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利 張美玲 陳龍
摘 要 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直接關系著社會穩定。隨著科學技術日益更新,現代農業生產中已采用了各種現代化的技術與手段,但依然會受到氣象條件的影響。因此,做好地面氣象觀測工作是保障現代農業生產效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結合現代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簡要分析地面氣象觀測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價值,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加強地面氣象觀測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 地面氣象觀測;現代農業;應用;對策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要想進一步提高現代農業的生產效率,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就必須重視地面氣象觀測工作。在農業生產中,惡劣的氣候條件會造成農作物死亡,從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嚴重影響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加強地面氣象觀測,可以為現代化農業生產提供準確、及時的天氣預報預警服務,并提供有效、完整的氣象變化資料,從而加強現代農業生產相關工作的控制和管理,全面提升其實際的工作質量和效率。通過地面氣象觀測,可以充分了解地面氣候的變化,加強因氣候變化對農作物所帶來的風險控制,保障農作物能夠健康生長,提升農業產量,加快農業發展。所以,在現代農業生產中地面氣象觀測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關部門應重視其有效應用,不斷完善應用的策略。
1 地面氣象觀測工作的應用
1.1 為農業提供精確及時的氣象災害預報
地面氣象觀測工作中,一般主要針對某個區域內的氣溫、氣壓、降水量及風向風速等信息進行采集與整理,并基于這些氣象要素實現對氣象災害的預報。尤其是在農事季節,保證地面氣象觀測工作的高效開展可以為廣大農民群眾及時提供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協助農戶完成相應的防護工作,確保氣象災害到來之前可以做好相關的防災減災工作,盡可能減少不良氣候環境對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
1.2 為政府相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以地面氣象觀測工作所獲取的氣象數據信息為基礎,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可以形成農業天氣專題預報,從而為廣大農民、農業部門提供相應的氣象信息服務,以此來確定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實際影響,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農業生產建議。特別是在農作物的播種期、生長發育關鍵期和收獲期,有了準確的農業氣象服務信息,就可以對特殊天氣狀況進行針對性防范,從而為農戶合理種植農作物、增加農作物產量作出重要貢獻[1]。
1.3 開展小氣候監測
隨著現代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特殊作物種植基地越來越多,其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前提就是是否滿足氣候條件。對此,可以利用農田小氣候監測儀監測周邊的降水狀況、農田溫濕度及太陽輻射程度等,并通過科學分析來指導與管理農作物的栽培,最大限度地為農作物的健康生長創造適宜的環境,進而實現農作物增產。
2 地面氣象監測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價值
2.1 提升農業種植效率
在傳統的農業種植中,受季節氣候變化的影響,通常會采用季節性的種植方式來開展農業種植工作。這樣的種植方式能夠有效克服氣象變化對農作物的不利影響,但由于氣候環境并不穩定,極易發生變化,因而在農業種植過程中,只能根據經驗來種植,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難以保障農業種植生產過程的安全和穩定。而在實際種植過程中,種植區域的氣候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在農業種植中,常常因為不了解農作物所需要的氣候條件增加了農業種植的風險,使得農業種植的產量和質量無法得到保障。而通過加強地面氣象監測技術的使用可以有效觀測氣候的變化,有利于結合種植區域的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種植品種。通過這樣的工作方式,農業種植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從而全面提升農業生產種植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與傳統的種植方式相比,這樣的種植方式能夠保障農作物健康生長,同時有效減少農業生產的成本,全面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
2.2 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加速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各種自然災害頻發,氣候變化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業種植的難度。而正是生態環境的變化,使得農業種植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具有一定的滯后性。為了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加強地面氣象觀測可以有效掌握氣候的變化,盡可能減少因自然災害而造成農業種植產量下降的現象。通過地面氣象觀測,可以充分掌握氣候的變化以及氣候的危害性,便于結合具體的農業種植品種加強預防,從而減少氣候變化對農作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升農作物種植產量,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3 做好地面氣象觀測工作的對策
