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 陳澤堯
摘 要 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我國農業生產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具體生產過程中,病蟲害防治是其極其重要的工作。而綠色防控是現代社會發展對病蟲害防治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且推進農作物綠色防控是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實施綠色植保戰略的重要舉措。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是持續控制病蟲災害,保障農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是促進標準化生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是降低農藥使用風險、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相關人員必須對其加強重視。基于此,分析病蟲害綠色防控的具體方法,然后以此為基礎,探究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綠色防控
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綠色防控技術的科學應用能夠確保農產品生產更安全,確保農產品達到更高標準,科學保護種植地區的生態環境,有效提升農業產量,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為了進一步明確在農作物生產過程中對農作物病蟲害進行綠色防控的措施,特此展開研究。
1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的涵義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學用藥等環境友好型防治技術控制農作物病蟲害的植物保護措施。
2 病蟲害綠色防控具體方法
2.1 農業防控
農業防控具體是指基于栽培管理技術,改善農作物生長的環境條件,確保農業生產環境能夠保證農作物健康生長,同時有效抑制雜草和病蟲的繁衍,或者將其病蟲害直接殺死,減少病蟲基數,進而減輕或避免病蟲草害。在具體進行農業防控時,相關人員需要合理有效落實肥水管理、田間清潔、中耕除草、選擇抗性良種等各項措施,同時還需要合理應用生態調控措施,如間作套種、輪作等,調節農作物生長環境。農業防控通常是以預防為主,需要有效結合生產過程,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持久性,但同時也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和地域性,如中耕等措施對于人力具有較高要求,同時效果也相對緩慢,在發生病蟲害時無法立即獲得防治效果[1]。當前,在具體進行病蟲害防治時,合理應用抗性品種具有較好的病蟲害預防效果,但是無法同時保障其產量和品質。因此,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需要確保因地制宜。
2.2 物理防控
通常情況下,有害生物具有一定的生物學習性,物理防控是以此為基礎,科學應用水、電、波、光、溫等物理因素進行病蟲害防治。如可以進行溫湯浸種對種子進行消毒;進行銀膜避蚜、色板誘殺、燈光誘殺、曬種;設置防蟲網、進行果實套袋;科學應用放射線照射害蟲使其不育等,以有效防治病蟲害。物理防控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但是具有較高的成本需求,工作效率也相對較低,無法保證徹底防控。
2.3 化學防控
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化學防控是極其重要的手段。在具體進行綠色防控時,相關人員需要盡量選擇應用非化學防控措施,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使用化學農藥,可選擇環保、安全、低殘留、低毒、高效的環保型農藥,同時確保科學合理使用農藥。相關人員必須及時診斷和預測病蟲害,確保最大程度實現對癥下藥,保證不同藥物合理混用。在此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優化施藥方法,科學選擇施用方式、器械、劑量和時間,嚴格遵循安全間隔期等各項要求[2]。
3 綠色防控技術的提升策略
3.1 強化防控技術推廣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對綠色防控技術進行有效推廣。在此過程中,需要科學制定推廣工作方案。1)確定推廣區域,同時在推廣方案內明確提出推廣要求和推廣任務,細致劃分相關措施,在具體落實技術推廣時,必須確保相關工作的有序化和科學化,科學構建推廣體系。2)在具體推廣過程中,需要設置專業技術人員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全面推廣綠色防控技術。3)不同地區生產的農作物具有一定差異,需要科學構建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基地,在具體推廣防控技術時必須確保具有針對性,有效提升防治效果[3]。
3.2 加強相關人員培訓
在農作物生產過程中,只有加強對技術推廣人員的培訓,才能確保相關人員具有更高的業務能力,做好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工作,提升病蟲害防治效果。基于此,農業部門必須定期組織開展培訓班,提高各級單位技術人員工作能力,同時引導相關技術人員進行業務交流,確保相關人員能夠有效提升專業技能。
3.3 積極總結工作經驗
在農作物生產過程中應用綠色防控技術時,相關部門需要詳細記錄病蟲害發生規律,綠色防控技術應用挽回的農作物具體產量,評估綠色防控技術的防治效果。同時,還要綜合評估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工作總結,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3.4 加大技術推廣投入
1)加大研發投入。現階段,我國綠色防控技術具體應用過程中,技術集成水平相對較低。基于此,相關單位需要有效結合政產學研推,對綠色防控技術加大研發力度,鼓勵科研人員自主創新,圍繞農業生態科學研究和開發農藥技術、理化誘控技術、物理控害技術、生物農藥和生態調控技術等,同時還要規范化推廣現有綠色防控技術,確保不同作物和不同區域應用的綠色防控技術能夠有效形成模式,科學制定綠色防控技術標準和規程,對其進行更為有效的推廣和應用[4]。2)加大補貼力度。在具體進行病蟲害防治時,科學應用綠色防控技術會大大增加防治成本,但是我國目前缺乏優質銷售渠道,農產品銷售過程中農民的收益并沒有增加,如果沒有財政補貼,農戶就可能不會主動使用綠色防控技術。基于此,應針對綠色防控技術合理加大專項補貼力度,使農民在應用綠色防控技術時降低投入成本,確保農民能夠更為高效地應用綠色防控技術。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防治病蟲害過程中,農業防控、物理防控、化學防控是實現綠色防控的具體方式。在此過程中,通過強化防控技術推廣、加強工作人員培訓、積極總結工作經驗、加大技術推廣投入能夠有效提升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而提升農產品生產的安全性,推進我國現代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更高程度地滿足現代社會發展對農業生產建設提出的最新要求,為國家經濟水平的有效提升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 劉敏.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助推農產品質量安全[J].農業與技術,2019,39(9):109-110.
[2] 郭宏偉,郭太忠,畢桃付.推廣農業綠色生產方式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J].農業科技通訊,2018(9):38-40.
[3] 池巧鳳.大力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J].南方農機,2018,49(24):79.
[4] 楊振勇.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意義及措施探析[J].種子科技,2019,37(4):107-108.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