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對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作出闡述,然后對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關系展開思考,說明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和聯系,最后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幾點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關系協調措施,希望可以對業內起到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稅務會計;財務會計;核算體系
中圖分類號:F542.6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2096-3157(2020)15-0187-02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現階段,我國企業面臨市場競爭壓力逐漸增大,如何抓住市場經濟發展機遇、迎接市場經濟發展挑戰是企業需要思考的關鍵問題。科學開展稅務會計工作與財務會計工作,并協調處理會計關系,可以讓會計工作水平得到保證,進而對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一、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概述
稅務會計是管理會計、財務會計的延伸,稅務會計工作內容主要包含企業納稅申報、稅收籌劃以及涉稅咨詢,在具體工作開展中,稅務會計應對國家號召予以積極響應,應對國家稅收政策做到全面了解,進而幫助企業對國家優惠福利政策予以享受。與此同時,稅務會計還應幫助企業完成發票等工作,對多種稅費內容進行精準計算,稅務會計體系本身具有一定獨立性[1]。
財務會計工作主要是依照會計準則要求處理企業已經發生的經濟事項,進而將財務信息提供給企業管理人員,在具體工作過程中,財務會計需要詳細計算企業經濟收益數據,并對其開展全面整理工作,進而制定企業財務報表。一般情況下,財務會計需要開展一級審核,內容主要為日常費用報銷單;需要進行記賬處理,內容主要為日常賬務;與此同時,財務會計還應完成日常發票查收工作。除此之外,財務會計還應對銷售部門予以督促,完成款項催收工作、月底出納工作、現金賬核對工作、往來款項結賬工作以及報送財務報表的存檔工作等。
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關系的思考
1.區別
(1)核算對象。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核算對象具有明顯區別。稅務會計需要在稅收法律法規基礎上,科學計算、合理控制企業稅務活動,并在法律范圍內,采用一定合理措施讓企業稅務負擔得以減輕,讓稅收得到科學籌劃,進而讓企業財務支出減少,讓企業收益提升。財務會計需要在會計準則基礎上,對企業的資產情況、負債情況以及所有者權益進行確認與計量,對收入取得、費用產生、費用歸屬進行記錄,與此同時,還應精準核算收益形成情況、收益分配情況,以對企業基礎財務予以全面掌握,為企業后期財務決策的制定提供信息報表,幫助企業完成財務決策工作[2]。
(2)工作重點。稅務會計需要根據稅收法律規定,對企業稅費進行計算,在確保國家稅收穩定的大前提下,對企業稅收壓力進行調節,將有效、有用信息提供給企業稅收管理工作人員,進而讓企業涉稅風險得以降低或消除,在稅法許可范疇之內對稅收籌劃工作予以完成,讓企業稅負得以降低,讓企業經濟效益得以提升。財務會計工作重點主要是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與規定,對企業財務成果進行核算,財務會計的工作對象主體為整個企業,其工作目的是將有效信息提供給企業管理決策工作人員,進而對其決策制定起到幫助作用,在具體工作中,財務會計需要針對實際情況完成財務會計報告編制工作,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主要包含企業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現金流量等信息,通過分析已經存在或產生的財務數據信息,可以讓報告價值得以實現[3]。
(3)核算體系。在核算體系方面,稅務會計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則為收付實現制,其中心內容為企業涉稅事項,和財務會計相比,稅務會計不必開展企業預算工作。在核算工作開展中,稅務會計需要遵循稅收征收管理等法律規定,核算工作具有較高的保障性及統一性特點。財務會計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則為權責發生制,其中心內容為企業以貨幣計量為主的經濟事項,具體包含企業資金周轉、企業資金投入、企業資金利用等,在核算工作開展過程中,財務會計需要嚴格遵循企業內部的會計準則以及會計制度,現階段,如果企業不同,其所執行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也存在著一定差異。
(4)基本原則。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在工作原則上存在區別。首先,財務會計更偏重于客觀性原則,稅務會計更偏重于真實性原則,在財務會計工作開展中,應做到從實際出發,在已經發生交易、事項為重要依據的基礎上,完成核算工作,在稅務會計工作開展中,應保證企業申報納稅費用、收入是重要計稅依據,應保證其具有真實性;其次,二者在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上存在差異,在財務會計工作中,需要對收入、費用因果配比及時間配比予以強調,在稅務會計工作中,應對企業收入費用確認時間準確性予以強調。
2.聯系
作為實質性工作,稅務會計并非獨立存在,稅務會計工作開展中,需要明確財務會計是重要基礎,進而完成納稅人監督、核算生產經營活動工作。在我國稅務會計發展進程中,正確使用財務會計方法技術才能促進稅務會計技術日益成熟。與此同時,稅務會計也會影響財務會計工作,對于財務會計法制化、規范化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1)延伸關系。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具有延伸關系特點,財務會計的延伸可以產生稅務會計。財務會計工作人員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進行核算,對資料信息進行整合,可以將其提供給稅務會計,稅務會計利用此類信息可以完成自身工作。稅務會計本身具有一定工作特殊性,在具體會計工作開展中,首先,應由財務會計對企業經濟信息數據庫予以構建,并在數據庫的基礎之上對企業財務會計報告予以編制,然后,稅務會計可以使用此數據庫進行稅務計算。因為此種延伸關系,為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稅務會計應掌握稅務知識、了解稅務法律,同時還應掌握財務會計知識,并具有財務信息分析能力,可以在財務會計整理信息中對企業財務情況予以了解,對企業經營成果進行分析,并開展納稅調整措施,保證稅務報表制定嚴謹性[4]。
