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仁棟
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思考,具體談改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深入鉆研文本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于教師必須先鉆研、理解文本,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并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
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
在課堂學習中,“說”是學生學習思維外顯性行為。那么,教師就可以以“說”為突破口,在課堂中創設民主的范圍。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敢說,大聲說,人人說”。提倡“敢說,主要為性格內向的學生、為暫時學習困難的學生打開“放膽”的通道;對學生尚未思考成熟的意見,不刻意追求完善,而鼓勵他們敢于表達。“大聲說”旨在培養學生直言不諱、樂于主動探究的精神;“人人說”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指導思想。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正確地說,流利地說,愉快地說”,促使學生不但樂于闡述自己的見解,并要求趨于正確、完善。為達到通過“說”使學生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在自主探索、研討與創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的興趣勾起來。如我教學《三打白骨精》,上課剛開始,我就忍不住給大家唱了幾句“猴哥,猴哥……”學生們一下子來了勁紛紛講述他所了解的孫悟空故事和他眼中的孫悟空形象。于是準確地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學生也學得自覺、主動。這個引言為這堂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生學得輕松自如,學得興趣盎然。開端引趣的方式設疑以外,還有“謎語引趣”“懸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節課的開端實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戰斗中選擇一個突破口一樣,輝煌的戰果就是從這里開始的。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
三、抓住切入點,“刪繁就簡三秋樹”
“真實、樸實、扎實”是新課程所提倡的語文教學精神,崔巒老師提出“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有效的語文課堂追求簡單、快樂和實用。教簡單快樂的語文,抓住教學切入點是關鍵。
1.教學目標簡明具體。教學首先要確定合適的目標。目標要簡明,如果目標過多,面面俱到,反而會心中無目標,一面都不到;目標制訂不能空泛,要具體。
2.教學切入簡約集中。有效課堂由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體現。要達到有效互動,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實際精心選好講課的切入點,設計的問題能使重點突出,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把握課文的主旨,更好地理解課文。
抓住好的教學切入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我們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反思,細心揣摩,用慧眼去發掘這個“切入點”,巧妙設置,從而收到“一字窮理,定全課之主腦,片言居要,連通體之經絡,的教學效果。
3.教學環節簡潔自然。真正的好課主要教學環節往往只有幾步,著重讓學生充分地與文本對話,讀寫說悟,實實在在地體會揣摩語言文字。
四、師生對話的有效性
新課程理論指出:語文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交流的過程,師生間、學生間可以進行動態的對話交流。
進行有效的對話交流,首先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對話欲望。在《愛如茉莉》第二課時的教學中,筆者在課堂上營造了一種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多媒體的運用和教師適時的語言渲染讓學生如臨其境,置身于文本所描繪的平淡而又真實的生活場景中,體會如茉莉般淡淡的卻又真真切切的親人之間相如以沫的愛,在本節課的對話中學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課文進行質疑。問題是理解的開始,學生只有在課堂中提出問題,才能實現真正的交流,構成對話。在《夾竹桃》第一課時的教學中,筆者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在老師的鼓勵下,學生主動對課題產生了質疑:作者為什么要寫夾竹桃,夾竹桃有什么特點……圍繞這些問題開展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互相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觀點,認真傾聽他人意見,然后再組織班內交流,真正實現多元互動。對話教學的實質是溝通與合作,可以說沒有溝通與合作,就沒有真正的對話教學,只有溝通與合作才能體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社會交往。
以上實踐證明,只有師生多層次、多通道、多方位、多形式的課堂有效對話,才能讓教師與學生分享波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五、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于是與其相適應的語文組織形式——小組學習,被廣泛的引入課堂,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但在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更多是一種形式上的合作。那么,如何讓合作學習有效呢?
1.合理組建合作小組
組建合理的合作小組,能有效的提高合作的效率。如何組建?我想首先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性別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同時還要考慮到成績好、中、差的搭配。其次組內成員要有明確的分工。在一個階段每人都有相對側重的一項職責,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如:組織者、記錄員、資料員、發言代表等,并在一定的時間后要進行角色的互換,以便每個成員都能在不同的位置得到體驗、鍛煉和提高。
2.教師要進行恰當的引導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在合作學習活動之前,教師必須講清合作學習的具體要求,每一個步驟該怎樣做,目的是什么。還應該通討活當的示范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好學生積極采取討論、舉例、引證、實驗、診斷、歸納、演繹等探究形式,有效地開展小組的合作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