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文彬



電影《1921》在滬開機
7月1曰,由騰訊影業、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三次元影業、閱文集團聯合出品。黃建新監制并導演。鄭大圣聯合導演的電影《1921》。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舉辦開機活動。同時發布了三張概念海報。片方在現場公布了首批演員陣容:黃軒、倪妮、王仁君、劉昊然。后續還將有50余位青年演員加盟。
電影《1921》講述首批共產黨人擔起救亡圖存重任。讓中國革命前途煥然一新的故事。影片劇本歷時四年打磨。數易其稿。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堅持創新求真。力求讓“建黨”這段觀眾耳熟能詳的史實。在銀幕上綻放新意。在拍攝取景上。主創團隊勘景足跡遍布全國乃至海外。特別是在上海實地測繪了30余處相關歷史舊址。并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一比一實景搭建了當時的中共一大會址建筑群。力爭在大銀幕上再現20世紀20年代。上海作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地的城市文化風貌。
上海影視節回應“重啟”
6月30曰上午。《中國證券報》發布消息:第3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端午節前獲得了國家電影局批復。將于7月底舉辦。另有影視上市公司高管告訴該報記者。在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辦之后。上海電視節將在8月初舉辦。
6月30曰下午。《綜藝報》就上海“雙節”舉辦時間及展映、論壇、市場等板塊活動的舉辦形式詢問組委會。獲得“舉辦日期未定。還需耐心等待官方消息”“未最終確定”的答復。
此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海“兩節”組委會于5月20日宣布。原定于今年6月8曰到12曰舉辦的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原定于6月13曰到22曰舉辦的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均延期舉辦。舉辦日期將另行公告。
第14屆FORST青年電影展揭曉入圍名單
曰前。第14屆FORST青年電影展競賽入圍片單正式公布。34部影片入圍,其中劇情長片13部。紀錄片8部,短片13部。本屆FIRST青年電影展將于7月26日-8月3日在西寧舉辦。屆時井柏然、易烊千璽、黃軒、文牧野將作為年度一號人物出席影展。終審評委是蔡尚君、段奕宏、馬伊琍、王傳君、許月珍。
據悉。這些影片經歷了初復兩輪評選。最終將在西寧角逐十個競賽獎項。入圍影片中。劇情長片和紀錄片均為世界首映。處女作比例超過60%。今年FIRST青年電影展競賽單元共收到875部影片報名。有效報名影片643部。其中劇情長片100部。紀錄長片73部。短片470部。受疫情影響。本屆電影展于6月23曰采用連線評審的形式進行了線上復審會議。決定了最終入圍片單。
香港放寬酒吧、電影院等娛樂場所入座人數限制
香港特區政府曰前宣布,基于最新的公共衛生風險評估,多項減少社交接觸措施將進一步放寬。酒吧或酒館、夜店或夜總會。電影院等公眾娛樂場所的人數限制放寬至其容量的八成。公眾地方群組聚集人數限制仍維持在50人。
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表示。特區政府考慮到近日本地疫情緩和。決定進一步放寬減少社交接觸措施。讓經濟和社交活動進一步恢復。
在餐飲業務方面。酒吧或酒館的顧客人數限制。由不得超過其通常座位數目一半增加至八成;公眾娛樂場所內的大型娛樂游戲站、游戲機或設施。電影院或設有現場表演的公眾娛樂場所。以及夜店或夜總會的人數限制,也由其容納量一半放寬至八成。
上述最新舉措自7月3日起生效。有效期14天至7月16曰。其他規定及限制措施在這期間繼續維持不變。
入境管制措施方面。特區政府正與廣東省和澳門特區政府相關部門保持緊密溝通。討論在聯防聯控工作框架下互認檢測和互免檢疫。
二季度755部電影備案立項
根據國家電影局2020年第二季度備案立項公示信息顯示。全國備案故事影片共755部,其中現代題材(1949年以后)630部。歷史題材(49午以前)125部。
