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濱
摘 要 現階段,很多地區對于林業資源都已經加大了管理力度,林業資源管理質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很多部門在開展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林業病蟲害防治的問題一直都是林業資源管理工作開展的重點。基于此,分析林業病蟲害問題發生的具體原因,并尋找相關的防治策略,以切實保證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質量。
關鍵詞 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防治策略
現階段,很多地區都已經實現了專業化的林場管理經營。在林場管理與經營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一直都是一項重點工作,這項工作不僅具有較強的持續性,同時具有較強的復雜性。現階段,很多林場管理人員都已經認識到了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并對病蟲害問題的出現原因進行了具體分析,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林業病蟲害防治策略,使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質量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基于此,就相關的研究結果進行具體闡述。
1 林業發生病蟲害問題的原因
1.1 天然林破壞嚴重,人工林占比較高
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很多林場在開展林業種植工作的過程中,無論是在種植體系方面,還是在林場管理方面都已經實現了規模化。其中,種植量最大的樹種就是油松和側柏。但是,由于現階段各林場在進行人工林種植的過程中所選擇的樹木種類單一化的趨勢過于明顯,與天然林相比,樹種多元化的特征有所削弱,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林區自身的抗病蟲害能力[1]。除此之外,現階段很多林場在經營與管理的過程中為了有效提升本單位的收益,商業砍伐后再補種的問題十分嚴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天然林數量進一步縮減,進而使林場病蟲害問題的發生概率大幅度增加,給我國林木資源保護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十分不利的影響。
1.2 沒有建立科學完善的林業管理體系
林場種植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林場是最重要的組織機構,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很多林場在開展經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都是獲取商業盈利,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林場在實際進行林業種植管理的過程中過度地采用集中速成的模式,林業種植中沒有過多考慮林場內部生態資源的平衡,過度追求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在林木的生長過程中,各單位對病蟲害問題的管理與控制也缺乏足夠的重視。這一問題的存在非常不利于國家林業的持續發展[2]。從林業管理工作的現實開展情況來看,要想真正做好林業病蟲害管理工作,林業管理體系中的各部門就需要實現密切配合。為了確保相關工作能夠順利展開,建立完善的林業管理體系十分有必要。在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完善的林業管理體系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分析現階段的情況,可以發現很多林場對于此項工作的開展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缺乏科學的林業管理體系的情況十分普遍。
1.3 農藥的使用缺乏足夠的規范性
現階段,很多林場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林業資源,都積極地展開了病蟲害防治工作。但是,通過對多數林場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方式進行分析發現,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依然是主要手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國家提出的采用無公害防治措施進行林業管理的理念。在實際開展林業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雖然采用化學品農藥來防治病蟲害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但管理人員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卻忽視了這樣一個問題,即在對林業病蟲害進行防治的過程中長久使用化學農藥,會使害蟲自身產生抗藥性,進而嚴重影響防治效果。如果這一問題長久得不到有效解決,林業管理部門持續采用大劑量的化學農藥來防治病蟲害,不僅會對林場附近的生態系統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還會給林業資源自身的生長帶來不利影響。
2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策略
2.1 加大植物防疫檢測力度
在實際針對林業病蟲害進行防治的過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植被的檢疫,林業相關部門要有效推動此項工作的深入落實。一方面,需要保證資金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加大監管工作的開展力度,在此基礎上,為植物防疫檢測工作的開展提供充足的支持。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嘗試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
1)針對負責防治病蟲害工作的人員,林場方面需要從專業技術的角度出發,對其進行統一培訓,使相關工作負責人員能夠對于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同時,使他們能夠掌握更先進的防治林業病蟲害的技能,確保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能夠順利開展[3]。2)在實際開展林場檢疫工作的過程中,林場管理人員需要定期安排負責病蟲害防治的專業人員考察林場周邊環境,在此基礎上,了解林木生長的土壤環境,一旦發現病蟲害問題,立即有針對性地采取相關措施進行治理。3)為了使林業病蟲害的發生概率能夠得到有效降低,林場在實際栽種或是移植苗木的過程中還需要合理選擇苗木的入庫環境以及運輸方式,從多個環節入手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4)從林業管理負責人員的角度來講,在實際落實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針對林場中的特定區域加大排查以及檢疫力度,一旦發現林場中的林木存在病蟲害問題,需要對相關林木立即進行隔離管理,從而有效避免病蟲害進一步擴散的情況出現。
2.2 加大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力度
為了有效提升林木的生長質量,維護區域的生態環境,真正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林業管理部門首先要做好的一項工作就是病蟲害防治。因此,林業管理部門在實際落實相關工作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大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新型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利用和引進力度[4]。現階段,從林業病蟲害防治的角度來講,最常用的無公害防治技術主要包括生物技術和物理技術兩大類。
1)物理防治技術主要指的是林場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要加大對林木的巡視力度,發現存在病蟲害問題的樹枝需要第一時間進行剪除,在此基礎上,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準確掌握害蟲的生長特點以及產卵習性,進而統一收集和破壞害蟲的卵塊,從而達到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目的。
2)生物防治技術主要包括蟲害天敵引入以及微生物防治兩個部分。生物防治技術不僅能夠保障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是一種十分環保的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害蟲天敵的引入方式需要林業工作人員對于林場內部常見的病蟲害類型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引入一定數量的病蟲害天敵。而微生物防治則主要指通過使用病毒抗生菌和細菌來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
2.3 完善林業經營的操作體系
在實際工作中,需要進一步完善林業經營的操作體系。1)做好育苗工作,對于即將進行播種的種子要做好消毒處理,在化肥的選擇方面要避免使用腐爛的化肥,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大對于林場土地的翻耕以及整理力度[5]。2)從管理的角度來看,管理人員也需要擁有長遠的眼光,要保證林木種植的多樣性,尤其要盡量選擇具有較強抗病蟲害能力的樹種,使人工林的生態結構能夠最大限度地接近天然林,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林木系統自身抵抗病蟲害能力的提升。3)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看,應優化行業技術,提高林業經營水平,推動相關工作的有效進行。
3 結語
現階段,我國林業發展還面臨著十分嚴重的病蟲害問題,天然林面積的大幅度減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而在人工林的種植過程中,又普遍存在不合理使用化學農藥以及缺乏完善管理體系的問題。因此,在今后的林業發展中,要加大對林木的檢測檢疫力度,合理選擇病蟲害防治方式,建立完善的林業管理體系,從根本上解決林業病蟲害問題。
參考文獻:
[1] 孫林厚.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J].江西農業,2020(8):77,79.
[2] 張健,劉明,付佳奇.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11):78-79.
[3] 肖根君.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20,40(4):94-95.
[4] 肖志軍.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探討[J].種子科技,2020,38(2):82-83.
[5] 黃玉琴.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防治策略分析[J].種子科技,2020,38(2):73,75.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