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蓮花
摘 要: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游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操作為主的自主性學習活動,幼兒自主地決定游戲的內容、方式、材料及玩伴,通過已有經驗去嘗試解決問題,獲得情感、認知及社會性的發展。《綱要》指出:“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流”。交流和分享是幼兒園區域活動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為孩子們營造寬松的環境,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從而促進幼兒個性的活潑發展。
關鍵詞:交流和分享;區域活動
幼兒園的區域活動有其獨特的游戲形式,尊重孩子們的個體差異,滿足了他們個性發展的需要,是教師、幼兒所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也是對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補充。幼兒區域活動的交流分享,是孩子們在區域活動進行到結束的時候或者其中一個段落結束時,組織孩子們進行的小結活動,大家可以坐在一起,也可以分散在幼兒喜歡的區域內進行,是整個活動不可缺少的環節。
1 交流和分享的意義
1.1 幫助幼兒積累經驗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回憶自己的操作過程,找出令他們滿意的、自豪的環節,與別的孩子進行分享,將所獲得的知識、經驗進行內化吸收,并將這些經驗、思考運用到下一次的探索活動中去,也會在聽取別的幼兒的操作過程中學習新的經驗,發現新的興趣點,為下次活動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進一步地學習與提高。
1.2 引導幼兒展現自我
教師通過多種方式的組織,引導幼兒進行交流分享,可以鼓勵幼兒積極地展示自我,大膽的與同伴進行交流,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自信心、與同伴交往的能力以及思維的發展等,通過對新問題的思考、討論,激起幼兒再次探索活動的欲望。
2 交流和分享的內容
2.1 分享作品和成果
引導孩子們把本次區域活動中完成的作品、活動的成果,及發現的問題進行分享和探討。一般比較成功的作品,都有其亮點,孩子們會特別喜歡,會成為他們的示范引領;而對存在的問題,可引導幼兒共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建議。可以鼓勵幼兒自己大膽的來展示、講解作品,也可以由教師進行展示,引導幼兒觀察。
2.2 交流經驗和感受
幼兒在區域活動的過程中,能自主的、全身心投入,并運用現有的經驗產生豐富的體驗,針對這些,要引導幼兒一起交流,引發幼兒積極的表達。同時,同伴在這一過程中積極的回應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例如:幼兒在“T臺秀”的活動吸引了眾多的“觀眾”,贏得了陣陣掌聲,“小模特們”自豪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在分享環節,教師可啟發他們說一說他們為什么表演得這么好,當大家為他們鼓掌時,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還可以請他們再次表演最精彩的段落,以此激發其他幼兒參與的興趣。
2.3 討論問題與困惑
孩子們一起討論在區域游戲活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與困難,能夠培養幼兒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我們發現在區域活動中孩子們共同存在或是個別的問題,以便于及時的調整區域活動的內容、目標以及材料的投放,在下次的活動中給予幼兒及時準確的指導和幫助。這些問題,可能是孩子們自己發現的,也可能是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觀察到的。如在“關東煮”的美食區角中,服務員看到幼兒客人來了,只會說:“請坐”“您吃什么”,然后把做好的串端上來,就沒事可做了。這個過程中“服務員”再沒有其它交流。針對這一情況,教師特意搜集了一些相關視頻,與幼兒一起觀看、討論。“服務員做得怎么樣?她是怎樣招呼客人的?怎么說的?”孩子們紛紛發言,并模仿服務員的語言與動作,教師又通過扮演顧客等方式啟發引導幼兒。漸漸地,美食廳里熱鬧了起來,服務員熱情地為客人介紹食品的名稱、營養成分等,甚至還增加了外賣服務。
3 交流和分享的方式
3.1 展示作品
可以將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優秀作品展示出來,請孩子們一起欣賞、觀察,由幼兒自己或教師進行講解,然后評價,如建構區、美工區的活動成果可以使用此類方法。
3.2 再現情景
我們可以把孩子們的活動過程以照片、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大家直觀的觀察,從而發現問題或者表現突出的環節進行討論,如器樂區、表演區的活動情況以此方法可以進行分享。
3.3 專題討論
針對幼兒活動過程中出現的較明顯的問題進行討論,如“棋類區”活動中,孩子們對規則的不明確、“服裝設計區”活動中對造型的爭議等等問題。組織幼兒進行討論,讓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比較、分析獲得統一的認識,從而解決問題。
總之,教師要在區域活動中認真觀察記錄幼兒的活動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關注孩子們對已有經驗的掌握、關鍵知識的獲取以及新的技能的提煉,引導他們不斷地在自我操作、交流和分享中得到進步,更好地為下一次區域活動做好準備,有效地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李會敏.《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指導行為的研究》,廣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