全國備案動畫影片共49部,紀錄影片共32部。與此同時。電影局受理立項的中外合拍影片中。同意立項9部。相較上個季度(2020午第一季度)的公示數據。總體備案數量均有所增加。
香港舉辦電影《國歌》慶回歸特別專場
7月1曰。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舉辦電影《國歌》慶回歸特別專場,慶祝(國歌條例)刊憲生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頒布實施后的首個回歸慶祝曰。
在電影《國歌》放映前。全場齊唱國歌。影片以田漢、聶耳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的歷程為主線。講述了中華兒女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的故事。
《追龍》發布日版海報7.24上映
曰前。由王晶、關智耀執導。甄子丹、劉德華主演的動作犯罪片《追龍》發布日本版海報。宣布登陸日本院線的檔期推遲至7月24曰。
電影講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從汕頭偷渡來到香港的伍世豪(甄子丹飾)。與心思縝密的探長雷洛(劉德華飾)聯手。制霸香港的故事。該片于2017年9月30曰在中國內地上映。累計票房超5.7億元。曾獲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最佳剪輯兩項大獎。
奧斯卡評委“招新”吳京、趙濤、黃覺入選
日前。奧斯卡金像獎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發布了今年新增成員名單。來自全球的891名成員在大名單上。涉及導演、編劇、演員、美術,制片等多個領域。中國影人吳京。趙濤、黃覺位列其中。成為奧斯卡金像獎評委。
在2015年之前。奧斯卡華人評委只有11人。他們是盧燕、陳沖。鄔君梅。吳宇森、章子怡、陳凱歌、王家衛、李安、顧長衛、楊紫瓊和李連杰。當時。奧斯卡主辦方非常“吝嗇”每年開放給華人評委的新名額只有1-2個。
2016年,這個數字開始增多,原因在于“純白奧斯卡”的爭議越來越大。要求重視有色人種權利的呼聲越來越高。于是。奧斯卡在2016年吸收了更多的華人影人,683位新成員中。有色人種占比41%。華語影人數量也從2人增加到十幾人。賈樟柯、趙非、許誠毅等入選。
2017年。張曼玉、梁朝偉、劉嘉玲。姜文、甄子丹等入選。2018年,受邀的華人影人出現新變化。在電影明星和名導演之外。制片人身份的王中軍。王中磊、于冬。以及來自制片、音樂、剪輯、美術、服化等多個領域的華人電影工作者也收到了邀請。
據悉。華人影人擔任奧斯卡評委,與其他國家影人的當選標準一致,要滿足以下3個條件:1.獲一項奧斯卡提名;2.在一個分會中獲得兩個成員的推薦;3.從分會的成員委員會或學院雇員處獲得支持。
導協表彰初評名單揭曉秦昊、胡歌、易烊千璽等入圍
7月1日。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公布了2019年度導協表彰大會初評名單。并發布了海報及獎杯。年度影片包括《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祖國》《少年的你》《南方車站的聚會》等25部。年度導演有王小帥、婁燁。郭帆等28位導演入圍。王景春、秦昊、張頌文,易烊千璽、于謙等12位演員入圍年度男演員初選。白百何、姚晨、周冬雨、萬茜等12位演員入圍年度女演員初選。
今年的初評主席由導協副會長張楊擔任。蔡尚君、楊超、饒曉志、閆非等擔任初評委,初評工作為期三個月。評委們從去年國內院線公映的400余部國產影片中,選出入圍“年度影片”初評名單的25部電影作品和其他單項入圍作品。
《大圣歸來》導演將拍電影《三體》
由《大圣歸來》導演田曉鵬創立的“十月文化”近日在官方微博發布公告。宣布彩條屋影業原創始人、原總裁易巧出任十月文化聯合創始人及總裁;彩條屋影業原總制片人魏蕓蕓出任十月文化首席內容宮。田曉鵬本人將拍攝《深海》和《大鬧天宮》等動畫電影。以及真人院線電影《三體》。
公告稱。兩位高層的加入。將為十月文化帶來新的戰略方向。十月文化未來將重點關注“CG電影”領域。全力研發三維動畫電影和真人視效電影。不過網友們最關注的是田曉鵬將拍攝科由幻作家劉慈欣原著改編的《三體》。公告顯示“十月文化已經獲得《三體》真人院線電影的承制工作。田曉鵬將擔任導演。易巧和魏蕓蕓將擔任制片人。”
《三體》此前由作家、導演孔二狗改編為電影版并拍攝多年。但未見下文。
包貝爾執導《陽光姐妹淘》殺青
近日。包貝爾的第二部導演作品《陽光姐妹淘》在福州殺青。殷桃、曾黎。倪虹潔、周潔瓊、王清(《青春有你2》選手)等加盟出演。
