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我國高職擴招100萬人,2020年繼續擴招,因擴招學生的來源復雜,給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帶來新的挑戰。本文從高職擴招的時代背景、高職院校圖書館文化育人的基本內涵出發,分析了圖書館文化育人存在的問題,只有做好圖書館內涵建設、健全圖書館服務體系、優化圖書館智慧建設,才能更好地發揮圖書館文化育人作用。
關鍵詞:高職擴招;圖書館;文化育人
2019年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到2019年高職院校實施擴招100萬人的工作任務。2020年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總理再次明確提出今明兩年高職擴招200萬的任務。高職擴招學生的來源復雜,入學后如何進行有效培養,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提升職業技能水平,成為高職院校需要面對的一個難題。
一、我國高職擴招的時代背景
首先,高職擴招是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經濟由中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方式在轉變,經濟重大結構在變革,經濟增長動力在轉換。制鞋、制衣、機械制造等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產業的發展需要各類高技能人才,對原有的技術技能人才提出新的要求。高職擴招能夠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務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其次,高職擴招是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舉措。民生是天大的事情,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高職擴招主要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中職(含中專、技工學校、職業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緩解當前就業壓力。
最后,高職擴招是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根本需要。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開篇第一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中,明確要求做好高職擴招專項考試工作、做好分類教育管理工作、推動教師教材教法改革等任務,高職擴招的招生對象多元化,推動高職院校考試招生、人才培養、評價機制等各項改革,彰顯了開放入學、教育公平、分類招生、能力本位、有教無類等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征,成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催化劑。
二、高職院校圖書館文化育人的基本內涵
高職院校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文獻資料為學校師生提供教學、科研資料的機構。圖書館文化育人的基本內涵,就是利用圖書館優美的環境和豐富多樣的圖書及館藏文獻資料,通過開展有意識的文化教育活動,營造無意識的文化熏陶氛圍,拓展學問,熔煉品德,陶冶情操,塑造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使之形成健全完善的品格。端莊、恬靜和舒適的自然環境,使讀者一來到圖書館就身心放松,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人文景觀,如校友雕塑、藝術長廊、學生書畫展示櫥窗,增添了圖書館的文化氣息,室外休閑和信息交流的地方,體現了圖書館的人文關懷。整齊劃一的書架排列和自習設施擺放,給學生以強烈的規則感;出入圖書館和閱覽室要經過多道門禁,傳達給學生紀律要求,展示了書籍與知識的崇高地位。在圖書館組織學生觀賞電影、戲劇、文藝演出,參觀書畫展覽,舉辦專業競賽、藝術講座等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職業道德、專業技能等。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數字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等)的接觸率為79.3%,可見圖書館文化育人具有良好的基礎。
三、“擴招”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文化育人存在的問題
高職擴招最本質的特征是生源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學生的來源復雜,有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還有個別殘疾人士,應屆和往屆高中、中專畢業生皆有,已就業和未就業皆有,已婚和未婚皆有,年齡跨度大,各自的生活、工作經歷、文化基礎、價值理念各不相同。他們的學習目的、學習方式、學習內容等訴求也不同,如:退役士兵掌握的軍事技不能直接對接市場需求,需要學習一門技術和提高學歷層次;由于技術進步或者生產模式轉變導致的下崗工人需要增強再就業競爭力;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學習能力,渴望提高學歷層次,渴望在城市里實現人生理想;殘疾人有各自的人生不幸,渴望過上獨立的生活。學習方式訴求也不一樣,有的希望網課線上學習,有的希望部分課程網課學習、核心課程在校學習,有的希望全日制在校學習,有的希望與普招學生同課堂學習,感受大學的學習氛圍。高職擴招有部分學校采用校校聯合招生,高職與技校、高職與進修點、高職與中職等聯合招生,實現辦學優勢與容量優勢的強強聯合,妥善安置好擴招的學生,保障教學質量不下降。
由于各種生源社會經歷差異、家庭背景不同、學業參差不齊,聯合辦學點圖書資源有限,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建設有待加強、圖書管理隊伍服務水平有待提升,高職院校圖書館原來的文化育人模式難以適應這種多樣化的需求,需要進行改革。
四、“擴招”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文化育人的思考
