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信用社60年發展歷程,是幾代農信人創業奮斗的過程,承載著農村金融發展的光榮歷史,濃縮了農村金融體系建設的探索過程,記錄了合作金融成長的艱難蛻變。農村商業銀行是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由企業法人、自然人、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發起設立的永久存續的股份制地方性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一級法人、統一核算、授權經營、分級管理”的企業法人。堅持市場定位不動搖,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的作用,提高發展質量,提升管理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向現代金融企業邁進是每一代農信人追求與奮斗的目標。
關鍵詞:流程銀行;精細化管理;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251??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16-0165-02
隨著農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斷深入,信用社服務水平在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制度建設、組織架構建設、信息技術建設、產品研發建設、網點服務建設、員工隊伍建設、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明顯提升,在推動管理制度規范、業務流程優化、全面風險防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農商銀行按照改革、發展、合規、提升的總體要求,堅持服務“三農”,不斷深化改革,穩步推進流程銀行建設工作,全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全面加快向充滿活力的現代金融企業目標邁進。因此,在當前形勢下,改制后的農商銀行如何推進流程銀行建設、如何精細化內部管理,是擺在廣大農村金融干部職工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流程銀行建設基本原則
1立足“三農”“支農支小”原則。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市場定位,充分發揮人緣和地緣優勢,研發特色金融產品,建立風險可控、優質高效的業務流程,提供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獨具特色的、專業化的金融服務。不斷擴充市場占有份額,擴大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增強客戶凝聚力和黏合力,形成具有銀行自身特色的核心競爭力。
2流程主導原則。堅持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無風險的原則。按著制度規范、服務專業、產品齊全實用的流程要求,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行業的客戶需求。同時,以持續改進與改革作為發展目標,實現組織架構與再造管理流程的合理化、合規化和科學化。
3兼顧效率和風險原則。一要正確處理發展業務與防控風險的關系,二要正確處理銀行自身效益、社會效益和客戶需求之間的矛盾,三要正確處理責任分工與利益分配之間的關系,四要正確處理獎勵與懲罰之間的關系。
4前瞻性與適用性相結合原則。根據農商行自身定位、人員成分、產品與市場規模、運營管理機制和經營業績等情況,制定實施科學、合理、實用的規章制度、發展戰略與發展目標。同時,在充分發揮和發揚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學習和借鑒同行的先進經驗與做法,不斷改進和完善自身存在的缺陷與不足。
5整體規劃與循序漸進相結合原則。堅持全盤考量、整體規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劃重點、分類別、劃階段、按步驟,連續推進、不斷優化和實施再造業務流程管理,達到組織構架的合理性、科學性和實用性。
二、流程銀行建設工作推進的阻力
1整體水平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與先進的農商銀行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傳統的管理發展模式沒有根本改變。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實際行動也跟不上時代的節拍和新形勢的需要。
2思想認識不到位。談到流程銀行建設工作為什么進度不快、效果不好,一些同志總能找到“看似合理”的理由,存在“等、挨、靠、混、要”的情緒。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流程銀行建設也是一次改革,改革勢必涉及機制和利益調整,改革也會有陣痛,改革也有可能引起個別人的抵觸。同時,這項工作本身也需要付出相當的人力、財力、物力等成本。而且在解決進程中各種問題的時候,每一個參與者的能力都會有所提升,都會獲得更多的智慧和體驗。
3工作推進的動力不足,力度不大,辦法不多,措施不到位,落實不徹底。法人行社的主體作用不可替代,銀行領導高度重視是流程銀行建設成敗的關鍵,積極改革創新是流程銀行建設的直接動力,必須引入專業的機構發揮助力作用,才有利于農商銀行的改革與發展。
三、流程銀行建設推進策略
流程銀行建設包含前期準備、戰略發展規劃制定及實施、公司治理體系完善、組織架構體系建設、人力資源體系建設、全行關鍵制度完善、管理流程及業務操作流程梳理、全面風險管理等幾個階段,能夠有效促進業務發展,提升銀行的綜合管理能力。在制度建設、領導團隊建設、員工素質提升、戰略規劃設定等方面必須狠下功夫。
1戰略體系。(1)戰略目標制定。科學合理地制定戰略發展規劃是經營運作的根本,直接影響流程、內部組織等各方面的調整和變革。外部環境分析方面,針對宏觀經濟形勢對銀行業的影響進行分析,明確銀行業發展的趨勢及特征,近期監管資料及相關政策對經營管理方面的影響,搜集縣域政府工作報告、區域發展報告、經濟發展等數據,分析區域經濟對農商銀行發展重心的影響。在內部能力分析方面,從業務能力、風險能力、不良貸款、監管指標變化、財務能力、運營能力、人力資源能力等各個方面,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根據內外部環境分析,結合業務發展情況,制定發展愿景、戰略目標。(2)戰略目標的實施。形成全行戰略發展規劃后,關鍵是要把戰略目標細化到具體可執行的措施中。通過組織架構構建,運用各類管理機制、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營銷活動等方式將戰略目標細化到具體的行動中。需要注意的是每隔半年,對全行的戰略規劃進行回顧和評價,分析戰略規劃實施階段外部環境的變化及內部核心能力的提升情況,并在半年度工作報告及年度工作報告中對戰略目標進行調整。
