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祎曼
近期,安必平(688393.SH)公布公告稱,公司首次公開發行2334萬股人民幣普通股的申請已經被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并已經被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發行價格為30.56元/股,于2020年8月10日進行網下、網上申購。
作為一家具備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安必平主要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為醫療機構提供完整的病理診斷解決方案的廠家之一。此次登陸科創板,公司擬募集資金3.74億元投資于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和營銷服務網絡升級建設項目,進一步提升技術實力,優化產品線布局,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借助此次登陸資本市場的契機,公司有望迎來新的盈利增長點。
根據醫械研究院2019年發布的《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19》顯示,2015年我國體外診斷行業市場規模為362億元,2018年增至60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61%。以此復合增長率進行預測,2020年我國體外診斷行業市場規模約為850億元。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體外診斷市場還遠沒有飽和,且2018年中國人均體外診斷費用僅為6.55美元,遠低于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未來仍面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據了解,病理診斷作為體外診斷的重要分支,在臨床診斷中起最終的決定性作用,被譽為“醫生的醫生”,具備最高的權威性,而安必平的主要產品就集中在病理診斷領域,根據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醫學檢驗產業分會聯合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體外診斷分會共同發布的《2019年中國體外診斷行業報告》顯示,中國病理市場占整體體外診斷市場的比例約為5%,中國病理市場增長率約為10%,可以看到,病理市場規模占體外診斷市場總體規模比重還較小,同時也意味著其存在著更為巨大的成長空間。
公開資料顯示,安必平主要研發、生產銷售體外診斷試劑和儀器,擁有包括液基細胞學(LBP)系列、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系列、熒光原位雜交(FISH)系列、免疫組化(IHC)系列四大產品線,形成了覆蓋宮頸癌、乳腺癌、肺癌、淋巴瘤、白血病、軟組織腫瘤等數十種癌種的超過500種產品,是國內病理診斷行業技術平臺最豐富、產品種類最多的企業之一。當前,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持續擴大,其市場份額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從而帶動了業績的快速增長,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安必平實現營業收入金額從2017年的2.6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3.6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6.77%,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也從2017年的4834萬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7399萬元,均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
公開資料顯示,宮頸癌是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女性致死癌癥,嚴重威脅著女性的生命健康,而基于PCR技術的HPV檢測和液基細胞學聯合檢查,是目前醫學界公認的最準確權威的宮頸癌篩查方案。安必平作為國內少數同時具有上述兩大系列產品的企業,兩大系列產品形成了非常顯著的協同效應,競爭優勢十分突出,這也使得安必平兩大系列產品的收入不斷大幅增加,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LBP和PCR這兩大系列產品的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比例長期穩定在70%以上,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
體外診斷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技術更新迭代較快,能否不斷研發出滿足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是公司能否在行業競爭中持續保持領先并不斷擴大優勢的關鍵因素,因此,企業只有持續提升研發創新能力、豐富研發技術儲備并實現研發成果的快速轉化,才能實現長期穩定的可持續發展。而安必平在擁有由細胞生物學、臨床醫學、生物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專業人員組成的核心研發團隊的基礎上,通過不斷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和保持大量的科研創新,在行業內已形成了強大競爭優勢,當前公司已逐漸建立了體外診斷的三大技術平臺,即細胞學診斷、分子診斷和免疫診斷,并成熟掌握了沉降式液基細胞學技術、反向點雜交PCR制備技術、實時熒光PCR制備技術、FISH探針標記技術、病理診斷抗體篩選及質控技術和相關配套儀器制造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完整地覆蓋了從細胞形態到蛋白表達、基因檢測等不同診斷層次的臨床需求。據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目前,安必平已獲得授權專利61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相關軟件著作權27項。此外,公司還憑借強勁的研發實力承擔了多項國家科技部、省、市等各級重大專項和研究課題,當前已成功擁有豐富的研發經驗。
