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曉雪
【摘 要】在新聞傳播媒體中,紙媒是非常傳統也是非常典型的一類。紙媒編輯工作有著很強的專業性,對人員本身的綜合能力有著較高要求。為了保證稿件的質量,編輯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編輯技巧,并在注重內容本身真實度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提高藝術性,從而吸引更多人閱讀。本文主要對新聞編輯技巧應用實踐進行闡述,就如何提高新聞編輯的藝術性發表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紙媒 ? 新聞編輯 ? 技巧 ? 應用實踐 ? 藝術性
如今我國已經進入新媒體時代,全新的媒體形式層出不窮,給傳統紙媒帶來非常大的沖擊。年輕人對新型媒體有更高的青睞度,使傳統紙媒受到了冷落。為了使紙媒能夠長足發展,穩固現有的受眾群,必須充分發揮原有的優勢,提高編輯技巧,引入創新思維,提升紙媒的吸引力。
一、新聞編輯技巧應用實踐
1.模糊處理的方式。對編輯人員而言,在處理各類不同的新聞內容時,應運用不同的技巧,以提升價值提煉的效果,完成內容傳播。其中,模糊處理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技巧。對于一些敏感內容應當采取模糊處理的方式,對當事人進行保護,以防負面輿論出現。在處理一些加急稿件時,由于時間有限,編輯人員無法全面了解新聞內容。此時便可以采取模糊處理的方式,對新聞事件進行客觀描述,不要加入個人臆斷猜測,確保新聞的真實性,防止影響讀者的判斷。此外,在處理關于未成年人的新聞稿件時,應對其個人信息進行保護,以防其遭受過重的輿論壓力。
2.組織編排的方式。在進行新聞編輯的時候,紙媒編輯人員應對最有價值的內容進行有效提取,通過合理編排,確保各個新聞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從而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
其一,應當認真挑選頭條新聞,使用大字體,給讀者帶來強烈的沖擊,激發閱讀興趣。
其二,在處理新聞內容的時候,應采取簡化處理的方式。內容不能過于繁雜,應當精簡,以便讀者更好地提取信息,并在有限的時間內閱讀更多的新聞。尤其是一些時政內容,如果語言晦澀難懂,自然會使讀者的閱讀興趣下降。因此,內容表達必須做到足夠簡潔,長此以往,讀者會形成較高的忠誠度。編輯人員可以嘗試將圖片和文字內容交叉編排,提升閱讀效果。
3.主題創新的方式。紙媒編輯人員需要注重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的特點,不斷創新和突破,提升選題的新穎程度,從獨有的視角出發,展開內容。
一般來說,為了提升關注度,通常更多地尋找有較高話題度的內容,并采用專題報道形式,提高新聞內容的影響力。
在制作新聞標題的時候,要做到一針見血,不能一味為了吸引眼球,而無中生有,導致文不對題。編輯人員理應做到標新立異,避免新聞過于趨同化。
4.多元編排的方式。除了對標題及內容展開編輯外,對文字和圖片的編輯也很重要。通過采取多元編排的方式,可以增強讀者的閱讀體驗。基于新媒體時代背景,編輯人員應對報道內容和報道手段進行全面創新。在語言方面,可以適當運用一些網絡詞匯,確保報道內容更接地氣。同時要把握輿論導向,守牢主陣地,凝聚正能量,弘揚主旋律。
此外,編輯人員還可以嘗試開拓新媒體,以吸引更多的受眾。適應移動互聯網傳播規律,著力創新內容表達方式,依托“兩微一端”、抖音、快手等多平臺移動傳播格局,編輯人員要與記者建立起24小時無縫對接供稿渠道,確立矩陣式、扁平化的采編溝通機制。在各類重要時政新聞、突發新聞中,按照快、準、好的要求,推出多種形式的圖解、動圖、圖文、音視頻等獨家報道、首發報道,提升紙媒在輿論場上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二、新聞編輯的藝術性
1.節奏感。在進行新聞編輯的時候,應對現有的新聞內容進行歸納分類,統一編排。尤其要重視版序和稿件的擺放位置,通過調整,確保其井然有序,有一定的節奏感。讀者在節奏的帶領下,循序漸進,獲得更多的信息內容,增強審美體驗。反之,如果編輯人員忽視新聞編輯的節奏感,未能做到合理把控,很容易把整個版面變為流水賬,新聞彼此之間沒有任何聯系,讀者很快出現厭倦感。
2.美學價值。對紙媒新聞來說,編輯工作并非僅僅展示新聞事件的過程,而是盡可能對其本質進行挖掘,讓讀者能夠了解新聞的全部面貌,產生共鳴。因此,在進行編輯的時候,編輯人員應當對原始稿件進行全面優化,凸顯重點,使整個稿件有較強的美學價值。
3.平衡性。編輯人員應通過合理編排,優化稿件排序,從而使版面展現出平衡性特點,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如,在進行版面編排的時候,編輯人員應盡可能地將政治性強的內容放在首位,因為時政新聞通常是人們最為關注的部分,最為重要;將一些知識性及科普性較強的內容放在中間位置,相比時政內容,其重要性有所降低,但人們也非常關注;把一些娛樂性新聞放在最后。通過這種方式,新聞內容更具平衡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紙媒新聞編輯人員應優化編輯方式,運用最新的編輯技巧,同時提升內容的藝術性,確保新聞內容可以得到更多關注。當前新興媒體發展之快、覆蓋之廣超乎想象,對傳統媒體帶來很大沖擊。傳統媒體必須順應形勢、更新觀念,強化用戶意識,把占有用戶、發展用戶、集聚用戶作為重要抓手,貫穿于媒體融合發展的全過程。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紙媒要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堅持正確導向,加快流程再造,創新傳播方式,增強輿論引導能力,逐步形成適應互聯網傳播的內容生產體系。
同時,紙媒新聞編輯人員必須堅守職責使命,在融合發展中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引導輿論是主流媒體的責任使命。媒體融合發展,要更好滿足用戶和讀者的需求,但絕不能迎合庸俗、低俗的趣味;要形成平等交流的氛圍,但絕不能模糊是非善惡的界限;要創新引導輿論的方式,但絕不能喪失黨和人民的立場。
(作者單位:臨沂日報報業集團)
【參考文獻】
[1]李云.紙媒新聞編輯技巧應用實踐及藝術性闡釋[J].新聞傳播,2019(13):00023-00024;[2]豐志輝.電視新聞編輯技巧運用及藝術性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8,009(014):195,197;[3]柳清依.電視新聞編輯技巧運用及藝術性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7(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