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志芳
摘 要: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取得高分,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師進行了大量的講解,并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自己講的內容。但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學會了應付考試,并沒有挖掘出學生的潛在能力,所以學生在畢業后就會將學到的知識“歸還”給教師。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就需要開展拓展性教學。本文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三個方面入手,淺談了小學英語拓展性教學的開展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拓展性教學;學生
拓展性教學是一個綜合的系統過程,其的立足點為: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和學生的潛在發展水平。因為拓展性教學的開展可以有效地將學生的潛在能力發掘出來,可以將學生的潛在能力轉變為實際發展水平,有效地將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讓學生全面地發展,所以,教師要將其重視起來。
一、拓展教學目標設計
1.單一目標向三維目標的拓展。
傳統的教學目標是單一的,只要教學知識就夠了。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當前的教學目標成為了三維目標: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樣的三維目標可以將教學理念——以人為本充分的體現出來。因此,教師要將單一目標向三維目標的拓展重視起來。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不光要注意知識的教授,還要考慮到學習過程及學生的情感認知。[1]
2.課時目標向單元目標的拓展。
教材是這樣安排的:一本教材中有四個模塊,一個模塊(主題)中有四個單元,一個單元是一個小主題。很多教師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喜歡以課時為單位,詳細地列出了目標清單。但因其太細太雜,所以學生并沒有將其真正的掌握。而設計單元目標,根據模塊式的編寫體系,開展拓展性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
例如在教學形狀的時候,教師可以發現,有些學生將學習用品拿了出來,并嘗試將學到的形狀的詞語來描述這些學習用品的形狀。教師在看到這一情況后,可以鼓勵其他沒動的學生用自己已經學習到的知識描述一下教室中的物品。因為這樣的教學方式很有趣,所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可以被調動起來。學生們還自主地進行了互問互答。如:“What shape is the window?”“What shape are these/those books?”而在遇到某些還沒有學習的知識的時候,學生會積極的舉手提出問題。這樣一來,整個課堂教學就變成了綜合的載體,既有已學知識、正在學習的知識、將要學習的知識,也可以將單個目標與整體目標進行了統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英語知識體系得到了完善,口語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習英語的信心也得到了樹立。
二、拓展教學內容設置
1.教材的一次開發。
教師要充分地了解教材內容,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性、科學性,才能科學的設置教學內容的整體框架。[2]而這,就是教材的一次開發。
例如在開展英語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根據編寫體系“block-building”對本學期要教學的內容有一個深入地了解。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深入地研究上一個學期的學習內容、這個學期的學習內容、下一個學期的學習內容的聯系,將其的承上啟下的工作做好,有效地拓展教學內容。
2.教材的二次開發。
教材的二次開發是很重要的。教師在二次開發教材的時候,要遵循最近發展區的原則,要在學生的潛在能力的范圍內進行拓展。
例如在教學“Childrens Day”“Teachers Day”“National Day”“Christmas Day”的時候恰逢春節前夕,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Which are for Chinese?Whinch are for foreigner?The spring festval is coming,are you happy?And what shall we do?隨后,教師可以將主題Halloween引入,并向學生詳細地介紹這個節日。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還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
三、拓展教學方式
情境創設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可以調動起學生的視覺、情感,可以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快速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靈活地運用知識。
例如在教學食物類名詞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所熟悉的KFC中的食品的名詞導入,然后模擬在KFC點餐的情境,與學生進行對話。在課堂伊始,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What can I do for you?”然后引導學生將學到的單詞運用起來,進行回答:“Ill have a cup of milk and a hamburger,what about you?”隨后,再讓其他學生說出不同的答案。在這樣的實踐性練習中,學生的不足可以快速的暴露出來,教師可以及時地調整教學方式、講解相關知識,幫助學生查漏補缺,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效率。
拓展性教學的有效開展,可以有效地將學生的潛力發掘出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技能,并逐漸地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實際發展水平,將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上述提到了三種簡單的拓展方法:拓展教學目標設計、拓展教學內容設置、拓展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將其應用于實際教學中。不過,教師在開展拓展性教學的時候,要先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能力、學習需求、興趣愛好有一個充分地了解,然后基于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為國家培養出全方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馬小杰.淺析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2):00151-00151.
[2]孟曉明.小學中段年級如何開展英語學科拓展性教學[J].現代教育,2018.No.634(04):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