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醫藥在山東省推進鄉村振興國家戰略中發揮建設性的作用,本文論述了中醫藥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所具有的獨特優勢,分析研判了中醫藥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存在的不足,從中醫藥在鄉村振興方面的“三力”資源優勢、中醫藥在鄉村振興中彰顯“全價值鏈”特征等兩個維度分析了中醫藥推進鄉村振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基于協同治理理念進行了科學系統的中醫藥推進鄉村振興路徑研究。
關鍵詞:協同治理;中醫藥;鄉村振興;路徑
黨的十九大以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健康民生根基與發展路徑。近年來,山東省全力彰顯農業大省的優勢,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謀劃實施“五大振興”,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上取得積極進展。其中,以研發協同治理領域下山東省中醫藥鄉村振興的發展策略與方法成為學界和業界高度關注并踐行的課題,以市場經濟的觀點鮮明提出帶動農村地區中醫藥保健服務能力和中醫藥健康產業的“硬實力”,從而促進中醫藥優勢特色文化的“軟實力”和“兩帶一促”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一、中醫藥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具有獨特優勢
中醫藥不僅是中國獨特的衛生資源,也是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中醫藥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發展中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獨特的治療作用。中醫藥在疑難雜癥及慢性病的治療作用已經得到業內外廣泛的認可,中醫藥的整體性、多靶點、多層次的作用和調節,對慢性復雜疾病顯示出獨特的價值;對于重癥病例,中醫藥的早期全程參與、中西醫結合的治療辦法,也可以有效減少發生率和死亡率。另外中醫藥對一些傳染病、地方病的防控作用也有特效,如對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帶有高致病性病毒H5N1的禽流行性感冒等,都已有成功的解決方案。中醫藥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阻擊戰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抗擊疫情中國方案中的重要一環。二是治未病作用。中醫藥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可實現“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和“病愈防復”。三是在婦幼保健中的獨特作用。如對宮頸癌、乳腺癌、新生兒疾病,中醫藥有獨特療效。四是節約醫保資金。中醫藥有“簡便驗廉”的優勢,它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較高的收益,能放大鄉村振興的效果。五是為鄉村人口健康賦能。在鄉村振興中引入中醫藥,為鄉村人口的健康加持賦能,注入“活水”。中醫藥是優秀的文化資源,有“扶智”的作用,還有“扶志”的功效??梢酝ㄟ^中醫藥文化宣傳,樹立中國特色的生命觀、疾病觀和醫療觀,引導鄉村人口養成中醫生活方式,養成中醫藥特色的健康生活習慣,強化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意識,增強鄉村人口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中醫藥具有產業資源優勢,通過發展中藥材種植加工、中醫藥健康旅游、中醫藥養生養老和康復產業等,帶動更多的鄉村人口就業或創業,進而增加收入,實現鄉村振興。
二、中醫藥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存在的不足
中醫藥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許多領域還有潛力可挖。一是重醫療醫護,輕自我預防。二是重院內治療,輕院外養護。三是重外轉診治,輕本地就醫。四是重醫療救助,輕協同拓展。此外尚存在基層人才匱乏、中醫藥產業化不強等問題,導致中醫藥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工作成效不顯著。中醫藥保健在鄉村疾病預防、保健與治療方面具有低成本、高效能、操作性強、適用性強等優勢,使中醫藥健康服務成為滿足農村人口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需求的重要環節,必將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基礎和關鍵性作用。針對實施鄉村振興的工作內容,分析當前鄉村振興中的一些傾向,認為可以為鄉村振興提供中醫藥的解決方案。
三、中醫藥推進鄉村振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中醫藥在鄉村振興方面的“三力”資源優勢
