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勝 宋曉紅 車麗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對高學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我國的知識化進程速度也越來越快,給中職學校的教育和生存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和壓力。本文對如何實施“因材施教”,深化課堂教學環節改革進行探討。
【關鍵詞】隱性分層;互動式;中職專業課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4-133-02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對高學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我國的知識化進程速度也越來越快,給中職學校的教育和生存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和壓力。職業中專學校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初中時期,大部分成績不是很好,大部分學生理論學習熱情不高,缺乏鉆研精神,缺乏積極的學習動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上得過且過、效率低下。另外,現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環境優越,從小缺乏艱苦的鍛煉,因此心理品質上呈現出意志薄弱的特點,怕吃苦,怕困難,心理脆弱,學習惰性強,無法正確對自己做出評價,思想觀念相對弱化,做事處世急于求成,對社會回報期望值明顯偏高。因此,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完全適應當代中職教育的要求。雖然中職生源知識基礎比較差,但智力素質并不差。他們的思維敏捷,動手能力較強,對新事物、新觀念容易接受,適應性強。所以,我們必須注重發掘他們的潛力,努力實施“因材施教”,深化課堂教學環節改革,改變“填鴨式”、“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積極探究精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而傳統意義上的分層次教學,往往存在層次劃分的動態性帶來了班級組織的不穩定性的弊端,還會使學生從心理上給自己和他人貼標簽,不利于激勵后進生,另外分層教學目標的設計及課程體系的開發有待進一步科學和規范等。
從我校機電專業組成結構來看,近幾年來,既有沖刺山東省春考本科的高考輔導班,又有與山東職業技術學院、濰坊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合作的“3+2”班,還有低門檻的普通職專班,中考錄取分數線甚至連續多年低于200分,這已經成為制約我校中職機電專業發展的瓶頸。
為扭轉專業課教學被動局面,使不同層面上的學生真正都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機電專業教研室主任王倫勝等同志帶領學校機電專業課題組對“‘分層互動教學模式在中職專業課中的應用”這一課題在兩屆學生(2016級和2017級)中進行了實驗和研究,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實施“分層互動”教學模式的原則
1.全體性原則
2.主體性原則
3.“因材施教”原則
二、“分層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步驟
1.依照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初步分層
實施分層互動教學,首先應給學生進行科學分層。教師要綜合參考學生上一學期的專業課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及自我定位,通過調查和觀察,掌握班級內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知識水平、特長愛好及社會環境,將學生按照學情特點隱性分層分組,形成一個個學習群體,每學期初為每位學生建立《隱性分層小檔案》,將每個班學生分為A、B、C三層,按照1:2:2的比例將每個教學班分為八組。 各項打分采用A、B、C三等等級制。按照先自我、再同學、再教師的評價順序,真正做到隱性分層,不給學生貼標簽。此表每學期統計一次,作為下一學期的分組依據。
2.教學目標體現分層
在尊重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對于基礎差,甚至厭學的C層的學生,將教學目標中的“掌握、識記”等要求變為“了解、熟知”,這樣給予各個層次的學生適度的期望和要求,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潛能,促使他們向最近發展區努力。
3.在任務驅動中“傳、幫、帶”。
傳:教師對新知識的傳授。主要采取問題引領的方式,關注B層尤其是C層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比如“電動機為什么能轉?”,而不是“電動機的換向原理”。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
幫:組內高層次幫助低層次的學生,共同完成項目任務。
帶:通過有效易操作的考評辦法,激發小組間的競爭意識,互相帶動。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在掌握學習理論中指出,“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未能取得優異成績,主要問題不是學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適當的教學條件和合理的幫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適當的學習條件,大多數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速度、進一步學習動機等多方面就會變得十分相似”。美國學者卡羅爾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夠的時間(或是學習機會),再具備合適的學習材料和教學環境,那么,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可能達到既定的目標”。通過“傳、幫、帶”的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形成成員和和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學形式,充分發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激勵,為每個學生創造發展進步的機會。特別是學生間人際互動,利用學生層次的差異性與合作意識,形成有利于每個成員協調發展的集體力量,使學生在德育素養養成、優勢互補、團隊協作、規范有序、共同進步中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與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把課堂交給學生。