根據此前片方發布的劇情簡介。該片翻拍自2011年姜炯哲執導的韓國同名電影《陽光姐妹淘》,講述7名高中女生組成的“姐妹團”之間溫馨動人的友情故事。韓版《陽光姐妹淘》豆辦評分8.8分。2018年,日本導演大根仁也曾將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由廣瀨鈴、筱原涼子等主演。
包貝爾曾在2018年國慶檔推出導演處女作《胖子行動隊》。取得2.61億元的票房成績。
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展映十部修復經典之作
7月2曰。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44)宣布將在電影節期間,獻上十部修復經典之作:《馬戲團》《攝影師》《安琪兒》《夢想者四夜》《一個問題的兩種解決方法》《教師贊歌》《案例一。案例二》《海上花》《不散》《現代啟示錄(終極版)》等影片將在修復后重現光華。
據悉。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定于8月18曰至31曰舉行。為期14天。
韓國翻拍電影《七月與安生》樸珍榮有望出演
據韓媒報道。近日。韓國男團GOT7成員樸珍榮正在商談出演韓國版電影《七月與安生》(韓版名《你好,我的靈魂伴侶》)。韓國娛樂公司JYP娛樂相關人上表示。“GOT7樸珍榮確實接到了電影《你好。我的靈魂伴侶》的出演提案。正在積極討論中。
《你好。我的靈魂伴侶》翻拍自陳可辛監制,曾國祥執導。周冬雨、馬思純主演的電影《七月與安生》。此前。演員金多美和全素妮已經確定主演該片。如果樸珍榮確定出演,這將成為他和全素妮繼tyN電視劇《花樣年華》之后的再次合作。
第11屆中國電影金掃帚獎揭曉
第11屆中國電影金掃帚獎曰前舉行了線上頒獎典禮。《上海堡壘》《誅仙Ⅱ》《下一任:前任》當選“最令人失望影片”。肖戰和孟美岐憑借《誅仙I》分別獲得最令人失望男女演員獎。
不過。沒有任何一位獲獎者來到現場或以連線方式領獎。
疫情期間電影業被按下暫停鍵。《綜藝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有的電影人開始轉拍不受觀影場地限制的網絡劇、網絡電影。部分幸運兒繼續創作原有項目。還有的人選擇自我修煉等待機會。
“轉行”還是堅守?
今年上半年。不少精品網絡影視作品中出現了電影人的身影:管虎監制的“鬼吹燈”系列新作《龍嶺迷窟》豆辦評分8.3.騰訊視頻專輯播放量超23億:陳思誠監制的網絡劇《唐人街探案》口碑熱度雙豐收;魏君子制片的網絡電影(奇門遁甲)。分賬票房超5500萬元,打破網絡電影分賬票房紀錄。這些一兩年前甚至更早開始籌備的成功項目。給疫情期間不能開張的電影人以新的路徑思考。
“據我觀察。行業由于現金流緊張。對院線電影劇本的需求量略有下降。”電影《我不是藥神》編劇韓家女表示。自己正在撰寫一部抗疫題材的網絡劇劇本,她身邊也不乏同行投身網絡劇創作。在韓家女看來,疫情期間。為了保持良好的寫作狀態。創作不間斷。同時保障收入。“轉行”自救是正常現象。
但《流浪地球》制片人龔格爾認為。電影人自救的辦法不是“轉行”拍劇集。而是創作更好的電影作品。以支持影院重啟后市場的恢復,“因為電影人與影院是命運共同體”。龔格爾身邊也有電影人轉拍劇集,據他觀察。“長期投身電影投資制作的公司。還是選擇堅守院線電影領域,非常有魄力和恒心。”隨著疫情在國內逐步得到控制。不少項目都陸續開機。6月11日。韓延導演的抗癌勵志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開機;7月1曰。黃建新、鄭大圣聯合執導的慶祝建黨百年之作《1921》開機。
曾與李少紅合作執導《解放。終局營救》的導演常曉陽。原本有兩部電影計劃今年開機。目前項目暫停。疫情期間。影視城為防止人員聚集。設置劇組人數上限。而具有一定體量的電影項目。劇組規模動輒500人甚至上千人。這段時間,常曉陽一邊拉片(反復觀看影片,總結并記錄所思所想)提升自身創作素養。一邊研討新項目劇本。他表示,“如果手頭沒有項目。也可能會為了生存接拍網絡劇、網絡電影。我身邊有不少導演、演員干起了直播。”
導演王冉和鵬飛算是幸運兒。曾執導青春音樂題材電影《閃光少女》的王冉。去年一整年都在做劇版《《閃光少女》的后期剪輯。2019年年底。在完成全部后期工作后。他計劃“2020年要休養生息”。“本來我也計劃在家養多肉、看電影、練調酒。學琴、畫畫、帶小孩,也是趕上疫情。半年來一直宅在家。”