系統研究中醫藥鄉村振興的作用機制和實施路徑,從理論體系方面闡釋中醫藥價值的多元性,探析中醫藥在鄉村振興方面的“三力”資源優勢,即在保障農民身心健康方面的“硬實力”,在強化文化建設方面的“軟實力”,在振興鄉村經濟發展方面的“顯實力”。本研究有利于探索建立中醫藥鄉村振興的新模式與新方法,使中醫藥在鄉村振興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二)中醫藥在鄉村振興中彰顯“全價值鏈”特征
科學深入研發中醫藥在鄉村振興中的價值、作用和模式,將全方位彰顯中醫藥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全價值鏈”特征。首先將有助于在農村發揮好中醫藥服務“五種資源”的優勢和作用,滿足農民新時代的健康需求,為鄉村振興提供人力保障;其次有助于弘揚中醫藥服務優勢特色,以特色產業為切入點促進中醫藥、健康、文化、旅游、養生、養老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鄉村振興提供經濟保障;第三,有利于弘揚以“中醫藥文化”為核心的傳統文化,提升鄉村發展人文氛圍,為鄉村振興提供文化保障。
四、基于協同治理的中醫藥推進鄉村振興路徑研究
(一)中醫藥推進鄉村振興需要有效整合各方力量
“協同治理”是使相互沖突的不同利益主體得以調和并采取聯合行動的持續過程,強調治理主體的多中心化、子系統之間的協作性等[1]。目前,鄉村振興是一項涉及各方主體、需要多方參與、持續性強的系統性工程,具有面廣點多、內容復雜、流程多樣等特點,如何整合參與各方資源,發揮凝聚合力的最大效能,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為此,以協同治理的理念,設計中醫藥鄉村振興的路徑,可以驅使相互沖突的不同利益主體得以調和并采取聯合行動的持續過程,以達到工作的最佳效能和結果。
(二)中醫藥推進鄉村振興的研究思路
人的因素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農村人口的身心健康素質將影響鄉村振興戰略的進度和成效,本研究采用調查研究法分析影響中醫藥鄉村振興的各環節和要素,進而對中醫藥鄉村振興的理念、思路、策略、路徑和方法進行頂層設計,充分發揮政府、機構、企業、個體在鄉村振興方面的作用,形成以中醫藥帶動農戶可持續、綠色發展的策略,最終將中醫藥保健發展的“兩帶一促”形成合力參與并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三)基于協同治理的中醫藥推進鄉村振興路徑研究
1.明晰中醫藥健康服務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將發揮三種價值取向。一是健康價值取向。中醫藥保健具有“注重治未病”和“簡、便、驗、廉”的特點,可以在深化農村醫改和探索農村中醫藥保健中發揮更大作用。二是文化價值取向。中醫藥保健的生活方式化,將很好地發揮外化中醫藥健康養生理念于行、內化中華文化價值于心的效果,成為推動喚醒國人中華文化基因的有力先導。三是經濟價值取向。綠色生態理念下的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是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新的動能和增長點。
2.構筑“五維一體、多元互動”中醫藥鄉村振興路徑,即整合黨政機關、職能部門、縣域醫聯體、社會群體以及鄉村農戶(個人)等五個部門或者個體,充分發揮貧困地區中醫藥場所建立、中醫藥人才培養、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三甲醫院對口幫扶、中醫藥產業發展等多元效益,最終在社會各界系統推進下,共同打贏中醫藥鄉村振興攻堅戰。
3.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將全省的鄉村振興動態及農業人口信息進行聯網管理,實時監測政策實施效果、農村人口的數量、健康水平等信息,實現全省鄉村振興信息的動態管理。
4.建立嚴格的中醫藥鄉村振興考核評價機制,對政策的實施效果進行定期測評,針對鄉村振興的實施項目進行考核,統一分類,對同一類別的項目進行標識管理,提高中醫藥衛生資源的利用率,形成鄉村振興合力。
5.開展實證研究。研究出臺《山東省中醫藥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在中醫藥基礎設施建設、中醫館建設、中醫醫院服務能力提升、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三級醫院對口幫扶、中醫藥產業發展、“互聯網+中醫藥”服務等方面制定目標任務。把成果應用在中醫藥鄉村振興攻堅戰中,通過成果應用前后的效果和作用,在廣泛征求專家和從業人員意見的基礎上,修訂完善行動計劃。
參考文獻:
[1]黃思棉,張燕華.國內系統治理理論文獻綜述[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25(3):3-6.
[2]胡彬.中醫藥五種資源優勢待發揮[J].中醫臨床研究,2015,(20):2.
[3]胡豐旺.發展中醫藥推進健康扶貧[J].人口與計劃生育,2017(9):43-44.
作者簡介:
李麗光(1970—),女,高級審計師,主要從事審計助力鄉村振興研究。
基金項目:
2020年度全省衛生健康政策研究重點課題——協同治理視野下中醫藥有效推進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研究(WZY2020059)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