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 王飛
·編者按·
在牛市中,抱團資金是市場的穩定與領漲力量,而抱團資金的聚散決定了哪些個股或板塊的漲與跌。
目前,牛市格局愈發得到確認。林園說,6個月前,他有60%的信心確認市場在牛市初期,現在這個確定性已經是百分百了。
從今年以來的市場來說,資金先后抱團消費股、疫苗股、軍工股和農業股等,其中有些消費股至今仍是資金的標配,比如貴州茅臺;有的板塊則處在大幅調整當中,比如疫苗股。
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相比普通投資者,抱團資金更加“聰明”,無論是剛需優質標的,還是疫苗股等概念股,幾乎都是“先覺資金”——抱團資金們率先挖掘發現。
不過,當許多抱團股變成高價股,抱團資金會做怎樣的方向選擇?他們會堅守消費醫藥,還是陸續撤離轉而關注科技股,或者水往低處流尋找低估藍籌如大金融等品種?而在上半年“制造”基金募集高峰之后,新抱團資金已然出現,它們又會做何種選擇?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抱團資金的“下一站”或許是開啟自己財富之旅的一大契機。
幾乎每一輪牛市,“抱團資金”都是牛股“制造者”。無論像貴州茅臺那樣的價值標桿,還是一些題材大牛股,背后都有抱團資金的身影。
據《紅周刊》記者統計,自A股市場設立以來,“資金抱團股”的增長曲線與滬指的市場表現呈正相關性。而當前的牛市氛圍已然形成,深圳林園投資董事長林園指出,他百分百確定當前是牛市初期。在這個背景下,“抱團資金”的“價值取向”愈發受到市場重視。
從今年一季度末數據看,“資金抱團股”共有96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只,同比增長21.52%。
據記者觀察,以持股機構數量在100家及其以上的個股為“資金抱團股”標準來看,目前“資金抱團股”正在不斷擴容。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末,“資金抱團股”的數量有587只,占當年在交易個股的比例為17.05%;而到了2019年末,已達732只,占比19.52%,增長了2.47個百分點。
從“資金抱團股”的市場表現來看,普遍超過大市的漲幅。如在2017年~2019年,“資金抱團股”股價平均漲幅分別為22.29%、-17.36%和45.38%,而同期滬指的漲幅分別為6.56%、-24.59%和22.30%。
記者還注意到,從“資金抱團股”的數量增長趨勢與滬指表現對比來看,這兩者呈現出了某種正相關性,即在市場行情向好發展時,“資金抱團股”占當年在交易個股的比例開始增長;在市場行情低迷時,則相反。
從今年以來的市場情況來看,“資金抱團股”數量大增,牛市行情不斷演繹發展。
據《紅周刊》記者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資金抱團股”共有96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只,同比增長21.52%。同期,盡管有科創板試點注冊制政策落地,A股市場上市公司總數量僅同比增長6.17%。“資金抱團股”增幅明顯反映出市場增量資金的擴大。
因為中報尚未披露完畢,“資金抱團股”還無法做確切統計。但結合上半年資金陸續抱團消費股、疫苗股、軍工股和農業股等,“資金抱團股”的實際數量應有更大增長。這些數據和現象從側面佐證了市場處于牛市狀態。

林園指出,他百分百確認A股正處于牛市初期,隨著行情的展開,5000點甚至1萬點都可能。“目前的市場已經產生了‘賺錢效應,這就造成一種不斷向上的確定性趨勢,因為人們在熊市中是偏謹慎的,更傾向于賣出;而當市場已經具備了牛市信號時,賺錢效應會促使人們更敢于買入。這個過程中會發生震蕩與波動,但不改整個市場的上行趨勢。”
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則直接以“注冊牛”形容市場氛圍。他向《紅周刊》記者指出,“A股市場迎來注冊制之后就進入了一個長期牛市,全社會的資金將源源不斷地向資本市場涌入。目前A股市場的總市值僅不到80萬億,房地產市場資金的總市值高達400萬億以上,股市與樓市1:5的關系與美國恰好相反。所以我們認為未來整個資本市場的市值總量無疑會從80萬億向100萬億、200萬億甚至更高的規模增加。所以長期來看A股是個資金增量市場,有著源源不斷的增長動能。”
有些白酒股在近期盤中再次創出了新高,這就是因為主力資金在市場中找來找去沒有發現確定性的標的。
“資金抱團股”大增在幫助投資者確認當前牛市氛圍的同時,也讓市場產生“抱團”瓦解的擔心。
事實上,有“抱團”就一定會有“瓦解”的一天,只是瓦解的方式有的平滑,有的慘烈。慘烈的如中興通訊,其2017年末時的持股機構數量有704家,但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因為受美國制裁影響,中興通訊的持股機構數量分別僅為218家和308家,股價更是接近腰斬。平滑的如貴州茅臺、恒瑞醫藥等,貴州茅臺在2018年10月29日發布三季度業績不及預期的公告之后,著名投資機構奧本海默基金公司就退出了貴州茅臺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但市場快速承接了奧本海默釋放的籌碼。
比較中興通訊和貴州茅臺、恒瑞醫藥的基本面可以發現,抱團資金對業績的確定性和穩定性有很高的要求。而在中興通訊擺脫美國制裁的影響且業績持續回暖的過程中,新的抱團資金涌入,截至去年末,中興通訊的持股機構數量增至745家。表現更突出的是貴州茅臺,奧本海默前腳剛走,全國社保基金立即介入且至今獲得不菲回報。