(2)合作關系。在企業中,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具有合作關系。其合作表現主要為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在財務會計工作過程中,會計人員需要對企業經濟狀況進行分析,核算企業整體經濟,因信息繁雜性以及財務會計自身工作能力影響,在工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規范行為及疏漏現象,因此,稅務會計應監督財務會計開展具體工作,并利用自身知識能力,引導財務工作人員根據稅收法律法規完成本職工作,進而避免財務會計產生工作疏漏現象以及以權謀私行為。
(3)相輔相成。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工作具有相輔相成的聯系,其根本目標都是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在財務核算的時候,財務會計需要以貨幣為主要單位,核算經濟活動情況,進而為后續經濟活動開展提供幫助,在稅務會計工作時,需要依照當前稅收法律法規把控整體財務會計工作,進而讓企業財務活動實現最大價值。除此之外,在會計制度改革背景下,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企業需要跟隨國家發展步伐,考量國家政策、制度體系發展方向,促進二者工作融合,讓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在工作中進行相輔相成、優勢互補,保證整體發展協調性[5]。
三、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關系的協調策略
現階段,我國財務會計、稅務會計關系正處于調整階段,過度分離問題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現為制度上分離、規定上分離兩個方面:一方面,當前過于強調不同會計制度服務對象特殊性,對其共性具有忽視心理;另一方面,規定差異會讓稅收征管難度增加,同時,因財務會計、稅務會計業務素質能力水平可能會影響實務操作效果。因此,需要對二者關系進行協調處理[6]。
1.促進同向發展
為讓稅務會計、財務會計關系得到協調處理,企業需要積極促進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同向發展。首先,企業應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對稅務會計工作、財務會計工作同向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其次,企業應采用一定稅務管理措施,讓稅務工作壓力得以減少,讓二者之間統一性、協調性得到保證。
2.制定管理要求
在財務會計工作開展中,稅務會計是重要工作內容,只有保證稅務會計、財務會計工作內容協調統一,才能將有利信息提供給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人員。針對企業稅務會計、財務會計不同的核算主體、工作對象,企業應對此進行全面思考,構建具有科學性的管理準則、完善性的管理制度,為企業生產管理工作高質量開展提供保證,避免企業產生漏稅、偷稅現象,防止企業有稅務風險情況出現[7]。除此之外,在要求、制度制定過程中,相關部門應對稅法、會計制度實際情況予以全面考量。一方面,政府部門應避免對市場化方向進行過度限制,保證會計制度可以在市場環境中趨于成熟;另一方面,政府部門應積極對稅法等法律體系進行完善,進而提升行政權力規范性,讓會計成為獨立、客觀信息載體[8]。
3.減少政策差異
稅務會計工作、財務會計工作之間具有一定差異,企業在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針對工作需求完成管理措施、管理體系制定工作,并對國家政策進行全面研究,努力縮小政策差異。現階段,我國企業財務政策、所得稅法正在得到不斷完善、更新,企業只有深度了解政策、法律內容,才能讓工作協調性得以提升。除此之外,企業需要對稅務會計、財務會計差異予以高度關注,對市場經濟環境中企業產生的違規行為、不良經營行為予以嚴格懲處,讓企業經營資金、管理成本得到集中化處理[9]。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核算對象、工作重點以及核算體系方面,企業稅務會計、財務會計之間存在區別;在延伸關系、合作關系上,二者存在一定聯系。通過促進同向發展、制定管理要求以及減少政策差異的主要措施,可以讓稅務會計、財務會計關系得到有效協調,進而提升會計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莎.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關系及其協調性初探[J].納稅,2020,14(01):28~28.
[2]謝曉紅.簡述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之間的關系[J].商訊,2020,(01):63+65.
[3]李紅亮.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成本效益分析[J].財經界,2020,(01):123~124.
[4]王曉婷,王紅紅.稅務會計原則和財務會計原則的比較與思考[J].財富時代,2019,(11):68~68.
[5]涂華東.企業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必要性及其措施研究[J].商訊,2019,(33):52~53.
[6]尹仕慧.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關系及其協調[J].全國流通經濟,2018,(28):127~128.
[7]田宇.試論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異[J].全國流通經濟,2017,(17):101~102.
[8]吳佳洋.淺談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區別及聯系[J].財經界(學術版),2017,(19):131~131.
[9]戴新明.關于企業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確認計量比較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7,(18):127~128.
[10]臧桐桐.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中的公允價值辨析[J].黑龍江科學,2017,8(18):172~173.
作者簡介:
郭影,供職于黑龍江農墾恒源工程建筑有限公司,中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