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分析彩調社團創建的背景與現狀,論述建設彩調社團的策略:宣傳彩調文化,激發學習興趣,招募優秀隊員;制訂社團目標、規章制度、訓練計劃及演出計劃,實現家?;ネ?對每一次訓練做好詳細記錄,完成訓練日志;采取有效手段進行彩調社團訓練;制訂考核標準,多渠道評價;在演出與比賽中及時總結、積攢經驗。
【關鍵詞】戲曲 彩調 社團建設 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25-0018-04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各種“新新文化”不斷崛起并占領文化市場,而我國傳統戲曲文化卻面臨著傳播難、繼承難、發展難、創新難的尷尬局面。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無疑是打破這一尷尬局面的有力手段。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發布《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指出要遵循美育特點和學生成長規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讓每名學生都享有戲曲教育的機會,成為戲曲進校園的受益者。
彩調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廣西優秀傳統戲曲之一。為了更好地傳承本土優秀文化,推動地方戲曲進校園,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品牌,創建彩調社團無疑是一條有效的路徑。筆者就小學建立彩調社團的背景、現狀及策略進行論述。
一、彩調社團建設的背景與現狀
(一)研究背景
彩調是廣西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之一,起源于廣西北部農村,其通俗易懂的表演內容和詼諧幽默的表現形式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由于流傳甚廣,各地叫法也不盡相同,有“調子戲”“采茶戲”等名稱,桂林稱之為“彩調”。它所采用的舞臺語言是廣西桂北“官話”,其演出詼諧、歡樂,能充分反映中國戲曲藝術的俗文化。彩調被列入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具有重要的傳承與發展意義。然而,由于彩調得不到有效的保護與傳播,現在知道彩調的人越來越少,年輕人不了解彩調,更不愿意學習彩調。要想更好地傳承與發展彩調,學??蓜摻ú收{社團,從娃娃抓起,扎實有效地開展彩調教學,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彩調。
筆者所在學校早在2008年就將彩調定為“一校一品一特色”的發展方向,通過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彩調社團,滿足豐富校園文化的發展需求。
(二)現狀分析
為了推動彩調走進學校“第二課堂”并發揮積極作用,筆者在所在學校二至五年級學生中進行了不記名問卷調查,旨在準確地調查在我校創建彩調社團的現狀。筆者共發放了100份調查問卷,設計的問題如下:1.你了解廣西地方戲曲彩調嗎?2.你喜歡彩調嗎?3.你愿意學習彩調嗎?4.如果你學習了彩調,你會向周圍的人宣傳彩調嗎?5.你愿意向你的家人和朋友展示學到的彩調嗎?6.你希望地方戲曲彩調能繼續傳承下去嗎?筆者通過整理調查問卷、統計相關數據得出:60%的學生對彩調完全不了解,初步了解彩調的只有40%;非常喜歡彩調的占65%,一般喜歡的占20%;愿意學習彩調的占80%;愿意主動宣傳彩調的占75%;愿意將學到的彩調向人們展示的占85%;希望彩調繼續傳承下去的占95%??梢?,大多數學生對彩調并不了解,但大部分學生非常喜歡且愿意學習彩調。因此,學校應積極創建彩調社團,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學習彩調。
筆者所在學校的大部分學生為外來務工子弟,家庭并不富裕,許多家長為了生計連孩子的文化學習都不怎么顧得上,更別說在藝術方面的學習了。建設彩調社團,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彩調學習中,不僅能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也能讓他們在享受戲曲帶來美好體驗的同時真正喜愛彩調,更能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
二、彩調社團建設的策略
