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剛



劉江執導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光榮與夢想》
7月1曰。劉江執導的電視劇《光榮與夢想》宣布開機。該劇由黃曉明、吳剛、李晨、聶遠,羅晉、高圓圓、李小冉、王麗坤、王曉晨、侯京健、王勁松。倪大紅、程昱。張一山、于震等主演。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列入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名單。預計將在2021年7月1曰播出。
《光榮與夢想》將從中共一大召開開始,對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社會錯綜復雜、恢宏壯闊的歷史進程。進行全景揭示和剖析。展現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下建立紅色政權。率領紅軍進行戰略轉移、英勇抗日,最后解放全中國的偉大壯舉。劇中涉及真實歷史人物超400人。劇中場景超700個。
劉江表示。全劇故事以1982年楊開慧烈士藏于故居的手稿被發現為第一幕,通過手稿中的一篇五言詩將人們的思緒帶回1919年毛澤東聯合湖南各界人士發起“驅張運動”時期。而故事最后的畫面將從“1954年的國慶閱兵”轉入“2019年的大閱兵”。
《一步千年》講述云南少數民族脫貧攻堅故事
7月1曰。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一步千年》在云南省瀘水市舉行開機儀式。導演王連平。主演江鎧同、張鈞涵、張夢露等出席。
《一步千年》以習近平總書記給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獨龍江鄉的兩次回信為主線。以該自治州60名脫貧攻堅先進模范為原型。再現中國共產黨帶領云南各族人民為摘掉貧困帽子而進行艱苦卓絕努力的故事。
該劇從2014年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開通。結束獨龍江鄉千百年來每年有半年以上大雪封山的歷史講起,展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獨龍族。傈僳族、怒族和普米族四個人口較少民族從原始社會跨越到社會主義社會。最后擺脫貧困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奮斗故事。
高希希執導電視劇《鄉村第一書記》殺青
日前。當代農村題材電視劇(鄉村第一書記)殺青。該劇由華瑞影業。華視瑞景出品。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廣播電視局聯合監制。中共南陽市委宣傳部、中共淅川縣委宣傳部聯合出品。高希希執導。王雷、李小萌主演。
《鄉村第一書記》改編自國務院參事忽培元同名小說,以南陽市浙川縣駐村第一書記王濤為人物原型,講述主人公白朗(王雷飾)帶動村中黨員干部。把一個貧困落后的山村改造成社會主義新山村的故事。全劇緊密圍繞“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這一時代命題。展現新一代青年共產黨人的奮斗與成長。熱情歌頌當代青年黨員干部無懼困苦、堅韌不拔的創新精神。
劉猛導演《女特警》完成拍攝
由劉猛編劇并執導的公安題材青春勵志劇《女特警》于近日殺青。并發布劇照。
該劇由保劍鋒、伊然、王勁松。任天野出演。講述程菡玥,何雨洋、王睿潔、鄔曼、董春蕾、聶如佳等一批性格各異的女孩。在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強大精神感召下加入特警隊伍,在大隊長彭鷹翔的帶領下。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公安女特警的故事。
林允,高至霜主演新劇《光陰里的故事》
6月28日。都市懷舊勵志劇(光陰里的故事)在青島開機。該劇由青島天諾傳媒、青島融源影視、北京昱晨文化傳媒、喜天影視聯合出品,北京天成駿業影視承制。林允、高至霆主演。
劇集講述20世紀90年代初。畢來福(高至霆飾)承包了當地自行車廠的組裝車間,招商引資翻新生產線。從小一起長大的幾兄弟再次聚在一起。重新創業。用新理念進行生產和管理。讓老牌的
飛翔”自行車廠再度年輕起來的故事。
《愛在平凡》再現“中國童裝之都”建設