3.1 規范與統一觀測方法、氣象資料
一般情況下,農業氣象業務部門在收集與整理相關氣象數據后,會結合科研需求與服務方式來對比與分析主要的數據,確保其完整性與準確性,從而提高農業氣象資料的代表性。相關工作人員在完成數據的采集工作后,依據相關的規范要求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保證發布氣象數據信息的準確性,以此來指導農業生產的有序進行,如氣象產量預報、發育期預報以及氣象災害預報等。有些氣象變化會對病蟲害的發生起著一定的導向作用,對此需要做好相關記錄工作,并進行有效管理,為農業病蟲害防治提供幫助[2]。為了最大程度地保證數據的精確性,需要根據相關的標準要求、不同觀測目標的內容范圍,對數據按照特定程序進行控制,進而確保氣象預測服務具有更好的決策能力與效益。氣象部門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完善自動氣象網站,以構建相應的自動監測體系,實現全覆蓋,全面提升地面氣象監測的水平。而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還可以加強衛星遙感技術的使用,掌握氣候災害以及農作物的生長狀況,為實現農業防災減災提供數據支持。
3.2 加強設備維護和質量控制
大多數的地面氣象觀測設備具有一定的精密性,如果不定期進行維護,就可能出現數據失真的問題。例如,在大雨過后,要檢查雨量傳感器,根據實際的情況定期更換傳感器內部的濾膜。同時,也要定期維護與升級計算機的殺毒軟件,確保數據傳遞效率。還應不斷升級數據運輸和存儲系統,通過高速率的信息處理來進一步提升其實時性。對于一些比較重要的數據,應定時段自動保存,避免關鍵數據遺漏。信息采集人員要對數據更新狀況進行及時核準,避免數據出現丟失或失真的情況。
在地面氣象觀測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相應的氣象部門加強對設備的維護和管理,通過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觀測制度,使得地面氣象觀測工作更加專業化,提升其整體的服務水平和工作質量。通過制定相應的檢測體系,以定期維護設備,全面加強設備的管理,不斷強化工作人員的工作意識和崗位意識,以便于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嚴格按照要求規范操作機械設備,以保障相應的檢測工作高效穩定開展,為現代農業生產提供科學的觀測數據,以有效帶動現代農業發展。
3.3 完善監測方式,提升農業氣象監測水平
為了保證鄉鎮可以及時獲得氣象觀測站的一手信息資料,并在其指導下完成農業生產,氣象部門要加快農村區域自動監測站的建設。在農作物種植中,如果利用大棚等設施,氣象觀測的及時性更加重要,對此可以借助遙感技術做好農業生產的前期工作,為農作物的生長創造適宜的環境。同時,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特殊氣象災害,如澇害、旱害和低溫冷害等,嚴重威脅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為保證農業生產的水平及效率,可以利用氣象防災減災系統,形成準確預警,這樣可以在特殊氣候環境到來前做好防范工作,避免重大災害問題發生[3]。因此,相應的氣象機構要結合其工作經驗和實際情況不斷拓寬地面觀測點,加強地面氣象觀測,及時掌握危害性氣候,同時結合種植區域等實際種植狀況采取科學合理的預防措施。而通過完善地面氣象觀測體系,實現氣象服務結構的優化,可提升其服務質量,從而帶動農業的發展。
3.4 重視現代探測技術的應用,提升氣象資料準確性
如今,科學技術日益更新,氣象探測技術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實現了信息的準確采集與實時同步應用。1)地面氣象觀測系統可以采集相關氣象數據信息,之后根據理論需求對實際工作結合,以此完成信息同步應用。這樣就為科研部門提供了第一手信息資料,使得所獲數據信息更加具有應用價值,氣象服務也會得到進一步優化,對實現農業生產的合理化、標準化及規范化有著積極的作用,最大程度地保證了農業生產的效益。2)加強現代探測技術的使用可以強化氣象科技研究工作,從而在實際工作中結合測報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全面提升氣象預報工作的整體質量。因而在地面氣象觀測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相應的氣象部門加強資金支持,為氣象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效保障。同時,相應的科研人員也要進一步加強新一代天氣數值預報模型的研究和開發,全面提升氣象觀測資料的準確性,提升其檢測結果的精準性,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服務信息,有效帶動現代農業發展。
4 結語
在現代農業生產中,地面氣象觀測工作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保證地面氣象觀測的有效應用是促進現代農業生產效率及水平提升的關鍵。所以,相關部門應針對當前地面氣象觀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地面氣象觀測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以此為實現我國現代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盛佳.地面氣象觀測工作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及對策[J].農村實用技術,2019(8):106.
[2] 吳捷.地面氣象觀測工作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及對策[J].種子科技,2019,37(6):5.
[3] 顧建兵,姚淑萍.地面氣象觀測工作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12):209,211.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