(一)宣傳彩調文化,激發學習興趣,招募優秀隊員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校營造濃厚的彩調文化氛圍是打開學生彩調學習之門的鑰匙。我校開展“翠竹有戲”系列活動,每學期開學第一課都會以彩調為主線,引導學生了解彩調,感受彩調的魅力。由于彩調開學第一課的環節豐富、內容有趣、互動性強,每學期的開學第一課也成為孩子最期待的活動之一。每學期,學校音樂教師會精選內容有趣、積極向上的彩調劇給學生欣賞。教師以賞、唱、跳、演等方式進行教學,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與互動性,讓彩調漸漸走進學生生活,激發學生學習彩調的濃厚興趣。
彩調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其表演內容包括唱、念、做、舞,對學生的音樂素養和手腳協調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我校利用主題班會對彩調社團進行宣傳并發放報名表,由各班班長將報名表收齊上交。通過海選,將有一定音樂素養、手腳協調、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挑選出來。同時,印發《告家長通知書》,詢問家長意見,因為社團要想得到持續良好的發展,家長的支持是強大的推動力。
(二)制訂社團目標、規章制度、訓練計劃及演出計劃,實現家校互通
制訂彩調社團目標是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使教學有明確方向,能評估教學任務是否完成。
嚴格的社團規章制度,是保障社團活動有序開展的重要條件。筆者對訓練的出勤率、參與度、請假手續等做了嚴格規定,并通過投票選舉選出團長、副團長及4名組長,積極為社團服務。經民主投票選舉產生的小干部有一定的公信力,能促進各項社團活動更加順利、有序地開展。
由于沒有專門的彩調教材,教師必須提前制訂好詳細的訓練計劃才能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訓練計劃包括指導思想、學情分析、訓練內容等。彩調教學是循序漸進、不斷深入的過程,不能毫無目的地選材,否則會導致學生對彩調學習失去興趣,阻礙社團發展。
為了體現彩調社團價值,讓孩子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組織學生參加比賽、演出是必不可少的。筆者制訂了詳細的演出計劃及安全預案,其中包括演出內容、時間、地點、紀律、妝發、服裝道具管理等內容,確保孩子外出比賽、演出能安全、有序地進行。
溝通是連接信任的橋梁,只有得到家長的信任與支持,彩調社團才能越辦越好。組建家長微信群,將學生上課的照片、視頻發到群里,家長能實時了解孩子在社團里的學習情況。教師通過微信邀請家長到校觀摩彩調課或課后排練活動,讓家長更直觀地看到自己的孩子是如何努力的,也能促進家長對彩調的了解。教師通過微信群及時了解家長的想法,征集家長的意見或建議,從而對活動進行整合改進,假如遇到一些臨時的排練或演出,教師也能在群里及時通知家長。
(三)對每一次訓練做好詳細記錄,完成訓練日志
記錄訓練日志有助于分析是否達到既定的訓練目標。筆者從時間、地點、人數、訓練內容、教授形式、學生學習情況反饋等方面制訂訓練日志,詳細記錄每次訓練實況,以掌握訓練進度,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在之后的訓練中做出調整,提高訓練效率。
(四)采取有效手段進行彩調社團訓練
1.選擇傳唱度較高的唱腔和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功動作,引學生入門
由于彩調音樂的旋律多變,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筆者選擇了一些流傳較廣、朗朗上口的唱腔,如彩調劇《姐妹看花》中的《十月花》,以及《劉三姐》中的《對歌》《采茶山歌》等。這些彩調劇流傳甚廣,曲調優美,動作難度小,非常適合小學生學習、表演。彩調中最為基礎的動作有矮樁、高樁、十字步、搖扇、十字單花扇、拋扇、背扇、波浪扇、轉扇、手巾花、亮相、轉身等,筆者引導學生從這些基礎的動作學起,幫助學生打好基本功。簡單的唱腔、易學的動作,很快拉近了學生與彩調之間的距離。
2.利用第二課堂、其他固定時間進行扎實的訓練
彩調社團課固定在每周五下午第二、三節課開展。如果遇到緊急表演任務,筆者會利用工作日中午13:00—14:10這個時間段給學生排練。學生晚上將訓練內容復習一遍并請家長拍攝復習視頻發到微信群,筆者及時點評、指導,以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3.采取生動多樣的訓練方法
彩調是集唱、跳、演于一體的綜合性表演藝術。筆者把平時的訓練分為唱腔、身段及綜合表演三個部分,結合學生實際,循序漸進地開展彩調訓練。
(1)用面部練習、開嗓練習、熱身練習打開學習之門
