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麗珍
摘 要 杉木對生長環境的要求較高,喜歡肥沃、濕潤、排水性好的酸性土壤,是廣西賀州昭平地區的主要種植樹種,為該地區帶來較大的經濟收益,同時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但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一些杉木受到病蟲的侵害。基于此,以杉木的種植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為重點進行分析,希望對廣西賀州昭平地區的杉木種植與管理有所幫助。
關鍵詞 杉木;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
廣西賀州昭平縣位于廣西東部,地處桂江中游,與賀州市八步區,梧州市蒙山縣、蒼梧縣、藤縣等相毗鄰,縣域整體面積達到3 273 km2。該地區是杉木重要培育基地,每年為全國供給大量木材。昭平縣在杉木種植方面投入大量研究資金,力求找到最科學的杉木種植技術,從而提升杉木單位面積的產量,減少病蟲害對于杉木樹材的侵襲。基于此,總結了昭平縣近幾年的杉木種植管理技術,并探討了常見杉木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1 杉木造林地選擇與整地
1.1 造林地選擇
一般情況下,杉木造林地宜選擇土層深厚疏松且肥沃濕潤的山腳、山洼、谷地、陰坡等處富含腐植質的黃壤或黃棕壤,排水通暢且便于運輸的地方;另外,還需要空氣濕度大、早晚溫差小以及能很好地控制日照時間。
1.2 造林地整地
選好造林地后,即對林地進行整理。1)清除林地內的雜草雜灌,如需以劈山煉山的方式來清理林地,則要開設防火線,選擇無風陰天的時間,采取從上至下、由外向內的方式點火進行燒山。2)采用帶墾或穴墾的方式來進行整地,通常山地以塊狀和帶狀的方式進行整地,平原則可全墾整地。
2 杉木栽植技術
2.1 選擇優良品種
要想保證杉木的種植品質,最重要的就是選擇優良的品種。要盡量選擇產量高、生長速度快、能抗病蟲害的品種,用優良無性系造林能速生豐產。
2.2 挖穴施基肥
結束整地后,應進行苗木栽培的準備工作。1)挖種植穴。挖成深50 cm、寬50 cm的大穴,每667 m2種植穴的數量為167株,株行距為2 m×2 m。2)施基肥。在挖好的植穴內施放適量的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綠肥為主,磷肥為輔,無機肥盡量少用,肥料應距坑面20 cm深,以免肥料燒根。3)回土填平、踩實。施基肥的目的是增加土壤的肥力,確保杉木苗快速生長。
2.3 杉木栽植
選取一年生苗,杉木幼苗的高度達到35 cm以上、粗壯、根系發達的Ⅱ級以上的苗木。栽植時間一般選在每年的1—3月,選擇陰天、小雨天或雨后進行種植。栽植時用稀黃泥漿漿根,采取“三踩二埋一提苗”的步驟,做到苗直、根舒、壓實,苗尖向下不“反山”,適當深栽,提高杉木的抗風抗旱能力。若是土壤過于干燥或起風天氣最好不要種植,否則會導致杉木大面積死亡[1]。
3 栽植后的管理
3.1 幼林撫育管理
幼林一般撫育3年,每年2次。在4月時需要進行一次擴坎,6月和9月時便需要進行一次除草撫育。如雜草特別繁茂,每年撫育3次,第一次在4月,第二次在6月,第三次在8月。另外,還需要結合除草中耕和施肥同時進行,這樣能夠及時清除萌芽。杉木生長的早期,由于根系還沒完全發達,都比較淺,所以需要采取淺鋤的方式,深度為8 cm左右,切忌過深,否則會破壞杉木的根系。幼林追肥按照每株磷肥400 g、鉀肥350 g、氮肥300 g的比例。最后要對生長的幼苗進行扶正除蘗,保證杉木的營養全部供應給主干。
3.2 成林管理
在種植杉木成功后,且造林工作完成后更不能忽視其管理工作。在種植的5~6年內,每年都需要追肥,讓杉木能夠穩定快速地生長。具體實施方式為:在相近的兩株樹之間挖一個25 cm左右的坑穴,然后再將肥料放入到坑穴中并用土掩埋。在追肥前需要將周圍的雜草清除干凈,這樣才能保證肥料能夠完全被杉木吸收,此環節在雨后進行的效果會更好,而且肥料的作用便是為了滿足樹木生長對各種元素的需求,所以在施肥時,每個坑穴的肥料量需要控制在300~400 g。除了追肥外,還需要進行撫育間伐。幼苗進入到郁閉期后的2~3年間,杉木的樹枝生長就會出現區別,樹枝有粗有細,有密有疏。對此,在種植后的8~10年間便需要進行透光撫育間伐工作,其操作方式主要是從底層開始進行間伐工作,合理地砍伐林冠下層木,嚴格按照“去小留大,去密留疏,去劣留優”的標準實施[2]。
