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玉卿


摘要目的:探析人文關懷護理對晚期肝癌患者疼痛、情緒以及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廈門市中醫院收治的肝癌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人文關懷護理。比較2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前,2組患者的VAS、SDS、SAS等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患者的VAS、SDS、SAS等評分均有改善,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障礙、日間功能等睡眠質量評分也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人文關懷護理應用于晚期肝癌患者中,可明顯降低患者的疼痛等級,改善其抑郁、焦慮情緒,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臨床應用效果良好,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人文關懷護理;晚期肝癌;疼痛等級;睡眠質量
Effect of Humanistic Care on Pain,Mood and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iver Cancer
ZHAN Yuqing
(Xiame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amen 36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care on pain,mood and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iver cancerMethods:A total of 82 cases of liver cancer admitted to Xiame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August 2016 to July 2018 were selected for comparative study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vas,SDS and SA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P>005); after nursing,the scores of vas,SDS and SA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scores of sleep time,sleep time,sleep disorder and daytime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humanistic car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iver cancer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evel of pain,improve their depression and anxiety,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leep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umanistic care has a good impact,and has the value of promotion.
KeywordsHumanistic care; Advanced liver cancer; Pain level; Sleep quality
中圖分類號:R7357;R47373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6.044
晚期肝癌患者在病痛和心理壓力的雙重折磨下,多會出現抑郁、焦慮、無法入睡等情況,生命質量較差。針對晚期肝癌患者的情況,人文關懷護理顯得尤為重要[1]。本研究結合人文關懷護理理念及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命質量,對晚期肝癌患者采用人文關懷護理,改善患者的疼痛、不良情緒以及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廈門市中醫院收治的肝癌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20例,年齡42~71歲,平均年齡(625±38)歲;觀察組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42~70歲,平均年齡(621±32)歲。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12納入標準1)經影像學檢查和病理學檢驗,確診為肝癌晚期者;2)意識清楚,無精神類障礙者;3)預計生存期在3個月以上者;4)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者。
13排除標準1)臨床資料不完整者;2)認知能力較差,無法配合護理行為者。
14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內容包括飲食干預、運動指導、醫囑下采用止痛方式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人文關懷護理:1)環境護理:護理人員需為入院患者營造舒適的住院環境,由首位接診的護士為第一責任人,以富有親和力的語言引導患者熟悉住院環境;保持環境的整潔、干凈,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2~25 ℃,濕度控制在44%~54%,避免因溫濕度變化引起患者情緒失調;注重觀察患者與同病房患者人際關系的變化,出現矛盾及時溝通解決,降低患者對住院環境的排斥感,增加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提高其護理依從性。此外患者家屬作為患者主要的精神支柱,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態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患者,因此患者家屬可降低對患者治療的期望值,護理人員可將護理干預至患者家屬,使其給予患者情感支持。2)心理疏導:晚期肝癌患者多數年齡較大,對事物耐心不足,易出現煩躁、發怒、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導致睡眠質量較差。護理人員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適當講述部分成功臨床案例,幫助患者樹立對抗疾病的信心;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運用專業知識及時給予反饋;結合患者的性格特點和愛好,制定專業化的心理護理疏導方案,給予患者心理支持,使患者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疾病。3)情感護理:在日常交流中,護理人員需盡量避開患者較為關注和敏感的話題,不予以評論,以避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避免出現要求患者接受事實的行為,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交流,不刻意壓抑和改變患者的情緒,疏通患者心結,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此外護理人員還可以通過語言、肢體動作等行為,幫助患者打開心結。如,聊天時握住對方的手,以表示親切;對患者的情感流露表示理解,并給予開導和安慰;患者若訴說時情緒較低落,可給予拍肩膀、撫背等帶有撫慰性質的肢體語言以增加其內心的安全感,使患者能夠給予護理人員充分的信任感,從而自發自愿地向護理人員傾訴內心感觸。4)疼痛干預:疼痛是晚期肝癌患者普遍現象,在劇烈疼痛下,患者可引發頭暈、嘔吐、全身乏力等情況,導致無法入睡,對患者的生命質量和心理狀況造成極大影響。持續疼痛情況下,會有部分患者出現輕生念頭,因此需要及時給予鎮痛處理。面對患者的疼痛問題,護理人員需迅速、有效地采取正確措施緩解患者的疼痛感,以維持晚期肝癌患者的基本尊嚴。
15觀察指標觀察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疼痛等級評分、情緒狀態及睡眠質量評分。疼痛評估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2],0~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感越明顯。情緒狀態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3]。SDS評分正常:<53分,SAS評分正常:<5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焦慮程度越深。睡眠質量根據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進行評估[4],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共7項,本研究采用其中4項: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障礙、日間功能進行評估,評估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質量越差。
16統計學方法采用SSPS200統計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本次研究的數據為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疼痛等級評分比較護理前,2組患者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患者疼痛等級評分均有改善,觀察組的VAS評分要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2組患者SDS、SAS評分比較護理前,2組患者的SDS、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SDS、SAS評分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的SDS、SAS評分要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比較經過護理后觀察組的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障礙、日間功能等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肝癌屬于肝臟惡性腫瘤,原發性肝癌主要是乙肝病毒感染所致,其病死率較高。肝癌主要表現為肝部疼痛、腹脹、納差、身體消瘦乏力等[5],因此肝癌患者需要較好的護理。人文關懷護理的應用,主要通過關愛患者的心理、情感、生活等內容,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況,提高其生命質量的一種護理方式。有研究證實,正確的人文關懷可以幫助人們獲得希望并樹立信心,以心理影響生理,可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人體健康狀態。由于人文關懷護理的對象是患者本身,因此在護理過程中需給予患者足夠的重視,對患者的生理、心理變化及時給予反饋和應對,以最大程度的關懷來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低落情緒,獲得其心理支持,從而達到改善其睡眠質量及疼痛程度的目的[6]。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接受人文關懷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在VAS、SDS、SAS評分、睡眠質量評分等方面的數據均低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P<005)。這表明,適度的人文關懷護理能最大程度給予患者的情感支持,指導患者樹立對抗疾病的信心,降低患者因恐懼或未知感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療心態。
綜上所述,在晚期肝癌患者中應用人文關懷護理,可通過對患者情感、心理上的關愛,改善其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降低患者疼痛等級,最終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孫亞利,肖奇貴,任洋,等.人文關懷護理對肝癌手術患者生活質量和負性情緒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6,29(4):704706.
[2]高國清.人文關懷護理對肝癌患者生活質量和負性情緒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6):2021.
[3]羅紅英.人文關懷護理在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1):7980.
[4]董云華.人性化護理對晚期肝癌患者疼痛及情緒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9,51(2):237238.
[5]王小萍.人文關懷性護理在原發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33):183184.
[6]王哲,鐘姣,曹勇.人文關懷對老年肝癌晚期患者精神狀態、疼痛程度及患者滿意度的改善作用[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8,24(5):497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