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東


【摘 要】目的:評估口腔種植修復治療對牙列缺損患者的咀嚼功能與并發癥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牙列缺損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與觀察組(30例),前者為常規修復治療,后者為口腔種植修復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咀嚼能力評分與并發癥情況。結果: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6.67%,對照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33.33%,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前、后的咀嚼能力、語言能力與固定能力評分比較,治療后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牙列缺損患者實施口腔種植修復治療,可促進患者咀嚼功能、語言功能有效恢復,固定功能良好,且并發癥較少,治療效果顯著,可推廣。
【關鍵詞】:口腔種植修復;牙列缺損;咀嚼功能;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2
牙列缺損即部分牙齒缺失,而導致的恒牙牙列不完整病癥,是臨床常見口腔問題病癥,會造成患者咀嚼、發音等功能障礙,亦影響患者美觀與舒適度,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臨床常以人工替代材料修復進行失牙缺損情況,進而改善患者牙齒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本文以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60例牙列缺損例患者為觀察對象,分析口腔種植修復、常規修復治療牙列缺損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牙列缺損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22-56歲,平均年齡(35.67±3.26)歲。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1-59歲,平均年齡(36.59±3.66)歲;兩組患者臨床基線治療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修復,給予患者口腔組織、周圍皮膚進行消毒、局麻,清除患牙,準備治療物品,備牙,依據患者患牙情況,制定模型并給予患者佩戴。
實驗組為口腔種植修復,給予患者消毒、鋪巾、局部麻醉等,結合患者患牙的實際情況,確定口腔植入點,于手術引導板的輔助下,采用環形手術刀于植入點切割黏骨膜、骨面,結合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切口,行“L”型(或“H”型)切口,切割時應沿著患者牙槽嵴方向切割,然后剝離黏骨膜,充分暴露牙槽骨,于牙槽嵴頂點處鉆孔,然后植入合適的種植體,以生理鹽水沖洗骨孔,然后放入螺絲、縫合軟組織。手術結束后抗感染治療,服用抗生素,并囑咐患者保持空氣清潔,7d后拆線。
1.3 觀察指標
①由經驗豐富的醫療人員評估患者治療的咀嚼功能、語言功能及固定功能,滿分10分,分數越高,患者各項功能恢復越好。
②記錄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含牙齦出血、牙齒疼痛、修復體脫落等。(牙齦出血+牙齒疼痛+修復體脫落)/例數X100%=總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以統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描述,x2檢驗,計量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描述,t檢驗,經比較P<0.05有統計學差異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指標
治療前兩組咀嚼功能、語言功能及固定功能評分無差異特性(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評分顯著改善,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
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6.67%,低于對照組的33.33%(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本文對60例牙列缺損患者的口腔種植修復與常規修復的臨床效果分別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咀嚼功能評分為9.66±1.04、語言功能評分為9.42±1.02、固定功能評分9.56±1.14,對照組的咀嚼功能評分8.67±1.26,語言功能評分7.86±1.23、固定功能評分為8.65±1.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咀嚼能力、語言能力與固定能力評分比較,治療后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牙齦出血4例,牙齒疼痛3例,修復體脫落3例;觀察組牙齦出血1例,牙齒疼痛1例,修復體脫落0例,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6.67%,低于對照組的33.33%,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經臨床口腔種植修復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病癥,促進患者咀嚼、語言、固定等多項功能加速恢復,同時亦可恢復患者面部美觀度,并發癥較少,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采用口腔種植修復治療牙列缺損患者,可顯著改善患者語言、咀嚼、固定等功能情況,提高面部美觀度,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韋彥鋒,劉艷春,白琴.口腔種植修復與常規修復對牙列缺損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7,16(21):2171-2173.
朱景輝.口腔種植修復與常規修復在牙列缺損治療中應用比較[J].中國醫療設備2017,32(2):62-62.
伏娟.正畸與修復聯合治療牙列缺損伴牙頜畸形患者的臨床效果評價[J].山西醫藥雜志,2018,047(002):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