):135-136.
[30] 劉朝暉.盆腔炎癥性疾病診治規范(2019修訂版)[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9,54(7):433-437.
[31] 潘莉.中醫特色療法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觀察[J].中國熱帶醫學,2008(05):833-834.
[32] 喬倩茜,吳小多.中醫三聯療法治療濕熱瘀結型慢性盆腔炎驗案1則[J].湖南中醫雜志,2016,32(01):94-95.
[33] 陸曉英.如意金黃散與芒硝粉外敷對剖宮產切口并發癥的療效觀察[J].醫療裝備,2015,28(18):116-117.
[34] 徐雅琴.如意金黃散外敷預防肥胖孕婦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評價[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4,36(05):97-98.
[35] 陳平,周莉.加味如意金黃散治療產婦混合痔水腫及疼痛的療效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9,35(05):674-676.
[36] 張寧.中藥局部貼敷治療圍產期痔疾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5,30(09):1955-1956.
[37] 汪受傳,趙霞,韓新民.小兒肺炎喘嗽中醫診療指南[J].中醫兒科雜志,2008(03):1-3.
[38] 王琳琳,龐立健,白曉紅.冬病夏治貼敷療法防治兒童反復肺炎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6,36(03):261-265.
[39] 范建紅,范小康.穴位敷貼如意金黃散治療對肺炎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及肺功能的影響[J].光明中醫,2018,33(21):3198-3199,3259.
[40] 岳慧雅.如意金黃散穴位貼敷治療小兒肺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33):100-102.
[41] 楊紹基,任紅.傳染病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79.
[42] 郭少燕,胡一冰,陳琴.流行性腮腺炎采用如意金黃散聯合礬冰液外敷治療的療效及護理體會[J].藥物生物技術,2015(6):522-524.
[43] 譚忠友,秦弦,向迎春.熱毒寧注射液聯合外敷如意金黃散治療兒童流行性腮腺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藥信息,2015(2):97-99.
[44] 汪長利,謝謝,洪達春.三種基質調制的如意金黃散藥膏引發皮膚過敏現象觀察[J].海南醫學,2014,25(4):509-511.
[45] 李繼東.如意金黃散外敷致過敏1例[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08,5(1):17-17.
[46] 賈秀榮,董全達.如意金黃散外敷引起過敏反應1例[J].中醫外治雜志,1995(01):44.
[47] 徐強,劉婷婷,王婉瑩.護場理論指導下的如意金黃散加減酊劑箍圍法對皮膚膿腫大鼠組織CD68、MPO表達的影響[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41(09):771-780.
[48] 張遠哲,朱曉燕,黎豫川.如意金黃散對陽證瘡瘍大鼠療效及INF-γ表達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7,32(03):1280-1282.
[49] 馬卓,劉小平,何福艷.甲氧芐啶配用如意金黃散的抗菌實驗研究[J].湖北中醫雜志,2001(03):5-6.
[50] 趙洪武,朱起桃,陳林娜.如意金黃散提取液體外抗菌作用研究[J].時珍國藥研究,1991(01):12-13.
[51] 徐文靜,席建元,高亞.靈芪解毒湯合如意金黃散及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38例[J].湖南中醫雜志,2018,34(02):57-60.
[52] 黃良永,楊玲風,甘春英.如意金黃散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研究[J].醫藥導報,2019,38(11):1481-1486.
[53] 蘇學軍,宗春燕,錢佳.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如意金黃散中歐前胡素的含量[J].化學工程師,2019,33(11):23-25.
[54] 張麗麗,蘇松柏,張建玲.采用HPLC法測定如意金黃散中鹽酸小檗堿的含量[J].貴陽中醫學院報,2017,39(05):35-38+61.
[55] 劉紅宇,周新蓓.(60)Co-γ射線輻照對如意金黃散抑制銅綠假單胞菌的影響[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03):44-45.
[56] 趙軍瑞,關靖.如意金黃散賦形劑的臨床應用特點[J].中醫外治雜志,2017,26(03):63-64.
[57] 陳永財,周斌.正交試驗法優選“如意金黃散”巴布劑基質配方[J].海峽藥學,2008(09):12-14.
[58] 陳永財,邵炳忠.如意金黃散巴布劑制備工藝研究[J].中國藥師,2008(12):1434-1436.
[59] 王海英,陳永財,周斌.如意金黃散巴布劑制備及臨床觀察[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0,30(10):876-877.
[60]張利華,李松濤.淺談黑膏藥制備工藝和質量標準[J].基層中藥雜志,2002(02):44-45.
[61]趙洪武,金枝,沈子龍.如意金黃散黑膏藥制備工藝改進及臨床療效觀察[J].中成藥,1995(08):4-6.
[62]韓剛,張愛國,王超.如意金黃散膜劑的制備[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08(01):43-45.
[63]韓剛,張遜,馮德江.金黃散殼聚糖膜劑的抗炎鎮痛作用[J].華西藥學雜志,2009,24(06):61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