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色管理是指企業管理者以現代管理理念為指導,以現代化管理技術為手段,以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目標,對企業的特色建設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過程,特色管理是企業特色建設正常展開并取得成效的保證。在新的時代,特色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歷史必然性。
關鍵詞:企業;特色管理
一、企業的特色管理勢在必行
伴隨著企業管理大眾化的腳步,競爭這個昔日對于企業來說相對陌生的字眼如今已降臨到中國的企業,一場以爭奪資源為核心內容的“戰爭”已經打響。從1990年代后期開始,在我國企業中掀起的一浪高過一浪的合并大潮,即是這種“戰爭”或為了“戰爭”的反映。時下,合并已告一段落,昔日沸騰的企業又歸于平靜。合并的浪潮已過,但競爭并沒有停止,而且更加激烈。采取什么措施應對競爭,用什么方式參與競爭,依靠什么手段和條件贏得競爭優勢,仍然是需要人們認真思考和回答的問題。
筆者認為,合并浪潮之后,特色管理將是企業辦學的最佳選擇,是企業參與競爭的根本戰略。特色管理成效的好與壞,將是企業贏得競爭優勢的關鍵。
特色管理是企業的競爭應對措施,但它更是一種競爭戰略,借用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企業特色管理就是一種典型的差異化競爭戰略,因為特色的本質就是差異。波特的差異化競爭戰略雖然是建立在企業理論和產業分析基礎上的,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和企業,不僅具有共同的經濟和社會背景,而且同樣面臨市場的選擇,企業同企業一樣,也需要將整體市場細分為若干個市場,并針對某個細分市場的需求特點,設計不同的產品,以差異性產品分別滿足差異性的市場需求,從而獲得更大的比較優勢。面對市場,企業與企業所不同的是,企業向市場提供的是一般商品,而企業則向市場提供的是特殊商品,即人或人才。因實施特色管理或差異化戰略而獲得成功的,國際上也不乏先例。美國普林頓大學論其規模不如哈佛、耶魯,甚至不如我國的一些省屬大學,因為其在校生只有6 000多人。但就是這樣一所規模不大的企業卻占居美國大學排行榜的榜首位置,它憑借的就是就是它的特色或叫專業特色,它的數學、物理學、哲學、文學等專業是美國大學專業中實力最強的專業。特色管理也是企業打造品牌、樹立良好社會形象的戰略之一。美國著名企業家杰克·韋爾奇說過,沒有實施差異化是品牌建設的最大危害。我國知名學者張維迎教授在其《大學的邏輯》一書中指出,大學基業長青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大學具有最為忠誠的客戶和品牌。而“忠誠的客戶和品牌”的支撐條件就是它的辦學實力和特色,沒有一定的辦學實力和特色,是不可能有“最忠誠的客戶”的,也不可能打造出過硬的品牌,不能贏得社會的信賴。當然,辦學實力和特色也是相互依賴、相互支持的,沒有一定的辦學實力,是難以塑造出企業的特色,而一個企業的鮮明的辦學特色,則又是企業辦學實力的最好注腳。
由此可見,企業的特色管理是勢在必行,但同時,企業的特色管理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所包含的內容是豐富的,過程也是長期的。因此,如何開展特色建設是人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二、企業特色管理的內容
企業特色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但它的基本路徑又是清晰的、可操作的。企業特色管理主要包含了以下三大內容。
(一)計劃管理
計劃管理就是在企業建設總體規劃指導下,依據企業的任務要求,對企業特色建設的目標、任務、措施等進行規劃,用以組織、協調企業整個的特色建設活動,它是企業特色管理中的主要內容。計劃管理的具體內容包括特色建設目標的確定、計劃的編制、計劃的組織實施、計劃實施過程的監控與調整、計劃完成情況的檢查與考核、計劃工作的總結與提高。目標的確定要從企業的實際出發,既要有高度、有水平,又不能遙不可及,要起到激勵和鞭策的作用,并具有導向性。計劃的編制也要結合企業實際,做到科學、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二)運行管理
所謂運行管理,主要是指特色建設的過程管理,它是在特色建設目標確定后,對各項具體工作的實施進行組織、協調和控制,包括師資隊伍建設、管理隊伍建設、特色專業建設、管理制度建設、專業特色建設等等,運行管理就是對這些建設的具體的組織和協調、控制。
運行管理是企業特色管理中涉及面最廣、內容最多、難度最大、因而也是最關鍵的管理內容,企業的特色建設是否取得成效或成效的大小,取決于運行管理的成效。比如師資隊伍建設,它不僅僅是數量問題,還包括了師資隊伍的結構和素質問題,甚至也不僅僅是企業自身的問題,它還涉及到社會的高質量人才的供給問題。
(三)質量管理
特色建設是企業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其他工作一樣也有一個質量和效率問題,因而也就需要對特色建設工作進行質量管理,而且這種質量管理是特色管理的重要內容,是企業特色建設的保障。
所謂質量管理,是指企業對特色建設確定和達到的質量而進行的指揮、控制、組織和協調活動,一般包括質量方針的制定、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質量控制、質量改進、質量獎懲等活動,這些活動與其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度措施,構成了企業特色管理中的質量管理體系。
其一,在企業特色質量管理中,構建科學、合理、完善的特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是最為重要的也是難度最大的工作。其二,構建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本身是一個系統工程,牽涉面廣,要求高,既要有目的性、規范性,又要具有可操作性;既要具有前瞻性,又要結合企業的實際,符合企業的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其三,質量評價指標作為質量標準它本身要求具有穩定性,但是,當今世界經濟社會都處于一種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因此質量評價指標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和改變指標參數。最后,正是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難度大,才體現出了其重要性,一旦科學、合理和完善的質量指標體系構建成功,并切實按照這個指標體系去開展工作,就能使企業特色建設的質量得到保障,并不斷提高,確保企業特色的形成,并永葆特色且長久不衰。
