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新余市人民醫院,江西 新余,338025)
直腸癌是指齒狀線與直腸乙狀結腸交界之間發生的癌變,其是臨床中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的常見類型之一,臨床中患者主要表現為排便異常,可有血便、膿血便、便秘以及里急后重、腹瀉等。直腸癌發生的位置較低,因此極易通過直腸指針和乙狀結腸鏡確診。目前臨床對于直腸癌患者,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應用腹腔鏡技術,腹腔鏡手術治療對于直腸癌的治療效果以及可行性和遠期療效被證實較傳統開腹手術而言,差異無顯著性,但其可以有效縮短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術后排氣時間,并且其給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1]。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直腸癌患者62例進行分組對照研究,即研究組和對照組。入選標準:均為同一名手術醫師完成手術,并取病理組織活檢確診為直腸癌;神志清晰;無其他器官嚴重功能障礙者。其中,研究組:病例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齡46—76歲,平均(59.08±6.34)歲,腫瘤平均直徑為(3.45±1.04)cm;對照組:病例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齡47—74歲,平均(58.47±6.18)歲,腫瘤平均直徑為(4.01±1.49)cm。兩組疾病類型以及性別、年齡和腫瘤直徑等資料統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組:實施腹腔鏡直腸癌切除術,術前做好胃腸準備,常規禁飲禁食,密切監測生命體征。氣管插管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并建立氣腹,壓力在10—14mmHg,并采用超聲刀將乙狀結腸右側的腸系膜以及直腸右側溝腹膜打開,至骶前間隙,然后向上逆行分離直腸下Toldt筋膜,并暴露輸尿管,采用鈦夾鉗將腸系膜下動脈根部以及腸系膜下靜脈離斷,并向下分離直至直腸右旁邊溝腹膜,同時注意保護腹下以及盆神經叢,分離直腸、乙狀結腸,然后于左下腹做一條長約在5—7cm的手術切口,腫瘤切除后進行淋巴結清掃,術后取組織送檢病理科。對照組:本組患者采用傳統開腹手術。
1.3 觀察指標 主要觀察手術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處理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并用t檢驗;技術資料采用x2檢驗,用(n,%)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一般情況對比分析 對比分析結果,兩組組手術時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短,切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統計學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詳細對比分析結果如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一般情況對比分析(±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一般情況對比分析(±s)
一般情況 研究組 對照組 t P手術時間/min 164.56±9.65 168.09±9.99 2.375 >0.05術后排氣時間/d 2.34±1.09 4.83±1.65 8.945 <0.05住院時間/d 18.56±6.32 25.98±9.93 10.567 <0.05出血量/ml 169.56±8.96 298.38±10.87 25.975 <0.05
2.2 兩組術后并發癥比較 詳細對比分析結果如下表2:

表2 兩組術后并發癥比較(n,%)
直腸癌是目前臨床中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病因尚不確切,臨床表示可能與遺傳、社會化境、飲食習慣以及直腸息肉等多種因素有關。直腸癌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有排便異常、血便、便秘、膿血便以及腹瀉等,疾病發展到晚期還可能出現消瘦、排便梗阻以及惡病質等[2]。臨床對于本病的治療主要采用放、化療以及手術治療,以往手術治療主要是開腹手術和經肝門切除術兩種,而根治性手術切除是治療本病的首選方法,隨著微創技術的普及,腹腔鏡手術的應用是的直腸癌的治療取得新的突破[3]。
傳統的開腹手術效果已經得到一致認可,但手術過程中腹腔出血量較大,極易導致是失血性休克,并且手術需要的切口較長,導致術后恢復時間延長,繼而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并且較長的手術切口無疑增加術后切口感染的風險。雖然腹腔鏡手術的療效與開腹手術無顯著性差異,但其在對腫瘤實施根治的基礎上,減小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并且大大減少術中出血量,繼而降低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并且還能縮短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對于患者術后恢復具有重要的影響。腹腔鏡輔助下手術能夠擴大手術視野,術者能夠清晰可見解剖結構,對于腹腔內某些重要的臟器和血管等極易辨識,繼而減小對其的損傷風險,并且還能顯露手術盲區,達到狹窄小骨盆區域,同時能夠對盆腔神經叢進行保護,繼而避免了術后尿潴留以及性功能障礙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國內外有關腹腔鏡手術在直腸癌臨床治療的研究有很多,有研究者通過對比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的臨床效果得出,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以及淋巴結清掃數目和手術時間比較無顯著差異,但腹腔鏡手術組患者的出血量較開腹組少,并且術后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且差異顯著(P<0.05,)。而本次研究結果與大多數研究結果相符,由此可見其科學性,因此,本次研究結果具有一定參考依據。
綜上,腹腔鏡技術在直腸癌患者臨床治療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值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