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摘 要:黨校思想政治教育關乎黨員崇高精神品格的建立,有助于黨員良好黨性的培養(yǎng),是黨校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詳細探討了黨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路徑,以期為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研工作者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黨校學習;思想政治;實效性;主體性
一、黨校開展學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落后,學員缺乏主動性
現(xiàn)階段,有很多黨員干部對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太重視,學習自主性嚴重缺乏,這對其綜合素質的提升產生了嚴重阻礙。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黨員干部對學習目標比較模糊,沒有用正確的眼光來看待思想政治學習。另一方面,黨校教育理念比較落后,很多教師依然采取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習慣性用監(jiān)督、管理的方式,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很容易讓黨員干部在學習時產生懈怠心理,自然不能集中精力來學習,加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理論性,黨員學起來更覺枯燥至極。
(二)全過程教育缺失,學員接受道德教育具有局限性
黨校思想政治教育通常分為學前、學中、學后三個階段,而黨校大多將教學重點放在學中階段,對學前和學后階段的教學不太重視,缺乏全過程教育的情況下,學員只能接受到有限的道德教育。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包含了理論性的教學內容,也包含了實踐性的教學內容,但很多黨校更關心黨員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對實踐教學不太重視。也有黨校在實踐教學中更側重于教師管理,對行政后勤、其他服務等方面比較輕視;只關心學校物質設施建設,而對文化環(huán)境是否輕松、自由沒有太多要求;重視教學大綱及課堂生活管理等內容,而沒有將過程評估、結果分析等納入到教學日程中。
(三)實踐性不足,學員無法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中
新時代下,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衛(wèi)生等各方面都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黨校應更多地將社會政治、經濟等變化局勢融入到思想政治講解中,讓學員能夠及時接受新思想和新觀念,同時,應盡可能地為學員創(chuàng)設實踐性的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員將所學理論知識投入實踐中去檢驗和鞏固,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也能幫助學員進一步理解和內化理論知識。然而,一些黨校雖然在理論課程上加入了與時政相關的案例、社會熱點等內容,但很多黨校依然沒有將實踐活動加入到教學內容中,單一的理論教學模式過于蒼白,導致很多學員在學習完思想政治之后,口頭上能夠侃侃而談,實踐中卻不知如何下手。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教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和價值無法得到充分發(fā)揮。
二、提高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有效路徑
(一)明確教育主體,持續(xù)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向心力
以人為本是黨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應遵循的重要原則,也是強化黨員工作實效性的重要途徑。黨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應結合黨員干部的實際需求及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可操作性的理論及實踐教學,讓黨員干部在熟練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將其付諸實踐。首先,應重視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立足學情展開具有規(guī)劃性、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使不同層次的黨員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其次,應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鼓勵學員時刻關注社會熱點、政治新聞等內容,引導他們通過所學的理論知識來分析和探究這些問題,由此確保學員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思想狀態(tài),提高他們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應明確黨員干部在思想政治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轉變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理念,更新教學形式,引導學生自主探討、研究、交流,由此在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讓學員對所學內容掌握得更加牢固。
(二)全過程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系統(tǒng)、更全面
黨校教學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對黨員進行全過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從時間角度來看,黨校應根據(jù)學員在學前、學中、學后三個階段的學習實情來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內容。首先,在學前階段,組織部門或黨校應發(fā)出教學通知,對學員在黨校進行學習的內容予以明確,并對學習的目的、要求等進行詳細說明。培訓單位應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安排學員的培訓時間,讓學員提前做好學習準備。其次,在學中階段,黨校應盡可能地采用各種途徑來強化學員的思想政治學習,例如:可以采用理論研究、基層實踐、主題討論、多媒體教學、情境式模擬教學、就地基礎教育等,只要是能夠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均可用來嘗試。最后,在學后階段,黨校應對學員的學習情況進行跟蹤,及時獲取反饋信息。可以通過在線平臺來為每個學員建立檔案,檔案內容中應包含學員的學習進度、跟蹤信息表等內容,以幫助教師定期了解每個學員的學習情況,并針對性地給予引導。
