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紅

【摘 要】目的:探究在經蝶竇手術切除垂體瘤圍術期中應用精細化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108例2017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垂體腺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常規護理,實驗組:精細化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與住院時間。結果: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4%),對照組(17%),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經蝶竇手術切除垂體瘤圍術期中應用精細化護理,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保障患者安全,縮短住院時間,加快患者恢復,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經蝶竇手術切除垂體瘤;垂體腺瘤;并發癥;住院時間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蝶鞍內腦垂體細胞瘤稱之為垂體腺瘤,臨床中有較高發生率,在顱內腫瘤發生比例可達到12%以上,垂體腺瘤大多是良性腫瘤;多發于中年人身上。治療多數采用手術方式,經蝶竇手術切除垂體瘤憑借創傷小、恢復快、安全性高等優勢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1-2]。本次探究選取了2017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108例垂體腺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在經蝶竇手術切除垂體瘤圍術期中應用精細化護理的臨床效果,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108例垂體腺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均在我院收治,時間2017年1月-2019年4月,均符合垂體腺瘤診斷標準[3]。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4例,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中男性38例,女性16例,最大年齡為59歲,最小年齡22歲,平均年齡在(39.4±6.1)歲,對照組中男性39例,女性15例,最大年齡為60歲,最小年齡23歲,平均年齡在(40.3±6.6)歲,兩組患者分別從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納入標準:均符合垂體腺瘤診斷標準;年齡>18歲,認知功能清晰,溝通順暢;患者自愿,家屬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存在手術禁忌癥;年齡<18歲,認知功能不清晰,溝通受阻;身體及其他器官存在嚴重疾病;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與常規護理,即遵照醫囑治療,術前普及,協助醫生完成手術,術后對各項生命指標進行監測。
實驗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之上,給與精細化護理。
(1)病房護理:護理人員保持病房室內溫度適宜,干凈衛生,提醒患者增添衣物。主動與患者溝通,從興趣愛好開始,拉近與患者距離,獲取患者信任與認可。
(2)健康宣教:通常情況下,患者對垂體腺瘤相關知識了解不透徹,故而采取視頻、動畫、手冊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屬普及相關疾病知識、護理技巧、注意事項等內容,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
(3)心理護理:患者易在術前出現不安、恐懼等不良情緒,故而護理人員向其講解術中注意事項、手術必要性,并告知術中主治醫師經驗豐富,緩解患者術前不安情緒。
(4)術后護理:術后患者清醒后,注意患者保暖,避免著涼,告知患者盡量不要打噴嚏、揉鼻、用力拉扯鼻腔填塞物,避免填塞物松動引發出血。對鼻腔分泌物顏色、量、性質進行觀察,避免出現腦脊液鼻漏。
(5)口腔護理:術后6h給予流食,使用酸化水或者漱口水對口腔每日進行清洗2-3次,使用無菌濕紗布蓋在口唇處,并叮囑患者少量多次飲水,保持口咽部濕潤。
(6)出院護理:出院前對患者自身身體狀況進行全面檢查,確保符合出院條件給予出院,再次向家屬叮囑用藥須知、注意事項、護理技巧等內容,院后進行定期回訪,對患者自我護理能力進行統計,并檢測患者恢復狀況。
1.3 觀察指標
并發癥:觀察記錄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并進行對比,頭痛、出血、視力障礙。
住院時間:觀察記錄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并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分析
統計分析資料一般運用PSS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數值變量數據采用()表示,采取t檢驗;無序分類數據以百分比率(%)表示,采取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1.
2.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對比
實驗組住院時間(12.54±1.26)d、對照組住院時間(16.89±3.21)d,實驗組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垂體腺瘤是顱內腫瘤常見的一種類型,經鼻蝶垂體腺瘤切除術被應用廣泛,相比傳統手術方式而言,視野更為寬闊、清晰,且操作精細、程度簡化以及創傷小、安全性高,深受廣大醫生、患者喜愛[4]。手術治療雖尤為顯著,但術后因疾病特殊性,易出現并發癥,故而需輔助一定護理措施。醫院傳統護理缺乏變通、靈活性,且患者于醫護不成正比,往往護士要管理多個患者,缺乏一定針對性,故而針對垂體腺瘤術后患者護理需在臨床護理中加以改進。精細化護理是建立與患者的顯性需求與隱形需求,并以提高患者舒適性、個性化為目的,因而在臨床護理中被廣泛應用。精細化護理具體體現在術前與術后,術前針對患者的心理與相關疾病知識進行普及與安慰,術后針對患者疼痛與并發癥施以相應護理,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降低術后疼痛,同時降低并發癥發生率[5]。
在本次研究數據結果中,給與精細化護理的實驗組,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在精細化護理的指導下,可有效加強術后患者的安全性。同時通過住院時間結果顯示,精細化護理可有效加快患者康復,縮短治療周期。
綜上,在經蝶竇手術切除垂體瘤圍術期中應用精細化護理,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保障患者安全,縮短住院時間,加快患者恢復,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代琴琴,毛麗.綜合護理干預改善經蝶垂體瘤術后早期頭痛的效果分析[J].家庭醫藥,2018,12(11).15-15
梅金玉,楊見明,邱錄斌,etal.經蝶鼻內鏡垂體瘤切除術的治療體會[J].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雜志,2018.11(1).015-015
曾彥超,易鳳瓊.神經內鏡下經鼻蝶竇垂體瘤切除術手術部位感染的影響因素[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8,17(7):577-580.
湯浩,衛永旭,楊文磊,etal.神經內鏡下經鼻-蝶竇垂體瘤切除入路改進及效果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8,98(37):3021-3024.
韓允,李光宏,曹美香,etal.混合型垂體瘤患者術后內分泌調控對預后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8,24(2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