2公司治理。在公司治理架構建設方面,以《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指引》《商業銀行股權管理辦法》《商業銀行董事會工作指引》等監管文件,對公司治理架構全面審視。通過優化公司治理體系,按照現代金融企業制度要求及流程銀行建設要求,對黨委、三會一層、部門設置等組織架構進行全面梳理,制定各層級會議議事規則,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對一些關鍵性的《履職評價辦法》《關聯交易管理辦法》《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股權管理辦法》等制度優化完善,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形成決策、執行、監督三位一體、權責分明、相互分離又相互約束的現代商業銀行法人治理框架體系。
3組織架構及人員配置方面。組織架構是戰略實施的基礎和保障,需要根據農商銀行發展戰略和繼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總體要求,按著“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借鑒他行組織架構經驗,在分類營銷和細分客戶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未來發展盈利模式及業務運行模式,設置前、中、后臺等主要管理部門,編制各部門機構職責手冊,不斷完善與建立前中后臺管理,實現營銷服務、風險防控、后臺保障的總體目標,促進業務轉型和戰略定位目標的實現。在機構設置方面不僅要注重部門配置與職責,同時要兼顧風險三道防線作用的有效發揮。部門職責應做到責權利分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全員防范風險的良好局面。同時,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實現事情有人干、業務有人管、風險能防控的目標。
4流程體系。相互分離又相互約束的現代商業銀行法人治理結構及流程的梳理與整合是流程銀行建設的基礎。銀行內部的流程具有嚴密的層次性,全行流程體系建設設計上將流程按照功能特點分為管理類流程和業務類流程。定期對流程執行效果進行評估及優化,修訂相關制度。將體系建設與運作的成果延伸應用至日常業務管理中,采取合并、刪除等方法,持續地實現識別、滿足和超越客戶、監管機構及其他相關要求,及時對流程進行優化,提高綜合管理水平。
5管理機制建設。流程銀行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管理理念、管理體系與管理目標等多項內容。所以,我們應該通盤考慮前中后臺的管理邊界,著力解決重點業務、重點區域的問題,以及有可能在各業務單元發生的問題。堅持做到優化內控制度,強化內控氛圍,人人肩上有擔子,心中有責任,確保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的有效實施。(1)運營體系建設。實施集中運營管理的原則,統籌安排,分類管理,逐步實施。科學分配人力資源,科學量化業務目標,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增強網點服務與營銷以及聚集客戶的能力。推出扁平化、垂直化管理模式,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差異化服務。使管理職能、營銷職能、風險防控職能、創績創效職能不斷提升。(2)績效考核機制。一是建立激勵機制有效發揮干部職工的主觀能動性。二是建立管理和防控機制,有效管理和規范干部職工的工作行為。三是體現多勞多得的薪酬價值觀念,增強團隊團結意識,培育干部職工的主人翁精神。四是通過科學有效的考核指標,采取績效掛鉤、責權利掛鉤、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掛鉤的辦法,為實現穩健經營、快速發展的戰略目標打下良好基礎。(3)約束機制。對各類違規行為進行處罰、問責。根據違規行為的嚴重程度不同,建立違規積分管理、統計、處理、運用等規定。通過違規行為積分管理機制,加強內部管理,引導和督促工作人員遵章守紀、依法合規經營,提高農商銀行風險管理水平,確保各項經營管理活動依法合規。
6風險管理與合規建設。全面風險管理的最基本目標是:銀行機構和組織在面臨風險和意外事故的情況下能夠維持生存;風險管理的措施、方案能夠在面臨損失的情況時得到持續發展,能夠有助于迅速恢復正常運轉,從無序走向有序。在戰略規劃中,根據之前提到的發展戰略及風險偏好制定風險政策。風險政策與農商銀行的發展規劃、資本實力、經營目標和風險管理能力相適應。從公司治理層面上,在明確三會一層架構的前提下,董事會是承擔全面風險管理的最高決策機構和最終責任機構。監事會是負責監督和檢查董事會以及管理層在全面風險管理中的履職盡責情況,并承擔督促整改責任。高級管理層承擔全面風險管理的實施責任,執行董事會的決議。設立專門部門負責全面風險管理,推動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認真積極落實業務管理和風險管理制度與責任,管控與監督各項業務操作流程的合規與合法化,形成直接有效的監督溝通與糾改機制,對實際業務工作中存在和發現的制度缺陷、業務缺陷、產品缺陷、服務缺陷以及風險苗頭應及時提出整改意見,落實整改措施。根據監管要求全面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有效防控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戰略發展風險、聲譽建設風險、科技信息風險。形成一整套風險識別、風險控制、風險計量、風險監測與風險報告的管控機制。同時,重視合規管理制度和合規文化建設。按照現代化商業銀行管理模式,不斷改變傳統銀行的業務管理理念與業務經營模式。面對互聯網金融、利率市場化等多種外部環境因素的變化,面對眾多金融機構的充分競爭,面對新技術新技能,新需求的實際情況,改制后的農商銀行必須加強自身的管理創新、業務創新、流程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市場競爭,實現科學管理、科技先行、穩健發展、自身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的總體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婷,姚仿秋農村商業銀行管理模式選擇與定位方式探究[J].全國商情,2014,(13):47~48
[2]楊肖肖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研究的文獻綜述[J].全國流通經濟,2018,(20):87~88
[3]戴祖央我國村鎮銀行與農戶之間“雙向惜貸”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8,(30):95~96
作者簡介:
張蕾,供職于河北懷來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