而研發創新實力的不斷增強和核心技術的不斷儲備,也助力安必平的產品線得到了不斷完善,目前,其在LBP系列產品和PCR系列產品已經占據了細分市場領先地位的基礎上,順應市場發展需求,又相繼開發出了FISH系列和IHC系列產品。具體來講,安必平通過掌握FISH核心技術,已經可以個性化定制針對各種實體腫瘤、血液腫瘤及生殖健康領域診斷與治療相關的靶標探針,截至目前,其已擁有該系列144個注冊/備案產品,數量遠超其他競爭對手,該系列產品目前已覆蓋了全國200多家三甲醫院,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安必平自產的FISH試劑收入金額近三年已分別達到了2716萬元、3202萬元和4305萬元,2018年和2019年分別大增了17.88%和34.46%,增長十分迅速。接下來,公司表示還將繼續加大FISH試劑產品的研發市場推廣投入,進一步提升FISH產品的銷售業績和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安必平通過與國內抗體研發公司進行戰略合作,開發出了全自動免疫組化染色機,并取得了IHC試劑三類產品注冊證8個,一類產品備案證283個,成為了國內IHC試劑產品種類最豐富的企業之一,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近三年自產IHC試劑收入金額已分別達到了137萬元、1083萬元和2151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53%、3.54%和6.07%,呈現出了逐年上升的趨勢,而IHC產品業務的迅速發展,也使其成為了安必平未來重要的研發和市場拓展方向。除此之外,安必平還與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企業和科研院開展合作研究,以期在生殖健康領域積累經驗,為后期公司進入NGS(高通量測序)市場做準備。
而對于未來的發展,安必平表示,在體外診斷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公司未來將持續以產品研發創新為導向,緊扣市場需求,不斷推出適合各級醫療機構需求的體外診斷產品,充分發揮公司在病理診斷領域的優勢地位,并通過持續研發、加強市場培育、降低試劑成本、擴大產品應用范圍,致力于成為國內體外診斷領域首屈一指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及病理診斷技術教育培訓為一體的企業。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產品質量、數量的逐步提升,安必平開拓的醫院數量也在隨之不斷增加,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已通過直銷和經銷相結合的方式建立起了覆蓋全國31個省的營銷網絡,為全國近1800家醫療機構提供產品和服務,其中三級以上醫院近800家、三甲醫院近600家。根據《2018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8年國內三級以上醫院合計2548家,其中三甲醫院合計1442家,這意味著,公司直接和間接覆蓋的三級以上醫院和三甲醫院占全國該類醫院總數的比重分別超過30%和40%。
不僅如此,基于自身的技術資源、渠道資源和客戶資源,安必平還進一步加強了市場專業服務的技術支持體系建設、病理診斷技術網絡教育培訓建設和銷售網絡建設,并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運用到了體外診斷領域,適時打造出了線上線下一體化體外診斷生態圈。據了解,一方面,安必平基于實時視頻技術,自主研發出了基于5GWIFI技術的“實視”系統,該系統可以使遇到疑難病例的病理醫生隨時遠程呼叫專家,同時可以在線查看超清顯微鏡鏡下圖像,且兼具數字病理病例上傳以及閱片、討論交流等多項功能。另一方面,安必平還開發出了“愛病理”APP,該APP平臺通過病例討論、線上咨詢、遠程讀片、直播授課等多功能的病理線上服務,為世界各地的病理從業者提供了通過互聯網實現病理學習和研討的機會。據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20年5月底,使用“愛病理”APP的病理從業者已超過13000人,討論病例已超過17000例。不僅如此,公司還建立了“愛病理”網絡學院,通過邀請業內專家權威進行線上直播授課、分享案例,極大地促進了病理行業的學習交流,據悉,當前“愛病理學院”已舉辦6期細胞學培訓、1期組織病理學培訓、1期軟組織腫瘤分子診斷培訓和免疫組化系列課程,成為了國內病理領域交流最活躍的線上社區之一。
通過打造“愛病理”平臺和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體外診斷生態圈,安必平不僅增加了現有客戶對公司的產品黏性,還樹立了很好的品牌形象,更吸引了大批新客戶,持續擴大了公司業務規模。同時,借此平臺和生態圈,公司營銷渠道的下沉力度也得到了不斷加強,業務更逐漸滲透到了國內二級及二級以下醫院、基層醫院及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更主要的是,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安必平還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差異化優勢,持續鞏固和加強了自身的行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