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是現代課堂教學的重要標志,是進行教學的出發點、依據和歸宿。實施“有新學就有總結發言,有任務就有成果交流”,教師根據教學環節的難易程度,在小組合作探究的基礎上,點名各小組同一層次的學生上臺展示,做出橫向比較,個人成績即代表小組成績,避免了小組活動中只推選A層學生,忽略甚至打擊C層學生的弊端,激發學生B層、C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培養和增進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分層教學”是在班級授課制下按學生實際學習程度施教的一種重要手段。是在學科教學中,按學生的個性特征、心理傾向、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的差異,將學生分開層次,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運用主體參與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同時施教,充分發揮不同學生的潛能,把“因材施教”與“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落在實處,努力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素質發展與提高。
5.構建多元評價體系
①課堂評價直接影響著學生活動的自覺性、積極性,所以評價應做到:有彈性,答案不能限制太死,只要合理就應肯定;不僅評價活動結果,而且更要評價活動過程。尤其是對活動中學生的積極參與、發揮的主觀能動性及表現出的良好個性品質給予評價、鼓勵。這樣,更能發揮評價的教育與激勵作用;變學生評價的客體為評價的主體。對課堂上學生的活動情況及結果不僅僅是教師去評,還可以讓學生自評或互評。
②階段性學習成果評價。每學期進行校內技能達級考核,參考青島市機電專業技能達級要求,制定校內專業課達級規程,對學生個體的學習做出階段性評價,并作為下一階段分層次教學的依據。
實行分層教學,使學生在不同的層次中,有一種競爭意識,而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或需求組織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充分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讓學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總之,我們要通過分層次教學,使學生的學業成績都能分批次地波浪式地前進、螺旋式上升。
三、互動分層式教學模式的教學實驗效果及優勢分析
互動分層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雖然是艱辛的,但其成效卻是十分顯著的。限于篇幅,這里選擇2016級機電一班和2017級機電二班教學成績實例,對我校分層教學實驗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1.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我校2016級機電一班在2016-2017第二學期與四班在專業課成績上的差距較大,尤其是前10名學生只占20%,大部分學生成績都集中在50名左右,學生成績參差不齊,整體水平較低;自從2017-2018第一學期實施分層互動教學模式以后,成績出現非常大的提高,反超四班,尤其是前10名學生占到了80%;以后的學段穩步提高,保持絕對優勢。
我校機電專業連續四年技能達級通過率基本上在80%左右,實施分層互動模式的兩個實驗班達級通過率(不含缺考)均在90%以上,較兩個對照班有明顯的優勢。
2.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師事先針對各層學生設計了不同的教學目標與練習,使得處于不同層的學生都能“摘到桃子”,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極大地優化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從而提高師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師在備課時事先估計了在各層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做了充分的準備,使得實際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總之,通過這一教學法,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3.有利于提高春季高考升學率,為高職院校輸送高素質合格人才,實現對口高考無縫銜接
4.有利于教師全面能力的提升
通過有效地組織好對各層學生的教學,靈活地安排協調不同的層次的學生學習策略,極大地鍛煉了教師的組織調控與隨機應變能力。分層次教學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學生在分層教學中提出來的挑戰都有利于教師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實施“分層互動”教學模式中發現的問題
隱性分層,學生的綜合層次結果只在教師處,由于教學環節中必然存在小組間的競爭,就難免會出現小組內部對低層次學生抱怨等不良反應,為此,教育者在實施該教學方式時,一定要注意對學生們內心的關注,學生們正處于青春期,這個階段人的心理、生理、情感等很不穩定,智力、能力、條件和行為差異也很大。因此注重學生的內心發展,及時糾正學生心理上的彎路是非常必要的。
五、總結
“分層互動”的教學模式實質上是一種復式教學策略,是將分層與小組合作探究的融合和創新,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大動干戈地分班,不用擔心學生和家長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豐富的專業知識,憑借對學生各方面情況的了解程度,科學隱性地對學生分層分組,對所授理論和技能知識分層分級,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中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和要求。從而有效解決了統一的教學要求與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個體差異這個矛盾,使教學更具針對性,使實施“以全體學生發展為本”成為可能。在實際教學中,“分層互動”的教學模式比較注重教師合理處理教材、專業教學和課堂駕馭的能力,注重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與溝通,充分注重因材施教,根據課程標準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個性化的教學方案,既要保證課堂的有效互動,又要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潛能,從而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中職機電專業教學中實施互動分層式教學模式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共同的結晶,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們對學習專業課的積極性,自主性,同時也體現了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的良好品德,提高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眼口手全方位發展,又減輕了老師由于學生們受教育差異性而產生的負擔。總的來說,該教育方式對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學的幫助是很大的,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模式。相信通過對該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一定會使它更加被廣泛接受和使用的。
【參考文獻】
[1]《心理學理論精粹》,葉浩生主編,福建教育出版社.
[2]《分層教學法在近代中國的實驗》吳洪成彭澤平,西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3]劉樹仁,《試論分層遞進教學模式》,《課程·教材·教法》,2002年7月.
[4] 《分層教學中的問題及其優化策略》,郭慧,江蘇張家港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