鵬飛繼2018年推出《米花之味》后。新作《又見奈良》于去年年底殺青。目前。他與中方監制賈樟柯和曰方監制河瀨直美。主要通過視頻連線。溝通后期制作細節。雖然幸運地趕在疫情暴發前完成拍攝。但他表示。后期工作進度仍有所耽誤。“以往導演和剪輯師坐在一起。面對面討論細節調整。溝通順暢。速度也快。但開視頻會。隔著屏幕交流。效果大打折扣。對方不能很快領悟我的想法。”
鵬飛表示,“電影人其實都很固執。有自己想表達的內容、想拍的故事。如果硬讓電影人轉拍其他類型作品。會比較難。”在龔格爾看來。堅守院線電影的電影人不是固執,而是有一顆簡單的心。“前輩們什么苦日子都堅持過來了。我們也能。因為我們心里有觀眾。觀眾心里有電影。”
“轉行”的優勢與挑戰
疫情期間。移動觀影不受場地限制。網絡劇、網絡電影熱度高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一些電影從業者走出此前僅從事院線電影的設定。開始嘗試在網絡劇。網絡電影中尋找新的機會。
韓家女觀察到。一些優秀網劇接近電影的品質。包括視聽語言的運用、敘事的節奏都趨向電影化。她認為。“真正靠譜的電影人。創作網絡劇不會存在障礙。他們在電影和劇集兩個領域,都能產出優質作品。”龔格爾也對電影人的創作水平有信心。并希望探索有別于院線電影的敘事節奏和角色雕琢方法。“電影工作者在思想與作品融合。保證較高藝術水準、精細化制作工藝等方面。確實有優勢。”
從公司運營角度,拓展劇集業務能幫助公司更好抵御風險。制片人沈暘還準備借機挖掘并儲備制作團隊人才。“借國產劇集‘質和量高速發展期。使團隊既有側重作者表達和類型片制作的電影人。也有能創作現實題材精品劇集的人才。”
鵬飛認為“轉行”并沒有想象中美好。“雖然都是創作長視頻內容,不算隔行。但也隔著山。”近期。鵬飛接到網絡劇、網絡電影的拍攝邀請。在院線電影開機量減少的日子。有拍攝機會當然不錯。但他冷靜一想。“轉行”拍其他作品自己不一定有優勢。“因為院線電影創作更偏重作者表達。哪怕是商業片。而網絡劇、網絡電影更強調貼合視頻網站的用戶數據。”
6月。由陳凱歌監制、《趙氏孤兒》攝影指導楊迷導演的網絡劇《民初奇人傳》。在開播半月后豆辦才開分。評分6.3;2月。趙薇監制的網絡劇(誰都渴望遇見你)。豆辦評分5.9;4月。由成龍監制的《成化十四年》。豆辦評分甚至不及格。5.7分。
龔格爾表示。“電影人轉拍其他類型作品。要尊重此類作品創作的客觀規律。尊重此類作品的觀眾習慣。即便是同一人。在電影院和在手機前。觀影心理特征都有不小區別。”觀影渠道不同創作差異較大。包括受眾定位、題材選擇、敘事節奏等。
無論是網絡劇還是網絡電影。電影人“轉行”均面臨挑戰。移動觀影在一定程度上會分散觀眾注意力。如果拿創作電影作品的敘事節奏去創作網絡作品。網友能否滿意?將一個電影故事放到劇集項目中。內容總時長變長。拍攝周期卻和2小時院線電影大致相似。拍攝進度能否適應?每分鐘內容制作費減少。能否拍出令人驚艷的作品?這些都是電影人在接拍此類項目前。需要思考的問題。
疫情下的自救與思考
沈暘認為。疫情期間網絡劇和網絡電影熱播。階段性地彌補丁電影市場的缺位;對于導演、編劇、攝影個人來說,“轉行”創作劇集。網絡電影。或許是解決生存問題的自救辦法。但對于電影業而言。沒有結構性、關鍵性的提升。更非本質上的自救方法。
疫情暴發以來。沈暘在北美為(南方車站的聚會)國際發行忙碌奔波。從一開始影片發行受挫到逆勢上揚的經歷。令他深有感觸,“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疫情期間堅守電影行業。并非全然沒有機會。”
《南方車站的聚會》原定3月在北美35家影院先期發行。不料北美疫情此時大范圍暴發。與影片上映時間正面碰撞。“當時我正在紐約和多倫多兩地協調發行事宜。去多倫多電影節官方合作影院考察那天。那家影院閉館了。我開始焦慮。接下去的發行怎么辦?”沈暘講述道,美國發行團隊迅速開拓了一個線上線下合作的發行模式:美國觀眾可以通過當地影院的購票系統。鏈接到北美發行公司Film Movement(簡稱FM,一家同時擁有會員制視頻點播系統的發行公司)后臺。在家享受。虛擬影院。待遇。“截至目前。本片發行影院數量比原計劃增加了200多家。”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有創意。有職業素養的人。沈暘開始思考影院重啟后創作者如何提高競爭力。“這幾年電影工業化進程加快。制作水準快速提高,票房天花板抬升。營銷手段不斷創新。這些或多或少掩蓋了業內劇本創作能力普遍不足的問題。”鵬飛也在思考青年導演未來該如何抓住機遇。“好好打磨劇本。沉下心來。想好自己要走怎樣的路。待市場回暖交出真正的好作品。”龔格爾強調,“電影人的自救應集中在創作更好的電影作品。以待重新建立觀眾與電影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