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光
小學作文教學是整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小學作文教學的過程包括作文前的指導、作文完成后的批改和講評。這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是緊密聯系,缺一不可的。然而,在作文訓練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厚此薄彼,重視了作文的指導和批改,忽視了作文的講評,導致作文教學勞而無功,效果欠佳,學生作文水平難以提高。相信大家都明白,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與學生本人的興趣,閱讀量及訓練量的多少,老師耐心的指導、細致的批改等都有密切的關系,但我認為影響學生作文進步的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對學生作文的講評,因為作文的講評是作文指導的鞏固與升華,是批改工作的繼續和發展,它能把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從而為學生今后作文指明了努力方向。那么,怎樣才能上好作文講評課呢?下面就怎樣上好作文講評課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準備充分,有的放矢
在日常教學中,有些教師,作文講評前不備課,不寫教案,講評時不痛不癢說一通,猶如“蜻蜓點水”一般。學生們聽了一頭霧水,沒起到一點作用。因此,老師在進行作文講評前必須做好充分的認真的準備:首先,要作好講評的資料準備,這是講評成敗的關鍵。在批改學生作文時,要隨時記下學生作文的有關情況,包括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優缺點,典型例子等,做到手勤、腦勤,胸中有數。由于掌握了學生的作文資料,講評時就能有的放矢地施教,提醒學生規避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學習借鑒別人作文中的優點。其次,認真備好作文講評課。也就是在作文講評前寫好教案,只有在課前把作文講評課的目的,重點難點以及教學步驟統統理清,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有條不紊,不慌不忙,有的放矢。再次,作文講評要列入作文的教學計劃之中。作文教學計劃是語文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文講評又是作文教學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制訂詳盡的作文教學計劃,包括一個學期做幾次作文,每次作文訓練什么,作文指導、批改、講評的時間安排都要在計劃之中。這樣才能增強作文訓練的科學性,提高作文訓練的效率,使作文訓練在良性的軌道上運行。
二、突出重點、抓好典型
班級學生眾多,學生作文內容千差萬別,質量良莠不齊。因此,教師每次講評時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必須突出重點。也就是說,教師著重指出學生此次作文中存在的一至兩個主要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修改習作,以取得更大的收獲。當然,在突出重點問題講評的同時,還要適當地兼顧其他,做到詳評與略評相結合。抓好典型來講評,讓學生學有榜樣,改有方向。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認真篩選典型材料,通過典型材料的評講來教育全班。講評的典型材料,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類型:
(一)示范性的典型
挑選幾篇字跡工整、語言流暢、結構完整、表達清楚的習作加以評講,著重于肯定學生的成績,鼓勵學生的進步,讓學生知道這篇習作的優點在哪里,為學生的作文修改起到示范作用。
(二)針對性的典型
挑選幾篇存在問題的習作,而這些習作中的問題也是學生習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講評,使學生找出自己習作中是否存在類似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修改。
(三)代表性的典型
挑選幾篇結構不同、表達方式不同、寫作角度不同的習作,通過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的評講,讓學生懂得同一個作文題目有不同的寫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三個結合,相得益彰
(一)全面分析與重點講評相結合
老師在作文講評課的時候,依據作文批改時做的記錄對學生的作文進行總結,全面分析。而后,挑出典型作文本著作文要求進行重點講評,讓學生認識文章好在哪里,不好是什么原因。哪些是值得借鑒的地方,哪些是要修改的地方。
(二)講評與對照相結合
教師抓住重點進行講評,讓每個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評對照檢查自己的作文,在課堂上給學生發言的機會,通過小組討論或個別發言評述自己的作文,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針對性修改。
(三)佳作欣賞與集體講評相結合
選擇一兩篇優秀作文或范文在課堂上進行朗讀欣賞,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啟發學生的作文思維。每讀完一篇優秀作文讓學生說說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值得學習的地方。
四、人人參與,各抒己見
作文爵評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絕不能唱“獨角戲”,搞“一言堂”,推薦采用以下幾種方式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之中:
(一)學生集體評改
先按照平時習作能力的強弱把全班學生分為幾個評改小組,并選舉寫作較好的學生為小組長,然后教師選擇三至五篇有代表性的“典型作文”印發給每位學生,再讓學生在認真閱讀的基礎進行修改,待學生批完之后,每個小組進行合作討論,接著小組長代表本組進行總結陳述,最后由教師根據小組發言的情況適當點評,并對每組提出不同的評改意見。
(二)學生互批互改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發現對方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并告訴他們一些修改的技巧,鼓勵他們發表不同的看法,利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修改,給每個人一個自我發揮、自我展示的機會。
(三)學生自批自改
學生在集體評改、互批互改的過程中,學到了一定的修改作文的方法,同時在老師講評的時候也或多或少地發現自己作文中的一些問題,這個時候,學生們肯定都急于“一試身手”,改出自己滿意的作文。教師應該及時抓住這一時機,讓學生進行自批自改,并鼓勵學生反復修改,直到滿意為止。教育學生在以后的作文中養成自改自查的良好習慣。
總之,要想上好作文講評課,就要平衡好教師、學生、習作內容三者之間的關系,在講評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這種主體作用,才能把作文講評課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俗話說,“好文不厭百回改”“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要讓學生知道,修改是一篇成功作文的必要環節,修改是作文逐漸完美的重要手段,修改是我們學生必須養成的一個良好的寫作習慣。只有當學生認識到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在主動修改、樂于修改的基礎上逐漸善于修改,我們的作文課堂教學才會煥發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