近日,由王義明執導。左小青、夏德俊等主演的電視劇《愛在平凡》在湖州開機。該劇以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改革開放發展成就和社會治理經驗為藍本,講述改革開放40年來。織里人憑借“一根扁擔兩只包,大江南北闖市場”的干勁。把織里鎮建設成“中國童裝之都”的故事。
《江山如此多嬌》預計年底播出《中餐廳4》7.31開始營業
7月1曰,脫貧攻堅劇《江山如此多嬌》發布主創陣容。該劇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湖南衛視、芒果超媒、天娛傳媒聯合出品。安建執導。王成剛編劇。羅晉、袁姍姍主演。
《江山如此多嬌》以精準扶貧理念首倡地湖南為“取材地”。講述“扶貧二代”濮泉生(羅晉飾)與都市女記者沙鷗(袁姍姍飾)在澧水市庸城縣碗米溪村參與精準扶貧的過程。該劇于2020年6月6曰開機。計劃今年年底在湖南衛視播出。
又訊:7月2曰。《中餐廳4》官宣嘉賓陣容。黃曉明。趙麗穎。張亮、林述巍和李浩菲加盟。節目定檔7月31曰在湖南衛視播出。
今年。《中餐廳》首次在國內錄制。并采用船游長江。移動納客和雙主廚等全新模式。作為“中餐廳”唯一的“三朝元老”。去年升任“店長”的黃曉明此番再度連任。第一季大廚張亮回歸。與第三季大廚林述巍組成“雙主廚”搭檔。強化“中餐廳”的美食屬性。從湖南衛視綜藝《鮮廚100》中脫穎而出的人氣鮮廚也將加盟本季。
蔡明、呂良偉、韓喬生入主《花樣實習生》
由東方衛視、嗶哩嘩哩、文火傳媒出品的職場文化代際互動真人秀《花樣實習生》于7月10曰在東方衛視播出。蔡明、呂良偉、韓喬生以實習生的身份與多位90后成為同事。感受“Z世代”(指在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職場生活和職場人生。
節目中。3位嘉賓和90后的角色碰撞頗具看點。他們從前輩變為新人。生活上的身份與職場上的身份發生反轉。在實習過程中。嘉賓對新鮮事物的接受過程成為節目亮點。除兩代人的職場“交鋒”。節目還強調以3位嘉賓為代表的50后、60后積極樂觀、敢于挑戰未知的生活態度。
燦星影視青春勵志劇《閱讀課》開拍
6月28曰。都市情感劇《閱讀課》在上海開機。該劇由燦星文化傳媒旗下上海燦星影視出品、百盟傳媒承制。沈曉海執導。宋祖兒。侯明昊。孫堅。陳冰等主演。
全劇講述嗜書如命的文藝少女吳嘉樹(宋祖兒飾)和表面是高冷學霸。實際卻患有嚴重閱讀障礙的新生代偶像陸星辰(侯明昊飾)之間的情感故事。(閱讀課)倡導“以書為媒。閱讀改變人生”,劇情以文化綜藝《閱讀課》的錄制為線索。將男女主角的成長和情感脈絡與一部部古今中外的優秀著作串聯在一起。
《號手就位》發布預告片
7月1日。由李路擔任總導演。張寒冰執導,應良鵬、祖若蒙、豐杰擔綱編劇的火箭軍題材劇《號手就位》發布預告片。
《號手就位》改編自青年作家豐杰的長篇小說《畢業了。當兵去》。講述一群大學生火箭軍新兵投身軍營。在老兵的帶領和感召下。經歷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磨礪。最終成長蛻變為中國火箭軍“王牌號手”的故事。
作為該劇曝光的首支預告片。《號手就位》的演員陣容隨之亮相。片中出現了由李易峰、陳星旭、張馨予、肖央、段博文、董春輝、于震、于波、王大奇、姜彤、范雷、淳于珊珊、杜源等飾演的角色。對手戲片段兼具燃點與淚點。
朱亞文、萬茜合作新劇《商業調查師》
曰前。由劉一志執導。朱亞文
萬茜、張萌、袁文康、張子健、薛皓文等主演的都市商戰劇《商業調查師》曝光先導預告片和劇照。
該劇根據作家永城的小說(秘密調查師之家族陰謀)改編。講述以歐訊集團資深商業調查師夏冬和高級調查師簡言為代表的職場人。致力于消除商業欺詐,守護企業誠信的故事。
紀錄片《希望之港》揭秘廣州港智慧港口建設
7月1曰。廣東廣播電視臺與廣州港集團在廣州港南沙四期工程現場。共同舉行工程類紀錄片《希望之港》開機儀式。
紀錄片《希望之港》是廣東廣播電視臺與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以及王程相關技術支持企業。為建黨100周年打造的精品紀錄片項目,將全程記錄南沙四期工程的建造與落成。展示未來港口建設的中國樣本。該片預計于2021年年底在廣東衛視、廣東新聞頻道等多個平臺推出。
《雪中悍刀行》官宣王倦執筆
7月1曰,電視劇《雪中悍刀行》》官宣主創陣容。張若昀、李庚希擔綱主演。
該劇改編自烽火戲諸侯的同名小說。由《慶余年》編劇王倦執筆。講述世家子弟徐鳳年成長為北涼王的故事。演員陣容官宣后。原著作者在社交平臺與張若昀互動。表示“恭候多時”。
一座恢宏富麗的皇家園林,一條穿越百年的宮廷街市,在歷史與現代的對話、傳統與潮流的碰撞中。展現全新樣貌。