從空間角度來看,黨校應將教學的各個方面結合,形成一個全面的、系統(tǒng)的三維教學計劃,以便提高教學的全面性。教學中,應在教師教學及課堂管理過程中納入學員思想政治學習內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成為黨校的常態(tài)性教學內容。在教學管理上,應盡可能為學員營造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讓學員都能夠注重自身的言論和行為。此外,黨校的環(huán)境布置、硬件設施、宣傳材料等都應將黨校特點反映出來,以便充分體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場作用。
(三)理論聯(lián)系實踐,持續(x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1.深化學生學、思、踐、悟的自覺性和能力
面對外界各種各樣的誘惑,如果黨員干部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較高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很有可能在誘惑中迷失自我。所以,黨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應將教學主陣地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及時、深入地推廣和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讓黨員能夠第一時間了解黨中央的各類文件精神,積極參與學習和思考,并在實踐中領悟和感受文件精神。同時,黨校應加大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監(jiān)管力度,通過實施考勤制度、評比制度、獎懲制度等方式來激發(fā)黨員學習的積極性,讓黨員在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中提高自身學、思、踐、悟的自覺性及能力。
2.重視教學個性化
首先,黨校應根據(jù)學員情況建立一套科學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既要考慮到黨校學員學習思想政治的共同需求,又要考慮到每個學員的個性特征,將特殊理論、案例分析、經驗教學等課程內容加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對每一學習單元的學習內容、學習時間進行詳細規(guī)劃,確保學員學習過程更具針對性。其次,應持續(xù)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黨校教師應通過經驗分享、研討會、案例討論、場景模擬等各種方式來激發(fā)學員學習思想政治的積極性,鼓勵每個學員表達自己的想法及觀點,體現(xiàn)教學的個性化。最后,黨校教師應將理論知識和有效的教學形式相結合,引導學員進行自我教育的同時也能有個性化追求。
3.重視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信息時代的來臨給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校思想政治教學中更應引入信息化技術,讓黨員在學習最新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學習和運用前沿的信息化技術。黨校可以利用網(wǎng)絡技術開設思想教育學習專題網(wǎng)站,包含網(wǎng)絡黨校、理論學習、黨員生活、入黨指引等各種欄目,也可以建立專題論壇、博客圈等,通過QQ群、微博、微信等時下流行的網(wǎng)絡平臺進行交流和學習。相較于傳統(tǒng)的書面式、口頭式教學,有聲有色的動畫、視頻、音頻等方式更容易激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
(四)加強監(jiān)督考核,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轉化運用率
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評估反饋內容,以便對學員進行鼓勵和監(jiān)督。首先,應建立和完善學員思政教育項目清單,持續(xù)跟蹤和強化思政教育過程、成果。其次,針對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相應的獎懲制度,以年度為單位來評選出優(yōu)秀學員并對其進行獎勵,以此對其他學員進行鼓勵。對于態(tài)度不積極且學習不嚴肅的學員,先進行口頭教育,如果口頭教育沒有起到作用,再給予相應的處罰,上報組織部門或給予退學處理。最后,強化檔案管理。黨校應及時更新和改進學員信息表,對學員在黨校的思想政治學習情況等進行詳細記錄,同時,將評估細節(jié)、獎懲內容等都錄入到信息表中,為黨校及上級組織提供參考。此外,在任選、晉升、提拔黨員時,都應將學員接收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及學習效果作為參考依據(jù)。總之,建立科學、有效的監(jiān)督和評估制度是確保黨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紀律化、高效化的有效措施。
三、結語
在黨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首先轉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思想,明確黨員才是學習主體,以此以黨員為中心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和內容。教學計劃應涵蓋學員學習的全過程,針對學前、學中、學后等不同階段進行合理制定。此外,教學中應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相聯(lián)系,讓學生學會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將其投入實踐中運用,從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最后,應重視監(jiān)督考核制度的制定和實施,為確保思政教育高效進行提供制度支持。
參考文獻:
[1]吳丹.挖掘本地資源提高黨員黨性教育實效的探索與思考:以中共都江堰市委黨校為例[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19(4):12-14.
[2]尹夏璐.黨校加強黨史教育重要性及對策淺析[J].報刊薈萃,2018(7):54.
[3]陳元元.關于增強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問題的思考:以中共天津市教委黨校為例[J].天津教育,2019(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