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內蒙古巴彥淖爾前旗法院民一庭受理了一起道路管理維護缺陷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死亡的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糾紛案。
2019年5月22日,受害人王某駕駛二輪電動車為了躲避未恢復瀝青路面的挖坑時,與左后方同向行駛的弓某某駕駛的小型普通客車發生碰撞,造成王某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2019年6月10日,巴彥淖爾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烏拉特前旗大隊出具兩車同等責任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王某家屬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侵權人某城建隊、發電廠、某城投公司承擔其對城市道路挖掘、管護、修復不及時,造成王某避坑引發車禍死亡全部責任的30%連帶賠償責任。
經審理,雙方當事人達成了協議,被告某城建隊補償原告各項經濟損失10000元,某發電廠補償原告各項經濟損失50000元,被告某城投公司在本案中不承擔賠償責任。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因道路管理維護缺陷導致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道路管理者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本案中,因發電廠對其管理的供熱管網破裂進行挖掘后不及時管護、修復,并且沒有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地方標準盡到安全防護、警示等管理維護義務造成王某避坑引發的交通事故,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王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駕駛非機動車上路行駛,未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未在車行道的右側行駛,疏忽大意,對路面情況觀察不夠,遇情況采取措施不當,未在確保安全原則下同行,因此王某在本案中承擔了主要責任。
(光明網20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