7月3日。文化類戶外綜藝《上新了。故宮》登陸北京衛視。該節目由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市頤和園管理處、北京廣播電視臺。華傳文化共同出品。春田影視制作。張國立、鄭爽。王子異擔任常駐嘉賓。《我在頤和園等你》將文化匠心與娛樂綜藝相結合。在展現頤和園園林藝術、文化蘊意的同時。還將以蘇州街為主體。為觀眾帶來“頤”式文創體驗。
春田影視CEO。節目制片人毛嘉表示。《我在頤和園等你》雖與《上新了·故宮》同屬傳統文化類節目。但無論是節目主題還是內容呈現。均有著明顯差異,二者各具特色。對于觀眾較為關注的文創產品部分。她表示。“頤和園內蘇州街的升級是主創團隊為觀眾奉上的最大文創產品。”
跨時代的情感共鳴
頤和園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是古代皇族的重要休閑場所之一。具有較強的生活氣息。在被譽為“中國園林集大成者”的頤和園進行拍攝。節目組最大的感受是人在其中便已經置身山水、置身歷史。
頤和園中的蘇州街是乾隆專門為母親建造的一條買賣街。其街肆鋪面及物產風俗。均仿照江南蘇州建造,后成為專供清代帝后休閑游覽的場所。是頤和園內知名的特色景觀。毛嘉認為。頤和園的文化底色不只園林景觀。蘇州街的故事能夠讓觀眾看到頤和園所蘊含的歷史典故。這種情感表達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在不同時代引發共鳴。“乾隆建造蘇州街。滿足母親逛市游覽的需求,與當下年輕人幫助母親網上購物、秒殺商品的行為,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具有積極意義。”
《我在頤和園等你》不僅帶領觀眾領略皇家園林之美。還將挖掘園中蘊含的歷史典故。同時攜手設計師在蘇州街升級改造主題店鋪。發掘傳統美學在新時代下的新樣態。在為觀眾提供全新旅行打卡點的同時。展現“頤”式新生活。
毛嘉表示。節目組提出的“頤”式美學和“頤”式生活的概念。并非簡單地將傳統審美融入日常休閑生活。而是在明確生活目標的同時。主動調整生活和工作節奏。關注身邊美景。豐富前往目的地的過程。
打造青年文化新地標
《上新了·故宮》中。節目組對文創產品的開發,引發社會熱議。為文化類節目衍生產品創作提供了新思路。作為其姊妹篇。《我在頤和園等你》同樣保留了衍生產品創作元素。
節目組邀請專業設計師對蘇州街原有店鋪進行升級改造。并將文創產品的開發思路融入其中。同時以蘇州街店鋪為基礎。在電商平臺開設虛擬店鋪。為年輕觀眾提供更為便捷的文創產品展示平臺。
與《上新了·故宮》不同。《我在頤和園等你》沒有刻意設定文創產品的開發品類。而是結合傳統店鋪的原有功能。根據設計師的創作思路進行產品設計。譬如。節目中僅服裝店鋪就包含漢服、傳統新中式服裝等多種品類。
“我們的目的是打造一個青年文化新地標。”毛嘉表示。節目的主要關注點是傳統店鋪的新升級和頤和園本身。并未將單件文創產品作為特別重要的輸出點。文創的概念也因此擺脫了產品或商品的限制。外延成為以蘇州街為坐標。輻射整個頤和園園林文化的文創IP開發。“其實。《我在頤和園等你》中最大的文創產品就是蘇州街的升級。”
文化節目的年輕密碼
創作過程中。節目組非常注重年輕化的表達。希望能夠通過《我在頤和園等你》。以新的媒體傳播方式,擴大北京市三山五園(三山指香山、萬壽山和玉泉山,五園指靜宜園、頤和園、靜明園、圓明園和暢春園)在年輕群體中的影響力。
毛嘉認為。只有找到年輕觀眾接受和喜歡的表達方式。傳統文化節目中的歷史厚重感才具有廣泛傳播的條件。因此。節目嘉賓整體偏年輕化,除被視為“定海神針”的張國立。鄭爽。王子異、尹正等受年輕觀眾關注的藝人也受邀加盟節目。
節目總導演彭婉笛介紹。主創團隊在節目中進行了很多有趣的設計。如。于洋(臉臉)飾演的船夫。敖子逸飾演的更夫。與導演組專門設計的虛擬形象元兜組成的“打工三兄弟”。一經亮相。便在社交平臺引發關注。場景演繹方面。節目組邀請了在日站擁有較高影響力的UP主和cosplay(角色扮演)團知名coser(角色扮演者)。身著古代服飾。演繹頤和園彩畫長廊上的故事等內容。以群體帶動群體的方式,擴大節目在年輕觀眾中的影響力。
作為已經推出多檔文化類節目的創作團隊。毛嘉深感“年輕化”對文化類節目的重要性。在她看來。綜藝節目避免審美疲勞還是要靠創作者主動迭代。創作者很難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團隊在創作過程中。要一直抱有誠惶誠恐的心態,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了解最新資訊和表現手法,用技術手段和策劃意識融合IP自身屬性。尋找最佳契合點。而不是根據所謂的成功經驗套用某個創作思路。“新的爆發點不是天生的。一定是結合當時的新熱點。新技術手段。以及新的觀念和話題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