三、特色管理的工作思路
企業的特色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因此,在企業實施特色管理的之前以及在實施的過程中,要對特色管理的意義和實施中遇到的困難有清醒的認識,同時對于如何實施特色管理也要有一個清晰的、比較完善的工作思路。筆者認為,企業的特色管理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其工作思路應該是從簡單到復雜,從抽象到具體,從個別到一般,為此筆者設計了從統一思想著手的工作思路,并提出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特色管理是新的時代環境里推動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是企業工作的組成部分。為了做好這一工作,首先就要在思想上從戰略的高度來認識實行特色管理的必要性,要使全體教職員工乃至學生認識到,特色管理是企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戰略,是以增強企業綜合實力、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重大工程,是關系到企業發展也即每個人的發展的重要工作。有了這樣的認識作基礎,全校教職員工以及學生的思想就會統一到特色管理的目標上來。
思想的統一,認識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個漸變的過程,需要我們的領導干部做認真細致的工作。另外,黨員和共青團員要對特色管理有清醒的認識,不僅要在特色管理中起模范帶頭作用,還要協助各級領導做好思想工作,尤其是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通過這些工作,企業教職員工對特色管理的意義的認識一定會有所提高,思想上也會自覺接受特色管理。
(二)全面動員,全員參與
在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的前提下,企業特色管理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要進行全面動員(或者叫全方位動員),集合各方力量為特色管理服務。
所謂全面動員,就是利用企業的條件,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圍繞特色建設這個中心任務,緊張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所謂“可以動員的力量”,它既包括企業自身的力量,也包括企業之外的社會的力量;既包括在校的教職員工和學生,也包括退休了的甚至調離的教職員工和畢業的校友。
全員參與,就是指企業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都要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度和拼搏精神參加特色管理。全員參與與否,是決定企業特色管理成敗的關鍵,沒有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參與,不僅企業的特色建設難以成功,即便是成功了也難以持久。只有全員參與特色管理,我們的特色計劃管理尤其是特色建設的運行管理、質量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特色管理也才能凸顯出自己的作用。
(三)突出重點,兼顧其他
如上所述,企業的特色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而要求我們在實施特色管理的過程必須抓住主要矛盾,解決主要問題。也就是說抓住工作的重心,突出工作的重點,并通過這個重點工作,帶動其它工作的跟進,從而形成特色管理工作整體積極向上的良好局面。
突出重點的第一步是選擇“重點”。重點的選擇準確與否,關系到是否突出了重點和重點工作的成效,因此對于重點的選擇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選準了重點,就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就抓住了“龍頭”,工作就會有成效,甚至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企業的職能和特征,筆者認為,特色專業建設及管理是企業特色管理的重心,是工作的重點。特色專業的建設幾乎涵蓋了特色特色管理的全部,比如計劃管理,任何一個特色專業的建設都有一個目標明確、計劃周詳、科學的計劃。同樣地,任何一個富有特色的專業的建成,更是有科學的運行管理和質量管理支撐的。特色專業的特色運行管理中,不僅有專業的培養計劃,有課程體系,有教材的編寫與選用,而且有實驗室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還有師資隊伍建設。特色質量管理實際上也是整個企業教學質量管理的一部分,像質量標準的制定、課程考試考查、實習論文,等等。企業是人才培養的陣地,而企業的人才培養是分專業進行的,各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構成了企業人才培養的整體,特色專業建設成功了,企業的特色基本上就出來了,特色管理也就有了成效。所以,重點的確定,對于特色管理的開展是至關重要的。
四、結語
如上所述,特色管理是企業在新的歷史時期為推動企業發展、贏得競爭優勢而實施的發展戰略。特色管理本身是一個涉及面廣、難度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實施主體以極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其中。筆者認為,不管實施主體通過什么途徑、采取什么措施開展特色管理,都應該將特色管理視為文化創造活動,將特色管理納入文化建設規劃中,用文化創造統領特色管理,以創造文化為目標經營特色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特色管理的本質內核,才能獲得理想的管理效果。反之,那種簡單地為特色而行特色管理的行為,不僅難以建成真正的特色,即便是形成了某些特色,也只能是暫時的,不能保持其特色的歷久不衰。筆者認為,當各個企業將特色管理作為一種文化來精心打造和培育的時候,特色管理離成功就會為期不遠了。
作者簡介:彭博凌(1982—),男,湖南婁底人,助理研究員(經濟類),主要從事企業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