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文彬

《綜藝報》:2020年上半年,劇集投資、創作、發行有哪些新現象?
白一驄:創作態度更為縝密。以往一個項目從策劃、劇本到拍攝。整個過程速度偏快。有的項目甚至開機了還在改劇本。劇本打磨精度不高。今年由于疫情。編劇有充足時間打磨劇本。我相信故事會比以往更扎實。與此同時。投資方也回歸理性。制作成本相比往年。大約整體下降30%。此外。為保證更高的發行成功率。創作方向開始重點發力主旋律和現實題材。
《綜藝報》: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誕生了一批脫貧攻堅劇集,靈河如何實現差異化創新?
白一駐:主旋律題材要想創新,得到更高的市場反饋。創作應多考慮年輕觀眾。讓故事內容更年輕化。體現新時代年輕人的新風貌,在傳播正能量的同時增加趣味性。影視公司如果要保持生命力。應持續輸出年輕人愿意看的好內容。
此外。創作主旋律題材。還要選取獨特的切入視角。避免同質化現象。比如靈河最近正在籌備的“幸福中國”主題劇集。選取差異化的視角。關注年輕人如何在時代的浪潮中。通過自身努力建設國家。
《綜藝報》:上半年出現了一批口碑熱度均不俗的網絡劇,你如何看待網絡劇的發展現狀?
白一驄:近兩年,電視劇跟網絡劇的界限已經非常模糊。內容、題材、制作標準幾乎一致。這源于臺網審查制度統一。以及平臺對于定制劇的要求不斷提高。
另外。我非常看好分賬劇To C模式的發展勢頭。因為網生內容發展到真正成熟的時代。一定是用戶為內容付費的時代。而非片方將播放權賣給平臺的To B模式。這種To B模式,與傳統電視臺購買劇集。沒有本質區別。從長遠看。To C模式是網絡劇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是目前To C內容還無法支撐平臺運轉。平臺也未將其作為核心的主體業務。目前采取超前點映付費觀看的作品。大多受到觀眾追捧。從側面驗證了To C內容的發展潛力。
《綜藝報》:短視頻、直播越來越擠占用戶的時間,對長視頻劇集創作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創作者如何應對?
白一驄:用戶的休閑時間是固定的。短視頻崛起會影響長視頻流量。但不會讓長視頻消亡。劇集創作者如果可以從熱門短視頻中。發現觀眾真正喜歡什么。將長視頻內容做到極致。就不十白短視頻蠶食流量。
直播帶貨看似與長視頻關聯度不大,但品牌商會將原本投放在長視頻平臺的廣告預算或劇集植入預算,轉移到直播中。加之影視“寒冬”。資本對影視行業期望度不高。劇集制作成本將進一步縮減。
《綜藝報》:有觀點認為,5G是劇集發展的重要風口,你如何看待這一觀點?
白一驄:大家都在喊風口。但沒人知道這個風口具體是什么。就像4G剛推廣時,沒人發現基于GPS的位置服務。會在4G時代迎來巨大發展。對于創作者。內容創作的核心離不開好看的故事。豐滿的人物。因此無論風口是什么。仍舊內容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