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伯樂
(河南省洛陽東方醫院腫瘤血液介入科 洛陽471003)
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該病的發病率也呈現逐年升高趨勢[1]。早期胃癌患者無典型癥狀且早期診斷方法較少,因此多數患者確診后就處于胃癌晚期,多失去徹底治愈的可能。針對晚期胃癌患者,臨床通常采用化療治療。化療治療主要是使用藥物殺死癌細胞,以盡可能延長患者生存時間[2]。然而長期化療也會降低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及引發多種并發癥發生,針對這一情況,近年來在胃癌化療治療中,臨床提倡在化療的基礎上配合使用中醫藥輔助治療的方案,以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化療不良反應。我院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胃癌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 年2 月~2019 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0 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無化療禁忌證;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遠處轉移病灶;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無法耐受化療治療。按隨機數字表法將80 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 例。實驗組男25 例,女15 例;年齡最小42 歲,最大72歲,平均(58.5±2.3)歲;腫瘤分期:Ⅲ期 26 例,Ⅳ期14 例。對照組男 23 例,女 17 例;年齡最小 43 歲,最大 74 歲,平均(58.6±2.5)歲;腫瘤分期:Ⅲ期 24 例,Ⅳ期16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FOLFOX4 方案化療:第1 天靜脈滴注奧沙利鉑(國藥準字J20100064),130 mg/m2,2 h 內滴注完;第 1~2 天靜脈滴注亞葉酸鈣(國藥準字 H20010615),200 mg/m2,2 h 內滴注完;第1~2 天先靜脈推注400 mg/m25-氟尿嘧啶(國藥準字H32022246),之后采用靜脈泵注的方式連續泵注,600 mg/m2,持續22 h。實驗組在對照組化療治療基礎上給予復方苦參注射液(國藥準字Z14021231)輔助治療,將20 ml 的注射液溶于200 ml注射用生理鹽水中,混合后予以靜脈滴注,1 次/d,第1~10 天。兩組以2 周為一個療程,持續治療四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參照WHO 制定的實體瘤療效標準,將臨床療效分成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疾病穩定(SD)與疾病進展(PD)4 個療效等級,以CR、PR 占總數的比值作為總有效率[3]。(2)治療前后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兩組CD3+、CD4+、CD8+水平,計算CD4+/CD8+,評價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情況。(3)統計兩組治療期間毒副反應(惡心嘔吐、白細胞減少、轉氨酶升高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 CD3+、CD4+、CD4+/CD8+水平較治療前提高,CD8+水平較治療前降低,實驗組治療后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 CD8+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P<0.05。
CD4+/CD8+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對照組組別nCD3+(%)治療前 治療后CD4+(%)治療前 治療后CD8+(%)治療前 治療后40 40 62.23±6.25 62.14±6.23 69.84±7.12*#65.21±6.54*31.25±4.25 31.42±4.23 36.62±4.87*#33.26±4.48*28.86±4.06 29.01±4.03 22.41±3.75*#25.12±3.89*1.08±0.46 1.08±0.45 1.63±0.58*#1.32±0.52*
2.3 兩組毒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治療期間發生惡心嘔吐4 例,白細胞減少4 例,轉氨酶升高3 例,毒副反應總發生率為27.50%;實驗組治療期間發生惡心嘔吐2 例,白細胞減少1 例,毒副反應總發生率為7.50%。實驗組毒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胃癌是一種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疾病,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增高。在確診的胃癌患者中,超過40%的患者處于腫瘤晚期[4]。晚期胃癌患者無徹底治愈的可能,通常采用手術聯合放化療治療。其中放療治療是晚期胃癌治療的關鍵。該治療方式主要通過使用化療藥物殺滅腫瘤細胞,以達到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的目的[5]。
胃癌患者臨床常用FOLFOX4 方案化療,具有滿意的治療效果。其中奧沙利鉑可以有效抑制多種癌細胞,與5-氟尿嘧啶聯合使用,可以發揮藥物的協同作用,提高抗癌效果,進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6]。然而長期化療治療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這會影響患者的依從性,降低療效及預后。且單純化療治療還會引起患者T 細胞亞群變化,表現為CD3+、CD4+、CD4+/CD8+水平降低,CD8+提高。這種變化提示化療治療會使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降低[7]。針對單純化療治療胃癌的缺陷,近年來臨床提倡在胃癌的治療中,加用中藥制劑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該藥物主要由苦參、白土苓組成,其中苦參中所含的苦參堿、氧化苦參堿具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可以有效抑制腫瘤細胞,并誘導腫瘤細胞凋亡,促使腫瘤細胞朝正常細胞分化[8];白土苓中所含的黃酮類藥物可誘導癌細胞及腫瘤細胞的凋亡,發揮抗癌及抗腫瘤的作用,且該成分對正常組織細胞的凋亡也有明顯的延緩功效,并可調節機體T 淋巴細胞亞群,使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聯合應用化療與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胃癌患者,可提高胃癌的治療效果,降低患者毒副反應的發生率,讓患者可更好地耐受,這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及生活質量的提升。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臨床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T 淋巴細胞水平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治療期間毒副反應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應用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胃癌可以提升治療效果,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化療藥物的毒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