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藏高校地處我國西部邊境地區,盡管經濟社會整體平穩較快發展,但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臨著新時期互聯網信息化時代的帶來的矛盾問題和挑戰。本文針對西藏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展開研究,針對當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提升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對策建議,對于進一步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不斷促進學生的成長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學生;獲得感;西藏高校;輔導員;工作實效
基于學生獲得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的是學生在接收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心理r直觀的收獲感和滿足感。當前,西藏高校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不斷開拓進取、求實創新,取得了許多卓有成效的突破和創新,收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但同時應該看到,在滿足學生獲得感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需要不斷探索改進。
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的重要意義
1.1 激發學習創新的內生動力
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是看學生是否從教育中真正受教育,是否從教育中獲得心理上的需求和滿足感。一旦這樣的滿足感得到增強和提高,高校大學生的自信心和激情動力將得到全面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課程學習任務和科研工作,更能出現新成果,取得新突破。
1.2 提升個人修養和道德情操的有效途徑
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的提升,必然是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表現,也是學生個人修養和道德情操得到全面熏陶和升華的重要表現。提升獲得感,可以使學生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不斷暗示自己,要時刻以更高的道德情操標準要求自己,展現新的風貌和素質,這對于提升學校、家庭和社會整體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1.3 健全高校人才素質管理體系的重要砝碼
一直以來,西藏高校都把人才隊伍建設放在極端重要的位置。要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必須強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獲得感。高校的人才素質管理,應該是基于“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重要原則,一個沒有獲得感的人才,很難在一條艱苦求索的奉獻之路上創造出多少有利于國家和民族的豐功偉績來,相反,有的學生由于缺乏思想教育獲得感,往往容易忽視教育的重要意義,甚至出現抵觸情緒,導致自己在錯誤的思想道路上越走越遠。因此,提升學生獲得感是高校人才建設的基礎和砝碼。
2 西藏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培養存在的問題
2.1 網絡思潮的影響導致學生心理積極性不高
在新時期,信息化網絡化程度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從當前西藏高校的情況來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學生的心理預期存在矛盾和脫節現象,一部分學生在心理上存在積極性不高的問題,部分學生由于受到互聯網等網絡思潮的影響,認為學校教育傳統老套,不合時宜,嚴重影響了學生獲得感的提升。
2.2 時代價值觀念的變化影響著思想教育的整體性
當今時代瞬息萬變,原本的政治觀念、教育理念、社會思潮本是一套相對完整的思想價值體系。但由于其中的某個環節受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將會受到影響和沖擊。一些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在當下快速變化的時代節奏面前已經顯得不相適應,這使得教育的系統完整性受到沖擊,亟需調整和改變。
2.3 社會輿論媒介帶來新的挑戰
在高校,大學生作為新媒體的主要使用者和傳播者,正借助電腦設備,可移動、觸摸媒介等設備終端,以微信、短信、數字等形式進行信息交互,社會輿論的觸角正布滿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來自意識形態領域的各種信息快速沖擊學生的思想觀念的方方面面,社會輿論媒介帶來的挑戰正成為獲得感培養的主要障礙。
3 西藏高校輔導員提升學生獲得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分析
3.1 著力處理好教學供需矛盾
平衡教學目標追求與學生期待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輔導員必須結合新的形勢任務,在教學方式、教學環境背景以及教學技巧等方面做出有效合理的變化。也就是從供給的角度出發,充分滿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要求月侶供給的質量做好。另一方面,應該全面把握學生的需求尤其是心理需求。在不違背思想政治教育目標要求的大背景和大前提下,結合學生的主要思想訴求,尤其是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課和授課特點內容的需求進行調整和改進,不斷平衡供需矛盾,讓學生真正從心理上接受教育的思想精髓和主要內涵,不斷提升獲得感。
3.2 全面完善教育考核評價體系
思想政治素質考核是評價學生獲得感的重要指標。應該既注重傳統的考核方式,又注重創新型評估方式,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對于學生獲得感高低的評價需要考察學生的主觀感受,通過問卷調查與思想素質考核相結合的方式,真正客觀評價學生在每一階段的思想政治學習過程中是不是真正受到了教育,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是否達到。在完善的教育考核評價體系之下,不斷推動學生滿足感的快速提升。
3.3 不斷優化教育環境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各類網絡思潮沖擊著學生的感官。高校輔導員一定要重視教育環境的營造。一方面,大力倡導正面網絡思想文化,堅決抵制負面網絡文化,積極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思想情操,為獲得感培養打下良好基礎;另一方面,針對學生主體比較感興趣的教育觀點,設置特定有效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到輔導員設置的特定學習環境,在此過程中,通過興趣調動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質性內容,有利于學生更快進步和成長并不斷獲得思想素質的滿足感。
參考文獻
[1]王永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體”長效機制構建谫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5):49-51.
[2]馬書臣.論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J].成才之路,2016(34).
[3]邢瑞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機制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9):52-55.
作者簡介
周宏(1986.01-),男,四川郫縣人,西藏大學政法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0年西藏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基于學生獲得感的西藏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研究終期成果(項目編號SZJY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