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禹彤
摘要:教育部在新學期伊始提出“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要求學生在家上網課。隨著線上教學的開展,學生的學習狀態愈發不穩定,為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可采取提高師生、生生、老師家長之間的線上互動環節性,吸引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并同時起到德育的目的。
關鍵詞:線上教學;互動性實踐策略;德育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7-0-01
一、線上教學背景
今年伊始,教育部1月29日下發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并提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教學指導方針。
二、線上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實踐策略
1.充分利用線上平臺的互動功能;
例如“釘釘”本是被許多企業使用的工作APP,在線上教學期間被許多學校作為線上教學首選平臺。其他APP中,比較最常用到的文字聊天工具、布置作業的是QQ,最常用的視頻教學APP是“釘釘”“騰訊會議室”等。
2.增加人際交往互動
學生往往對老師私下的生活狀況是十分好奇的,一旦老師在鏡頭前展現出自己的妝容或家庭環境,能夠讓學生眼前一亮,引發好奇。老師應調整好心態,創造適合直播的家庭環境,適應在鏡頭前講課,再要求學生打開攝像頭就顯得合情合理了。師生之間有了表情、眼神,甚至手勢的互動,就會減少師生之間的疏離感,拉近師生距離,幫學生投入學習狀態。
3.教學設計引發互動
線上教學的學案設計應當精煉,問題的設計應有針對性,要考慮大多數學生的能力和水平,為學生們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間。
優選并整合教學內容,如部編版七下語文有《鄧稼先》《黃河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充滿愛國主義情懷等課文,在設計教學時,應結合當下社會實際背景,思考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熱情,堅定學生的愛國信念。
4.利用好網絡視聽資源
互聯網的優勢在于,能提供大量幫助教學的視聽資源。利用好網絡信息化的特點,能提高課堂的互動性,比如:物理、化學學科實驗操作視頻;語文學科美文朗誦視頻;數學原理的推導動畫;地理方面需要理解關于天體運動的規律的視頻;歷史變革階段的微動畫演繹;音樂、美術等藝術理論的欣賞視頻等等。
教師充分準備并利用好在線視聽資源,能最直接、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并能讓學生在線上教學期間,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課后學生還可以利用線上上課的網絡環境特點,通過打字,跟帖,點贊等APP功能,互相分享體會,表達各自的看法。
5.全科也要及時進行德育
教師要調整好心態,不能只在線上授課,要重視線上教學。線上教學也是一種教育,教師在線上教學的互動中,不應忽略掉學生所處的社會生活圈,應及時對學生的身心進行德育干預。
學校開展德育教育應與時俱進,每個老師都應肩負起德育教育的落實。德育內容應有時代性、應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增強中學生對德育的認同感,學會在上網過程中對信息的篩選,做出應有的判斷 。
6.調整考勤方式,提供多樣互動
為幫助學生快速進入線上學習狀態,每天早上7:45的早讀課考勤方式可結合線上教學的特點,進行靈活調整。比如:(1)生生互動:將“QQ簽到”功能改為上傳自己的作業到班級群,在完成考勤的同時,也方便班主任查看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學生之間也會去關注彼此的作業,以此來衡量自己的完成情況,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2)師生互動:考勤可以組織全班學生在線上朗讀或背誦,并隨機進行檢驗,可讓學生順序背誦古詩文,或進行在線聽寫等等,在壓力的驅使下幫助學生快速清醒頭腦。(3)班級互動:由老師播放音樂旋律,班集體同學可以在線共唱一首歌,讓學生提神醒腦。歌曲曲目也可學生自薦,提高同學的興趣。
7.結合學科特點,設置互動作業
語文教師作為語言文字工作者,除了要教學生語文知識,還應引導學生如何擁有一顆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心靈;除了在書面語言表達方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感,還應在語音文字表達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懂得去品析、體會語音、語言的美妙。
語文教師可以指導同學們編輯修改自己的隨筆文字,使用手機“錄音”功能,以開設廣播電臺欄目的方式,配上音樂,錄制一檔“非常時期”下的電臺欄目。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去主動體會文字、聲音的力量,懂得通過自己的聲音和文字,治愈“聽眾”心靈,傳達對社會的關心和祝福。
生物學科可以知道學生“趁早春 種植物”的水培活動,按小組選擇適合水培的植物,并上傳水培植物的栽種過程,靜等花開。培養學生對生活、對自然、對生命的熱愛,提升生活情趣。將成果分享上傳到群里面,還能加強學生的互動。
8.參與網絡線上活動,拓展互動圈
網絡中有豐富的APP,老師們可以積極利用,使之為教學服務。為人們所熟知的“喜馬拉雅電臺APP”開展了以“錦城春回,聲暖人心,把春天讀給你聽”為主題的線上美文錄制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正能量的網絡活動,使用挖掘手機及APP的正面功能。學生有了前期“自制電臺”的創作,會對參與線上活動更有興趣、也更有信心。
9.線上家校共互動
基于APP強大的視頻通話、共享屏幕的應用功能,在家也可安排進行線上家校活動。召開線上家長會,可以拉近與家長的距離,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和在家表現情況,及時反饋學生在線學習表現情況。
在線教學期間,班集體可以用集體的名義,請家委會家長幫忙,向特殊地區的醫院捐物、捐款。這樣既對學生有愛國情懷教育,也有人道主義方面的教育。
10.開展年級線上活動,讓互動更豐富
為豐富學生的線上生活,為驅除學生在線上授教的疲倦,除了開展班級活動外,還可以以年級為單位,開展主題為“守望有我 筑夢起航 ”的線上演講比賽活動,讓班級之間也產生互動,活躍線上學習氛圍。
三、未來教學改革建議;
對教育工作者來說,線上教學的最大障礙就是難以把握學生的在線學習狀態,因此,學生是否具有自覺獨立性是其能否在家認真完成學習任務的重要條件,家、校雙方都應加強對學生自覺性習慣形成的培養、教育。合格的班主任及各科教師,都要對學生的手機使用管理方面進行引導、管理,向學生提出合理的建議,聯合家長做好對手機使用的督促管理工作,引導學生正確上網,上正確的網。
教師群體應順勢而為,適應社會的發展,將傳統教育觀與現代教學化手段要盡量巧妙地結合。當代學生是“在網絡中成長的一代”,教師應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熟悉媒體平臺,巧妙用好媒體平臺。教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優化設計,優選內容,增強互動,適應本土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