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
摘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四項基本內容之一,通過學生對于閱讀理解的掌握,實現學生單詞量、閱讀理解能力、閱讀技巧以及情景對應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也可以說,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此,教師就必須保證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引導者的作用,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閱讀學習當中,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探究;閱讀;教學
教師在進行教學前,首先要對英語課程進行全面的分析,并且能夠認真解析出影響英語教學的主要因素,同時也要保證在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結合其他方面的內容進行全面、綜合的講解。因為,英語這門學科需要通過階梯式的學習,進而才能實現遞進式的成長。因此,英語閱讀教學必須要包含英語教學的基礎內容,也就是聽、說、讀、寫的結合,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合理規劃教學內容是閱讀探究教學的前提
教學的有效性,其實指的就是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依據各種教學手J沒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通過合理的規劃,保證一節課的整體構建合理性。這樣才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教學步伐,保證在每一個環節當中,都能夠有效地吸收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并通過教師所布置的課堂活動,逐漸加深對于知識的印象,進而在具體應用的過程當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對此,為了保證初中英語閱讀探究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需要合理規劃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能夠依據教師所布置的具體教學步驟,逐步建立起自身閱讀的興趣和閱讀的方式,這樣才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
例如,在教學“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時,教師需要對這一節課整體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規劃。如,一節課只有45分鐘的時長,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到閱讀的步驟,教師需要在教學的前3~5分鐘,做好課前引導工作,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師身上。然后,再用5~10分鐘的時間,對整篇課文的開篇以及相關的單詞進行講解,這樣在接下來的閱讀過程當中,才能夠依靠前期的線索和單詞的認知,保障閱讀的流暢度。
同時,教師要布置一個相應的閱讀任務,讓學生能夠依據任務進行閱讀,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保證學生閱讀的實效性。在進行閱讀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選擇讓學生分段式閱讀或者是小組合作式閱讀,不管是哪一種方式的閱讀,只要學生能夠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即可。
在閱讀完畢后,教師要保留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觀點抒發,這樣才能夠強化學生對于閱讀內容的有效理解,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強化教學,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在腦海當中形成對于文章的認知。通過這樣的教學設置,才能夠讓學生從頭到尾都處于教師的領導之下,才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保證學生在閱讀時不會分心。
二、提高學生漢寸單詞的掌握是閱讀探究教學的基礎
在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語文的詞匯量才是保證學生能夠理解通篇文章具體意思的關鍵點。由于語文是我國學習的母語,因此學生在進行語文的閱讀理解過程中,通常都會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部分學生也會存在著由于詞匯量不足而導致看不懂文章內容的現象,這一點對于英語來講更是如此。因此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就顯得格外吃力,同時由于很多學生對于單詞的掌握量不足,就會導致在閱讀的過程中,由于大量生詞的排列,致使學生無法理解全篇的意思,或者是干脆讀不懂這篇文章的具體表達內容是什么。
對此,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力,并在閱讀過程當中,實現自主探究的目的,就需要先提高學生對于單詞的掌握量。保證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即使出現了不認識的詞匯,也可以通過上下文的對照,猜測出單詞的具體含義。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不會由于單詞的認知程度不足,而無法完成閱讀訓練。
三、豐富的教學模式是提高學生參與閱讀探究的興趣關鍵
在當前階段,很多初中的英語教師都保留著傳統的教學方式。因此,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英語教師通常會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對課文進行翻譯,或者是由學生閱讀翻譯,其整體并沒有什么新意。同時,這種教學也存在著一定的教學誤差。因為,英語是一種解釋性語言,每個單詞都有自身的不同含義,在不同屬性下,同一個單詞在同一個情景當中未必是同一個意思。對此,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會阻礙學生的發展,同時其整體應用的過程又會給學生枯燥的感覺,這樣學生就會逐漸喪失對于英語閱讀學習的興趣。
針對這一現象,為了有效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實現閱讀探究式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就必須改變這種教學方式,通過各種科學的手段應用,豐富課堂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進行閱讀時,積極參與到教師所創建的課堂活動當中,再通過探究的手法,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達成。因此,也可以說,只有教師能夠合理地應用豐富的教學模式,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參與閱讀探究的興趣。教師就可以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開頭,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引導學生參與到本節課的閱讀探究中。教師再讓學生通過閱讀找尋其中發生事情的具體緣由,這樣學生就能夠帶著疑問和興趣進行閱讀,如此一來,就能夠實現閱讀探究的目的了。
四、結語
隨著我國整體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勢必要與國際接軌。因此,學習好英語,并促使學生在應用閱讀中,能夠對文章進行探究,就是保證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發展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宋春燕.初中英語閱讀探究式教學策略分析[J].英語教師,2019(17).
[2]蔣海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英語教師,2015(17).
[3]劉艷俠.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