不管生源如何變化,在哪里進行培訓,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都是高職院校必須回答好的根本問題。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文化育人應樹立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的鮮明導向,根據生源特點,辦學場地,實施行之有效的管理服務,把全體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學生。
1.重視規劃,整合資源,做好圖書館內涵建設
高職院校文化育人是一個工作體系,高職院校圖書館要根據時代的變化和學校的實際,從辦館理念、隊伍建設、制度建設、館藏資源等方面做好內涵建設,要與學校的辦學特色相結合,要突出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并重,突出工匠精神與職業道德并重,適應生源多元化的發展,吸引更多的學生走進圖書館,發揮圖書館文化育人的作用。重視圖書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完成圖書館管理服務規章制度,整合利用館藏資源,整合館內外、聯合辦學點場地資源,設計高效穩定的業務管理系統,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公益人士參與圖書館文化建設,爭取校外社會資源支持,服務好學生的成長成才。要加強圖書館館員隊伍建設,引進熟悉現代信息技術的專業人才,培養圖書管理人員服務意識,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2.客戶細分,個性定制,健全圖書館服務體系
以學生為中心,從服務對象的需求、行為出發,客戶細分,為圖書館開展日常服務、閱讀推廣和信息資源建設提供基礎。學生有學業與就業的需求,通識或公共教育內容如信息素養、英語、職業技能培訓、考證等知識內容,經典著作、休閑交際、審美、身心健康等休閑閱讀非常受學生歡迎。圖書館要研究師生的日常行為,在合適的場景下開展閱讀推廣,如入學時、考證前、技能大賽、讀書節、活動月等,他們對某些信息的檢索需求會相對集中。
按照專業、年級、生源等細分,可了解學生更細微的需求,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對象有新生、有老生,有高中生、有技校生,有退役軍人、有下崗工人,有農民工、有新型職業農民,有未婚的、有已婚的,相應地,其服務體系應該是有針對性的。如:針對新生有新生入館教育培訓、信息檢索培訓;針對畢業生有面試求職指導、撰寫畢業論文的期刊網使用培訓;針對技校生有技能訓練支持活動,包括技能考證、職業培訓、職業技能比賽服務等方面;針對軍人學生有軍事科技、國防安全、社會生活等知識推送;針對下崗工人有就業政策、職業培訓、求職面試等知識推送;針對已婚學生有婚姻、家庭、育兒、教育等知識推送;針對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可以校企館合作開展專業技能培訓,聯合有關部門,利用高職院校完善的職業培訓體系,學校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以及企業實戰的資源進行崗位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工的工作技能和勞動素質。高職院校圖書館還要定期與聯合辦學點聯系,上門走訪在辦學點就讀的學生,在尊重個人意愿的前提下,本著維護讀者隱私權的原則,建立學生讀者信息檔案,根據他們的特殊需求,有針對性地為他們開展個性化服務;通過微信公眾號將館藏信息資源推送給他們,利用微信公眾號構建一個交互、及時、全程、方便的互動平臺,根據讀者的需求及時調整圖書館的服務。
3.線上線下,云物大智,優化圖書館智慧建設
智慧圖書館是利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及虛擬現實等現代化技術,突破傳統圖書館時間、空間限制,優化整合圖書館的資源,實現讀者用戶、圖書館、館藏資源之間的廣泛互聯互通,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立體化、高效便捷的智慧服務。當前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建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設移動圖書館,廣大師生通過手機、Pad等移動終端就可以利用圖書館資源和服務。二是利用RFID技術配備自助借還書、掃描、復印、3D打印機等設備,實現自助借還書服務,極大地方便讀者,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利用新媒體技術不斷創新服務。許多圖書館設立有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定期發送推文,為讀者介紹館內各類活動,推薦閱讀書目等。在智慧圖書館建設過程中,高職院校還要重視線上線下相結合,充分運用云物大智技術,如智慧倉儲技術,可以實現高密度存儲、自動化高速取還書,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座椅自動跟隨和自動歸位。通過無人車進行流通書刊的投送,采用虛擬現實技術對讀者進行入館教育和信息素養教育。依托大數據技術,根據圖書借閱數據、檢閱查詢歷史的數據,分析讀者的借閱偏好,及時對圖書館的資源進行調整,根據門禁系統統計到館人數的數據,對圖書館服務時間進行調整等。
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轉變思想觀念,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大智慧圖書館建設投入,有效運用各方面資源,主動尋求學校職能部門、各個學院甚至社會機構如文化公司、出版社、博物館等的支持與合作,不斷創新服務,建立起文化育人的聯動機制,形成文化育人的合力,為我國高職擴招人才培養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2]馬樹超,郭文富.高職院校百萬擴招的戰略意義與實現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19(5):88 -91.
[3]吳一鳴.高等職業教育擴招的沖擊與應對[J].當代職業教育,2019(3):11-12.
[4]蔣穎.談高職院校圖書館文化育人與閱讀推廣[J].才智,2019(18):44
作者簡介:
陳敏熙(1982年—)女,漢族,廣東汕頭人,大學本科,圖書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讀者服務與閱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