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競平
摘 要 隨著高新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3S技術在林業行業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3S技術在伐區調查設計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伐區界線測量、伐區面積計算、樣地定位、標準地設置、伐區調查設計圖制作等。基于此,著重對目前3S技術在伐區調查設計中的應用進行詳細介紹和分析。
關鍵詞:3S技術;伐區;調查設計
森林采伐前一般需要深入伐區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獲得的森林數量、質量和立地條件,進行森林采伐利用和森林更新方案設計,編制出調查設計文件,作為制定計劃和指揮生產的依據,這項為伐區生產進行的調查設計工作稱為伐區調查設計。隨著現代科技在林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林業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對伐區調查設計的要求也相應提高。面對林區復雜的地理環境,在伐區調查設計中應用3S技術,能夠減輕伐區調查人員的工作量,同時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1 3S技術概述
3S技術是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遙感技術(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的統稱,是空間技術、傳感器技術、衛星定位與導航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相結合,多學科高度集成的對空間信息進行采集、處理、管理、分析、表達、傳播和應用的現代信息技術。全球定位系統(GPS)是一個中距離圓型軌道衛星導航系統,可以為地球表面絕大部分地區(98%)提供準確的定位、測速和高精度的時間標準。遙感技術(RS)是指從高空或外層空間接收來自地球表層各類地物的電磁波信息,并通過對這些信息進行掃描、攝影、傳輸和處理,從而對地表各類地物和現象進行遠距離控測和識別的現代綜合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是在計算機軟硬件支持下,擬描述客觀世界的各種數據,按其地理坐標或空間數據輸入計算機,并在其中存儲更新、查詢檢索、量測運算、分析處理、綜合應用、顯示制圖和輸出的一種技術系統。隨著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的不斷發展,3S一體化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逐漸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已被廣泛應用于林業、農業、水利、公路、工程建設、地質與礦產、海洋、國土等資源、環境與工程管理的各個領域[1]。
2 3S技術在伐區調查設計中的應用
2.1 伐區界線測量
伐區界線測量的傳統方法中,調查人員大多利用地形圖進行對坡目視勾繪。伐區地形一般較為復雜,視線影響、勾繪者站立的位置和角度不同都影響勾繪伐區邊界精度,應用GPS的定位功能,則能夠快速、高效、準確地測量伐區的界線。調查人員手持GPS沿伐區邊緣勻速行走,行走過程中保持GPS水平,且速度不要過快,沿伐區邊緣繞行一周后保存航跡,在計算機上將GPS航跡導入GIS軟件,在地形圖上顯示,即可得到所調查伐區的界線。
2.2 伐區面積計算
應用3S技術計算伐區面積主要有兩種方式。1)應用GPS面積計算功能直接計算面積。開機進入GPS面積計算頁面,按下“開始”按鈕開始測量,由起點出發沿伐區邊界走一圈,回到起點結束形成閉合航跡,按“計算”按鈕即可計算出伐區面積。2)GPS同GIS軟件相結合。將GPS航跡導入GIS軟件,在計算機上應用GIS軟件繪制出伐區界線圖計算面積[2]。
2.3 樣地定位
在伐區調查中,需要對調查樣地進行定位,以便復位測量。GPS技術具有能夠進行快速動態定位的特點,為伐區調查提供有效的幫助。使用GPS前將坐標格式設定為用戶自定義“UserGrid”,設置坐標參數,中央經度=(當地經度÷6+1)×6-3;投影比例為1;東西偏差為500 000;南北偏差為0;DA為-108;DF為0.000 000 5;DX、DY、DZ根據不同地區應取不同數值,可以在當地測繪部門得到。設置好坐標參數后將GPS翻頁到衛星界面,GPS與衛星連接穩定后,即可讀出調查樣地的公里網坐標,做好記錄。樣地復位測量時根據記錄的調查樣地公里網坐標,應用GPS導航功能,能夠準確找到調查樣地的位置。
2.4 標準地設置
在伐區調查中,需要設置標準地對植被郁閉度、樹種組成、株樹密度、平均胸徑、蓄積量進行調查,設置具有代表性的標準地是提高伐區調查精度的關鍵。遙感圖像是以地物的光譜特征、輻射特征、幾何特征和時相變化來表現地物信息,調查人員可以通過綜合遙感圖像的形狀、大小、色調、陰影、紋理、圖案等初步判斷所調查伐區的林分特征,從而為合理設置標準地提供參考。
2.5 伐區調查設計圖制作
地理信息系統(GIS)作為獲取、處理、管理和分析地理空間數據的重要工具和技術,具有強大的制圖功能,為伐區調查設計圖制作提供了方便。目前應用較多的GIS軟件有ESRI公司的ArcGis、中地數碼的MapGis、超圖軟件的SuperMap等[3]。應用GIS軟件制作伐區調查設計圖主要過程為掃描紙質地形圖(1∶10 000)為柵格圖像,圖像配準,矢量化柵格地圖,編輯伐區位置、四至界線、集材道等,標記伐區小班號、優勢樹種、林齡、采伐面積、采伐蓄積、出材量等,設計圖例、指北針、比例尺,打印輸出。
3 結論
1)在伐區界線測量中,GPS航跡法同傳統對坡目視勾繪方法要靈活運用,才能減少工作量。對一些邊界線無明顯地形、地物的,如平地、山腰、斜坡等則采用GPS航跡法,對邊界線有明顯地物、地形的則采用對坡目視勾繪方法,如山脊、山溝等。
2)用GPS測量面積時,林地面積越大精度越高;對不規則林地測量面積,用GPS航跡法計算面積相對精度較高。
3)在伐區調查中應用GPS的定點、定位功能,讀取樣點的位置坐標,完全可以取代傳統的樣點定位、目視定位等調查方法。應用GPS的定位和導航功能對伐區調查樣地進行定位和復位測量,可以大大減少勞動量,提高伐區調查效率,確保樣地定位的準確性。
4)遙感圖像主要應用于大面積的森林資源調查,在伐區調查中應用遙感圖像直接估算林分蓄積量精度不高,但可以為調查中設置標準地提供參考。
5)應用GIS軟件制作伐區調查設計圖,采用統一的字庫、符號庫、線型庫、顏色庫、圖案庫等以及規范化的標注,圖面美觀、色彩均勻、符號大小統一,提高了成圖質量。
參考文獻:
[1] 周維祿,蘇百牛.“3S”技術在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中的應用[J].甘肅林業,2013(2):36-37.
[2] 安星鋒,閆衛國,李剛.GIS和GPS技術在林業調查中的應用[J].綠色科技,2015(8):183-184.
[3] 朱成日.試論GIS和GPS技術在林業調查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6):140-141.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