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騫
[摘要]從歷史、理論和現實三重角度來看,馬克思主義是紅船精神形成的哲學基礎。紅船精神蘊含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念,其主要體現為所貫徹的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人民群眾主體性的經驗及哲學基礎。新時代繼承與發揚紅船精神,需要繼續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引領,走好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關鍵詞]紅船精神;馬克思主義;時代價值
早在2002年,習近平任浙江省委書記后,帶著對歷史的思索專程來到嘉興南湖瞻仰了紅船。2005年春節后,他再次來到浙江嘉興南湖瞻仰紅船,追憶黨的先進性之源,同年6月,他在《光明日報》上刊發了署名文章《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首次闡釋“紅船精神”的內涵,即:“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①從歷史、理論和現實三重維度來看,馬克思主義是紅船精神形成的哲學基礎。紅船精神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其主要體現為所貫徹的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人民群眾主體性的經驗及哲學基礎,對于新時代黨的建設和青年培育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是紅船精神形成和發展的哲學基礎
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其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構成中國革命精神的完整序列,是革命前輩舍生忘死、攻堅克難為祖國建功立業的精神寫照。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紅船精神”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成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成功典范。紅船精神蘊含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品質,它昭示了青年一代在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指導下,堅持愛黨愛國,沖鋒在前、享受在后,不怕犧牲、不辭勞苦的精神特質。它以“馬克思主義精神”作為存在基礎,成為依托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進化的革命精神序列之源。
馬克思主義的最高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以達到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對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信仰和對共產主義的強烈向往,是成立中國共產黨的初衷。建黨90多年來,每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都將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而不懈奮斗,這構成了紅船精神的思想基礎——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無數早期革命黨人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櫛風沐雨、篳路藍縷,“其中以李大釗、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早期就接受了先進思想,繼而把畢生的精力無私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并且在長期艱苦的斗爭環境下,一直堅持堅守著共產黨人的信條,為革命斗爭做出了杰出貢獻。”②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經時代檢驗的科學的思想。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開拓進取,無所畏懼,堅定信念,堅守初心,將黨的歷史詮釋為一部革命奮斗史?!拔覀冸m沒有身處紅船誕生的時代,但‘紅船精神沒有褪色、沒有過時,它一直貫穿于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③
二、紅船精神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念
早期共產黨人在血雨腥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堅持以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不僅取得了革命戰爭時期的階段性勝利,更形成了紅船精神,體現為紅船精神中所堅持的從客觀實際出發、堅持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人民群眾主體性的經驗及其哲學思想。
(一)紅船精神蘊含了馬克思主義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的哲學理念
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是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理念的重要部分之一。唯物論的主要觀點是:存在決定思維,思維對存在有巨大的反作用;思維必須符合客觀存在。把這兩個觀點轉化為人們日常的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即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從歷史和現實邏輯看,要想從根本上改造中國,僅僅照搬西方模式、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尋求新的出路。恰時,西方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是一次帝國主義性質的戰爭?!按舜螒馉帲箽W洲文明之權威大生疑念,歐人自己亦對其文明之真價,不得不加以反省。”④“中國人學習西方的努力屢遭失敗的事實,更使他們對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可行性產生了極大的疑問?!雹菰谥袊R分子面臨救國苦惱的同時,俄國十月革命爆發,這是一場社會主義性質的革命。環顧俄國歷史,其與中國的國情有很大相似之處。十月革命的勝利,促使中國的先進分子將救國目光從西方轉向東方,轉向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武器、工農群眾當家作主的俄國。由此,中國踏上了有正確思想指導的救亡之路。早期共產黨人追隨馬克思主義正是基于中國當時的具體情況作出的正確判斷。由此可見,早期知識分子將馬克思主義當作救治中國的良方,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審時度勢的結果。
(二)紅船精神蘊含了馬克思主義量變質變規律的哲學理念
質量互變規律是描述事物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在事物內部矛盾運動中,事物的發展由量的積累為始,至質的轉換為終,以此循環往復,以至無窮。
早期知識分子秘密組織成立中國共產黨,其在人員數量和組織層面上的變化正遵循了馬克思主義質量互變規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得苦苦探索改造中國道路的知識分子看到了曙光,他們將目光轉向俄國,將馬克思主義看作治國良策。五四運動后,國內更是涌現出一大批馬克思主義的愛國青年追隨者,他們在接受、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逐步轉變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與此同時,工人階級也在此次運動中得以覺醒,在先進知識分子的影響下,他們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并逐漸從自發斗爭狀態轉向自為革命階段。由于中國工人階級的獨特優勢,他們更易凝聚成一股強大的革命力量,這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積聚了組織力量。先進的知識分子在組織工人階級的同時,并沒有忽略農民群眾的重要作用,他們深入農村的田間地頭,向農民講述造成他們生活貧困的根本原因,組織他們起來反抗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這也為黨的誕生奠定了組織基礎。