相比私募,公募基金的變化更加明顯,今年以來新發行規模已超去年全年的水平。據Wind統計顯示,截至8月19日,今年以來公募基金新發行份額為1.77萬億份,而去年全年新發行份額為1.49萬億份。(見圖3)

在基金行業規模暴漲的同時,被譽為“聰明錢”的北上資金規模也持續擴大。據記者統計,截至8月19日收盤,北上資金累計凈買入A股的規模已達1.12萬億元。其中,今年以來累計凈買入有1283.01億元,同比增長23.80%(見圖4)。整體來看,電子、醫藥生物和電氣設備等行業成為了這些資金的主要去處,分別被增持13.36億股、11.81億股和9.97億股。

和北上資金“隨進隨買”的便利不同,許多新基金面臨著究竟是買入“老抱團股”,還是另開爐灶介入低估藍籌如大金融等板塊或行業。對此,接受《紅周刊》采訪的多位投資人表示,“新抱團資金”將會是推動A股進入估值切換模式的一大力量。
李昌民認為,低估值板塊可能是接下來“資金抱團”的重點。他指出,牛市的邏輯是,第一波拉動大市值的個股提升市場人氣,今年就是確定性最強的消費和醫藥入選。行業內的個股也就經歷了一個從低估到合理甚至部分出現泡沫的階段,“但正如上面談到的那樣,出于安全的考慮,新建倉的這些資金都有一個平倉預警線,那么低估值的板塊優勢凸顯,不僅彈性空間較大,下跌的空間也相對有限。”
否極泰基金總經理董寶珍認為,低估板塊更容易受新資金的青睞。“當前的牛市正處于從初期向均值回歸轉變的過程中,目前整個A股的藍籌盤很大,被資金忽視的優質龍頭股還有很多,尤其在銀行、金融、地產等低估板塊。資金慢慢覆蓋這些優質藍籌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這次的牛市注定是在劇烈波動中前行的慢牛。”
有投資人明確指出,券商股和保險股必將是新資金的“最愛”。“券商板塊還是受到過抱團資金的追捧的,在今年6月底7月初的時候,券商股有一波比較大幅度的上漲,北上資金跟進的也非常多。因為管理層降溫,熄滅了市場對券商股的熱情,再重新燃起則需要時間。不過,在疫情變量仍在以及外圍不確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追求確定性顯得尤為重要。沿著這個思維路線思考,在國家大力推進經濟內循環的情況下,券商的確定性幾乎成了最強的。此外,疫情的影響導致保險公司的新單業務無法展開,影響了保險公司的想象力。并且在一季度的二級市場投資上,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也都是負的。那么,隨著疫情在國內得到有效控制以及二、三季度市場行情的向好發展,保險股將會得到價值重估。”
從A股牛市抱團股來看,券商股每次都不負資金所托。以2015年大牛市中的中信證券為例,持股機構數量在2014年第二季度末時僅有185家,隨后行情啟動,機構數量在2014年底達到369家,翻了近一倍。從2014年二季度末到2015年牛市的股價高位,中信證券漲了2.7倍。
林園則認為,當前行情向低估值切換的行情是一種“牛市效應”,“在牛市初期這個階段內,我認為很多股票都有機會,比如業績好的公司,或者這一段時間業績相對好的公司,都會有所表現。當然,也包括一些前景不那么樂觀的行業。因為A股市場走過了10年熊市,這期間讓很多公司估值跌到歷史低位。所以它們也會出現階段性的上漲。”
(本文提及個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