戲曲表演對眼神、表情都有極高的要求。筆者將在外向戲曲教師學到的面部練習稍做改良,形成適合小學生練習的“面部操”。每次上課前,由學生輪流上臺領操,保證每名學生都有上臺領操的機會,既鍛煉了膽量又讓教師清楚地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糾正?!懊娌坎佟笨鋸?、有趣,能迅速調動學生上課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度。
開嗓是唱腔練習的重要環節。它能喚醒“沉睡”的嗓子,使學生達到適度興奮的狀態,學生唱起歌來會輕松很多。開嗓還有保護嗓子的作用,就像給嗓子做了熱身準備。
熱身練習是學習身段前的必要環節。它能迅速打開身體關節、韌帶,防止學生在練習中受傷。筆者創編了一組適合小學生的熱身動作,強度不大但能起到舒展筋骨的作用。在優美輕快的音樂聲中,學生也能更快地進入狀態。
(2)采用個別輔導與小組輔導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學習唱腔時,筆者先讓學生了解唱腔所表達的內涵,理解情緒,再按照節奏帶著學生讀歌詞,這樣既能讓學生較快地掌握節奏,也能及時糾正讀音。學生熟悉歌詞后,筆者再讓學生跟唱旋律,及時糾正學生唱不準的地方,并讓學生反復練習,當學生熟悉旋律后,筆者再讓學生把歌詞套進旋律中。
由于社團人數較多,為了及時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情況,筆者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10人左右,由小組長帶領隊員練習,將本組隊員出現的問題記錄下來并及時向教師匯報,教師在此過程中幫助學生解決難點。這樣既能發揮小組長的作用,又能照顧到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
為了更好地掌握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每個月的最后一周,筆者繪制如下表格,根據當月的練習內容,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和記錄。
通過月檢查,教師能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充分發揮優秀學生的作用,幫助較弱的學生加強練習。此表還作為評比“彩調之星”的依據,被評選為“彩調之星”的成員擔任次月學校大課間彩調操的領操員,在舞臺上帶領全校學生做操。這些表現機會讓社團成員更加自信,既增強了社團凝聚力,更促進了社團發展,還激起更多學生了解、學習彩調的欲望,這對彩調社團的宣傳與吸納新成員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邀請專家到校指導
2019年,筆者所在學校相繼邀請了國家一級演員、原桂林市彩調團團長、桂劇團副團長曾定國,國家一級演員、非遺彩調項目國家級傳承人覃明德,國家二級演員、桂林市彩調傳承人唐振芳、李劍敏等人到校指導彩調的教學和傳承工作,并對彩調社團的學生和教師進行專門培訓。這無疑將彩調社團的專業性又提高了一個層次。
(五)制訂考核標準,多方面評價
教師的鼓勵與肯定是促進學生積極學習、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催化劑。合適的評價還能調節課堂氣氛,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更能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學習。生生互評是良性競爭也是團結合作,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集體觀念。學生自評既能促進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還能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制訂詳細而全面的考核標準,是評價是否達成教學目標的前提。教師將每月評出的“彩調之星”照片公布在彩調文化墻上,全校師生都能看到,既能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彩調,又能起到榜樣示范作用,還能在全校宣傳彩調社團??傊?,多方面評價是激發學生持續學習興趣的一劑良藥,教師要善用、活用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與自信心。
(六)在演出與比賽中及時總結、積累經驗
演出與比賽是推動彩調社團良好發展的磨金石,是學生積累經驗、提高自信心及宣傳社團的有效途徑。我校每年的“六一”匯演、元旦匯演都有彩調社團成員的身影。社團成員還參加了市級中小學曲藝比賽、市級校園文化藝術節等,他們在一次次表演與比賽中不斷成長,通過自我反思與總結,漸漸積累表演經驗,一次比一次表演得好,教師也在總結中不斷優化授課方式。
三、彩調社團建設初見成效
(一)彩調社團建設贏得了家長的認可與支持