4 常見杉木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4.1 炭疽病
杉木在初期時若是感染了炭疽病,樹葉會發黃,并逐步擴散;后期時便會出現嫩梢枯死的狀況,嚴重者還會使整棵幼樹枯死。這種病害在春季發病最多,特別是樹梢抽發時,發病現象會非常的嚴重。其防治方法為:1)做好苗圃的選地,然后根據造林的要求和特點,選擇合適的肥料,保障水源的充足;2)進行全方位的樹苗消毒,在每年6月時,可以噴灑一些多菌靈可濕粉劑,次數為3~4次。
4.2 黃化病
黃化病屬于杉木生長過程中的生理性病害,其主要特征是被感染后杉木樹冠下層和樹葉會逐漸變成黃色,特別是每年的5月為感染的高峰期。特別容易感染黃化病的為杉木的幼苗和幼樹,當被感染后,會延遲新枝抽發的時間,嚴重者會導致死亡。其防治方法為:1)觀察杉木發病的特征,選擇適合的樹木品種,打造杉木林地,從而防止黃化病感染;2)處理條件不好的土壤,比如杉木林地中必須要有錳元素,否則不能保障杉木的生長,對此,種植人員便需要將含錳的溶劑噴灑到杉木林地中,防止病害樹的返青。
4.3 杉木粗鞘雙條杉天牛
杉木粗鞘雙條杉天牛是對杉木為害比較大的蛀干害蟲,若是杉木林的管理工作或者是撫育工作沒有做好,便會加重杉木粗鞘雙條杉天牛對杉木林的為害。而且根據調查發現,樹勢好的杉木比樹勢不好的杉木所遭受的為害較少,撫育和管理工作好的比撫育管理不好的遭受的為害少,地處在陽坡的杉木要比處在陰坡的杉木所受到的為害嚴重。對此,種植人員需要根據遭受到的為害程度,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其防治方法為:1)營林措施,如加強管理和撫育工作,并進行科學合理的施肥,加強杉木的樹勢,營造混交林等;2)化學防治,在幼蟲期便使用40%的氧化樂果乳油和50%辛硫磷乳油150倍左右進行噴殺,或者使用刮皮涂藥等,都對杉木粗鞘雙條杉天牛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3]。
4.4 白蟻
白蟻一般有黑翅土白蟻和黃翅大白蟻兩種,其高峰期在每年的10月。白蟻喜歡啃食杉木的樹根和樹皮,白蟻數量過多便會造成杉木死亡。其防治方法以物理防治為主,如燈光誘殺,還有挖沙埋白蟻的主巢,還可以用壓煙熏殺的方式,再或者噴灑螞蟻粉,但需要控制劑量,這樣才能保障防治的效果。
4.5 細菌性葉枯病
杉木細菌性葉枯病主要侵染杉木的針葉和嫩梢,起病初期,葉面出現針頭大小的褐色斑點,隨著癥狀的加深,病斑逐漸擴大為不規則性,中間暗褐色,外圍有淡黃色水漬狀的變色區。隨著病斑進一步擴展,針葉會出現枯死。針對此病害,發病初期可噴施1∶2∶100的波爾多液,10~15天1次,連續噴2~3次。
4.6 杉梢小卷蛾
杉梢小卷蛾一般為害幼樹較重,幼蟲蛀入杉樹嫩梢頂部為害,造成枯梢。一個幼蟲可轉移為害多個嫩梢,1~2齡取食嫩葉,3齡后為害嫩梢,老熟幼蟲在枯梢中化蛹。物理防治方法是在成蟲羽化盛期,用黑燈光進行誘殺,化學防治則盡量在低齡幼蟲期進行,可使用40%啶蟲·毒(必治)1 500~2 000倍液噴殺幼蟲,可連用1~2次,間隔7~10 d。
5 結語
廣西賀州昭平縣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杉木,不僅能給種植戶帶來較好的收益,還能有效防止空氣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對當地的環境保護有利無害。另外,杉木還有一定的商業價值,但若要砍伐杉木必須要有相關部門進行監督才能進行,也需要及時的更新。所以想要杉木能夠健康快速的生長,相關種植人員必須要依照相關技術規定進行杉木的種植、管理和病蟲害的防治,如此才能確保杉木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顯清.杉木種植管理技術及應用實踐[J].農業與技術,2019,39(16):74-75.
[2] 岑建成.杉木種植技術要點與病蟲害有效防治分析[J].農家參謀,2019(6):118.
[3] 胡五星,曾建雄,駱必剛,等.杉木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J].南方農業,2018,12(5):53,55.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