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中,中國共產黨在浙江嘉興南湖紅船上誕生。
由此可見,縱觀建黨的革命隊伍變化,其組織數量從最初的少數馬克思主義覺醒者發展到愛國青年知識分子的廣泛參與,再到廣大工人階級和農民群眾力量的支持,體現了革命隊伍由小變大的發展過程,體現了革命事業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是指導中國共產黨人一步一步向前走的強大思想武器,也是激勵新時代青年破除萬難、不斷向上的強大思想武器。
(三)紅船精神蘊含了馬克思主義否定之否定的哲學理念
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之一是否定之否定規律,其揭示了事物發展的趨勢和道路。唯物辯證法指出,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上升的,但是道路卻是曲折、迂回的。說總趨勢是“前進”的,是因為事物內部的“否定”是“揚棄”,是在“肯定——否定”之后的“再發展”,說道路是“崎嶇”的,是因為事物的發展由其內部矛盾斗爭所致。
“堅定理想,百折不撓”是共產黨人特有的精神氣質。早期共產黨小組的成立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組織基礎,隨著建黨時機日益成熟,陳獨秀和李大釗經過商議,決定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正式召開,代表們決定在此進行6次會議,但到7月30日晚,第6次會議剛開始沒多久,會場便被不明男子闖入,隨后會議被迫轉移至嘉興南湖。因此,有了后來“一個大黨誕生于一條小船”的佳話,也有了不斷促使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初心的“紅船精神”。這次會場轉移,雖然耽誤了時間,但是堅定了代表們建黨的初心、決心和信心,加深了建黨的意義,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共產黨人在與強敵斗爭的過程中,涌現出了一大批英雄的革命先烈。夏明翰臨刑時,寫下了氣壯山河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方志敏就義前,在遺著《可愛的中國》中寫道:“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江姐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等等。他們雖然犧牲了,但是他們的精神值得后世贊揚和發揚。
可見,在馬克思主義辯證否定觀指導下,早期共產黨人化悲憤為力量,堅定信念,取得了革命戰爭的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⑥因此,全黨上下必須堅定信念,攻堅克難,開拓全新的未來。
(四)紅船精神蘊含了馬克思主義人民主體性的哲學理念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強調,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其決定社會生活的物質領域。社會意識揭示社會的精神生活。而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載體動力,其是社會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梢哉f,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把歷史唯物主義廣泛運用于群眾性偉大實踐的精神結晶。在建黨前,中國早期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深入工人之中,向他們宣傳“勞工神圣”、維護工人合法權益的觀點。為了取得同工人階級的密切聯系,他們出發“‘往民間去,跑到工人中去辦工人學校,去辦工會”,⑦同時向工人宣傳“自己解放自己”的道理。1920年3月,鄧中夏等人組織講演團深入長辛店、通縣,并南下到保定、石家莊等地的工廠、農村進行講演,與工人、農民建立聯系。與此同時,也深入農村的田間地頭,加深與農民的聯系,向他們宣傳馬克思主義。早期共產黨人特別注重走群眾路線,特別注重依靠群眾力量。在建黨后,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將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為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奮斗。共產黨無任何私利可圖,從誕生之日起就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
在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指導下,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堅定不移走群眾路線。可以說,紅船精神充分體現了人民的主體性,體現了早期共產黨人的使命與擔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需要更加堅定以人民為中心,傳承與弘揚“開天辟地、敢為人先,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紅船精神,使新時代上下同心、同行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
三、紅船精神哲學理念的時代價值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早期革命前輩的優良精神品質和行事作風在新時代的映射和延續,其蘊含的哲學思想,對新時代黨的建設和青年培育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革命前輩的建黨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是指導他們成功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哲學,還是激勵他們勇于面對新問題,解決新矛盾,開拓新境界的哲學?!榜R克思主義哲學一經為廣大勞動者所掌握、所應用,什么人間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雹嗔暯皆谌珖h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努力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學到手,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雹嶂袊伯a黨要想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保持自己的先進性建設,就必須一如既往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解決現實難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疆拓土”。
新時代要繼承和發揚紅船精神,需要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在此基礎上,對于新時代的廣大青年人來說,便是要更加牢記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問題,在今后實現人生理想的過程中,要腳踏實地、積極上進,為實現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注釋]
①習近平.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光明日報,2005-06-21.
②劉宇祥.淺談“紅船精神”與井岡山精神的本質內涵及時代價值[J].黨史博采(理論),2018(2):4-7+9.
③馬琳琳,王晶.讓“紅船精神”閃耀新時代的光輝[J].人民論壇,2019年(18):118-119.
④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編注.李大釗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8.
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九十年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史讀物出版社,2016:15.
⑥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⑦鄧中夏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354.
⑧萬資姿.大陳島墾荒精神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探析[J].青少年研究與實踐,2020(01):5-9.
⑨習近平.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