為了解家長對孩子在彩調社團學習的認同程度,日后更好地發展彩調社團,筆者對彩調社團成員的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了40份問卷,設計的問題如下:1.您了解彩調中的哪些元素?2.您了解彩調的途徑是?3.您發現孩子參加彩調社團后,有什么明顯的變化?4.您是否支持孩子繼續學習彩調?筆者通過整理調查問卷、統計相關數據得出以下調查結果:
70%的家長了解彩調的途徑之一是通過自己的孩子;75%的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參加彩調社團后,更加喜歡傳統藝術了;87.5%的家長表示會繼續支持孩子參加彩調社團。從調查數據可看出,彩調社團的創建得到了家長的肯定與支持,這將促進彩調社團日后更加順利地發展。
(二)彩調社團建設推動了校園戲曲文化建設
筆者所在學校致力于打造戲曲文化品牌。彩調社團創建后,筆者除了教學提前選好的傳統曲目,還邀請彩調專家先后編排了《翠竹新韻》《走向延安》等原創節目。筆者跟著專家一邊學習一邊組織學生排練,多次帶領學生在我市各級各類比賽、演出中亮相,傳統性、創新性兼備的表演獨具一格,得到觀眾的肯定。
我校開辟彩調文化墻,關于彩調社團的各種信息都在此處展出,全校師生能第一時間了解彩調社團參與的各種活動和取得的成績。彩調社團建設促進了學校戲曲文化建設,學校逐漸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戲曲文化品牌。
(三)彩調社團建設提高了教師的綜合素養
為了創建和發展彩調社團,筆者深入學習彩調相關知識,并積極向戲曲專家學習唱腔與身段,還與彩調社團成員同臺演出、比賽,提升了戲曲專業素養。筆者通過理論與實踐研究,總結出一套適用于小學生的彩調訓練方法,更好地服務于社團建設。筆者經過實踐總結與撰寫論文,極大地提升了個人理論水平,獲得了市級中小學優秀音樂教師稱號、市級中小學地方戲曲比賽小學組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市級校園文化藝術節群舞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市級優課一等獎等。
(四)彩調社團建設提高了學生的藝術素養
彩調社團的學生通過訓練,戲曲藝術素養及音樂技能得到提升。筆者隨機抽選了15名彩調社團的學生和同年級15名非彩調社團的學生進行彩調小知識和演唱方面的小測試。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經過彩調訓練的學生對彩調小知識非常了解,且對彩調表現出發自內心的喜愛;而非彩調社團的學生對彩調小知識相對陌生。演唱方面,彩調社團的學生演唱時大方自信,不但在音準節奏上表現穩定,而且對歌曲情感的理解很到位,能落落大方地用肢體動作展現戲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而非彩調社團的學生存在音準節奏不穩定、不夠大方自信、欠缺情感表現等問題。
學生在彩調學習中不光能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戲曲文化的獨特魅力,還能從彩調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神養料,由內而外地散發自信,成為陽光向上好少年,筆者認為,這才是彩調給予他們的最好禮物。
彩調社團建設讓孩子們在彩調的天地里盡情遨游,感受彩調帶來的快樂,收獲彩調帶來的價值。在小學建設彩調社團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且能促進彩調文化在學校深入發展。彩調文化傳承在本校已初見成效,彩調社團建設也在逐步完善,筆者希望更多的孩子加入彩調社團,從彩調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神養料,從而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戲曲文化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王常俏.新時代背景下廣西彩調劇傳承創新研究[D].廣西藝術學院,2019
[2]周少容,范秀芳,芮智燕.職業學校學生戲曲社團建設研究[J].北方音樂.2014(15)
[3]鄧玉.小學戲曲社團有效開展的策略與實踐研究——以西工區白馬小學“小梅花苑”為例[D].洛陽師范學院,2017
[4]莫田娟.彩調融入桂林臨桂區小學音樂課堂的可行性分析[D].廣西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秦敏(1987— ),女,廣西桂林人,二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彩調在小學校園的傳承策略研究。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