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磊
摘要: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小微企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小微企業在確保國民經濟正常穩定增長、增加就業機會、實現科學技術創新、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力量。但另一個方面,小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其中,“融資難”問題在其發展過程中越來越突出,資金不足將會導致企業出現財務危機,這將會導致中小企業的發展出現瓶頸,因此,探索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對策
一、小微企業“融資難”原因分析
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 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融資是企業進行生產活動的必要條件,小微企業在擴大經營規模,償還到期債務等情況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資金不足將會導致企業出現財務危機,這將會導致小微企業的發展出現瓶頸。造成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外部原因
1.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方面的原因。由于銀行有不良貸款率的考核要求,小微企業的業務規模在銀行占比只在10%左右,當信貸收縮時占比可能更小。銀行對小微企業缺乏重視,所以小微企業的銀行貸款融資成本要比大企業高,且額度低,期限短,對擔保和抵押的要求也更嚴格。
小微企業的直接融資門檻高,我國債券市場不夠發達,企業缺乏直接融資方面的相關指導和技術人才,當小微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需要吸收更廣泛、更多資金的時候,資本市場必然是直接融資的渠道,但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卻很緩慢。
2.缺乏擔保機構等其他金融服務機構。目前,雖然也有針對中小企業不超過300萬元的信用貸款,不過放貸的金融機構對企業成立時間、開票額、納稅等級、經營狀況等都有限制。更多的貸款方式還是抵押和擔保,但小微企業很難找到合適的擔保人和足夠的抵押物。我國針對小微企業的專業擔保機構卻很少,特別是在經濟不發達地區,擔保機構的實力較弱,辦理擔保的程序復雜。
在很多發達國家都有一些服務于小微企業的機構,它可以為小微企業提供財務咨詢和相關人員的培訓服務。而我國暫時還缺乏這樣的專門機構。
3.缺乏信用意識。一些小微企業缺乏信用這方面的認識,長期拖欠銀行貸款,甚至有的逃避還款,這導致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有了防備心理,增加了其他中小企業的貸款難度,在不講誠信的環境下商業銀行繼續開展小微企業的信貸業務容易出現資金管理風險,也會對當地的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二)內部原因
1.自身規模和經營管理理念的原因。小微企業成立時間短,規模小,雖然股東持續投入資金,但單靠這一種方式獲得資金始終不夠,經常發生資金周轉困難。加上本身實力弱,信譽度低,抵押和擔保等貸款條件不合格導致貸款難。有些小微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管理者的經營方法和管理理念老舊,不夠科學,缺乏誠信意識,管理混亂,排斥向金融機構融資,缺乏開拓精神,這種發展理念限制了小微企業的擴張。
2.財務制度不健全。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不規范,管理模式僵化,會計核算是財務管理的核心,現在公司內部沒有聘請會計而采用代理記賬的方式來核算已經不能滿足財務管理的需要,代理記賬公司對賬目不上心,反饋不及時,不分析財務報表,領導也不及時了解當前經營狀況,進而就有可能做出錯誤的判斷,導致公司陷入財務困境。
公司領導管理粗放,企業其他管理人員的素質也相對較低,甚至偶爾發生越權管理的情況。領導對稅法不了解,對繳稅工作敷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司信用損害,進而對公司融資造成不利影響。
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
(一)解決外部問題
1.加強銀行信用體系和擔保機構的建設。由于小微企業存在的各種原因,申請銀行貸款時只會有30%左右能夠通過審批。銀行面臨眾多的小微企業,應設計一套專業的信用評級體系,針對小微企業的行業特征,企業規模,運營能力,財務制度等,篩選出其中評級優秀的小微企業,為他們發放貸款。設立完整統一的評價標準能提高銀行對小微企業放貸工作的效率,把不同級別的企業區分對待更加科學,也有利于放貸風險的控制。對于缺乏擔保機構的問題,政府可以領導建立擔保機構和擔保基金,針對小微企業設立專門的擔保公司,有了擔保后企業向銀行貸款時擔保品缺乏和不夠的問題就得到了解決,有擔保機構替企業擔保,銀行的放貸風險被降低,企業更容易獲得貸款。
2.政府給予更多支持。目前,國家和政府已經明確了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并針對小微企業制定了一定稅收和貸款的優惠政策來鼓勵和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但政府的幫扶力度始終有限。
對于小微企業信用程度難以鑒定的問題,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建立健全專門的小微企業信用體系,政府在對小微企業的服務過程中要做到公正公平,定期召開小微企業宣講對接會,及時向企業負責人宣傳稅收、優惠等政策,如有條件可以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小微企業的財務人員進行培訓。
(二)從企業主體出發
1.加強信用建設和提高盈利能力。我國很多小微企業自身都不注重建設企業信用,管理人員缺乏信用觀念的現象非常普遍,在企業發展中不講信用、無視信用、破壞信用的現象危害著地方經濟和整個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也增加了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所以企業要想獲得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必須加強建設企業信用,積極繳納稅款,按時償還貸款,維持安全的財務狀況,建設企業誠信文化,加強員工的誠信教育。
從當前小微企業的發展程度來看,規模小、實力弱的企業為大多數,要想被金融機構重視和順利融資,關鍵在于提高小微企業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越強企業通過內部積累形成的可用資金越多,財務狀況越好,銀行的放貸風險就越小,企業獲得資金的可能性越大。
2.強化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關系,樹立品牌。加強與銀行的合作關系,提高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能力。在企業融資需求和銀行信貸政策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通過加強企業與銀行之間的合作關系,可以增進兩者之間的互相了解,銀行可以及時了解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資金需求,企業也可以及時了解銀行放貸政策,在良好的交流溝通過程中也能促進銀行對企業的信任。
小微企業應該有樹立品牌的意識,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同行企業眾多,自然消費者的選擇也多。消費者對大品牌的商品通常有更多的信任,銀行自然也青睞于擁有大品牌的企業,因此小微企業要加強品牌建設,這能促使企業體現差異,促進銷售,展現個性,提升溢價,降低銷售成本,還可以申請商標形成企業的無形資產。
(三)采用新的融資方式
1.融資租賃。融資租賃是以融通資金為目的的租賃,在國際上被認為是最基本和普及的非銀行融資方式,這種融資方式是由融資租賃公司按照本公司的要求出資購買所需的設備,在較長的合同期限內把所購設備提供給本公司使用的一種融資和融物相結合的方式。
融資租賃是一種帶有設備銷售性質的借貸方式,無需擔心類似銀行貸款的資信問題,融資租賃公司更看重企業的現金流量,且對租賃的擔保要求也比銀行要低,公司所需的一些建材制造等設備都可以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來獲得,可以采用的方式有三種:直接租賃、售后回租和杠桿租賃。
2.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和金融機構的功能的有機結合,比如浙江網商銀行就是以服務小微企業,純互聯網運營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是依托大數據和互聯網平臺進行資金融通的一種新型融資方式。它的創新在于:互聯網金融企業將融資的各個環節運用互聯網技術聚合成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資金的提供者和需求者可以直接進行交易,不需要傳統中介的參與,節省了時間和成本,因此其業務也具有普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