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玲 呼倩
摘 要: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獨生子女數量增多,小學生養成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與未來獨立發展之間的矛盾也逐漸凸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文章通過探析生活技能教育的內涵、特點,發現了現階段生活技能教育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困境,并基于生活教育理論和中國關工委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司法部監獄管理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所指引的價值導向,提出了積極構建小學生生活技能教育的“家庭、社會、學校”綜合服務管理體系,切實落實生活技能教育在小學教學中的滲透與實踐。
關鍵詞:生活技能教育;緊迫性;困境;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2-11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8-0003-02
一、生活技能教育的緊迫性
“生活技能教育”項目是由中國關工委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和和司法部監獄管理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發起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矯正未成年人習慣、提高教育改造質量的教育項目,生活技能教育是提升學生心理社會能力的系統性教育活動。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心理社會能力是個體面對外界出現的一些突發情況,能夠有效處理各種需要和挑戰的能力。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要想解決學生未來就業難、難就業等問題,就應重視學生生活技能教育。
二、小學生生活技能缺失的原因及小學生必備的能力
由于家庭缺乏對孩子生活技能的培養,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做,導致孩子生活技能缺失。要想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小學生必須具備人際交往技能、認知技能、處理情緒技能。這些技能涵蓋以下內容:
(一)人際交往技能
1.同理能力
同理能力也指“換位思考能力”,是指個體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能力。在與他人交流、商討、爭吵時,個體可以靈活運用同理能力。同時,擁有這種能力能夠幫助個體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這將有助于個體理解、同情和幫助別人,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很好地處理。小學生處在同理能力形成的關鍵期,家長要合理地用故事引導孩子去體會同理能力的具體含義,教會孩子與同伴正確相處,與人為善。
2.人際關系的能力
良好的人際關系指一個人能夠以積極的心態、良好的狀態與他人交往。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一個人的工作、學習、生活有莫大影響,如能夠與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誼,能夠與家人和睦交往、交流,與教師交流,能夠采用恰當的方式,巧妙靈活地拒絕一些事與人。小學生處于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養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交友能力對其以后的發展極其重要。
(二)認知技能
1.自我認識能力
自我認識能力也稱“自我評價能力”,是指一個人能夠對自己性格、優點、缺點、愛好等作出客觀評價的能力,這種能力能夠使人正確審視自我,遇到困難也能夠勇敢面對。
2.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造性思維能力就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在頭腦中獨立地創造出新事物的能力,是人類思維能力的高級形式,是創造力的核心。同時創造性思維能力使一個人在思考問題時,不因循守舊,能夠拋開以往的束縛,用獨特的思維和方法去思考問題,積極探索可能的途徑和方法。創造性思維能力能夠讓人們在解決問題時有更多的選擇。
3.批判性思維能力
批判性思維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有異曲同工之妙。批判性思維能力可以幫助人們拓展思路,使人們能夠用批判的眼光去分析已經獲得的信息和原來的經驗,能夠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慮問題,以便以后能夠靈活地適應生活,在一些決策上做出更加合理的抉擇。
(三)處理情緒技能
1.調節情緒能力
一個人如果對悲傷、痛苦、憤怒等強烈的情緒處理不當,會損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因此,一個人應全面認識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并且能夠掌握基本的處理情緒的方法,能夠把消極的情緒逐漸轉變為積極的情緒,使之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發展,這樣也不會讓這些不良情緒影響到他人,俗話說“沖動是魔鬼”,合理掌控自己的情緒能夠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
2.緩解壓力的能力
適當的壓力能夠督促一個人銳意進取,而壓力過大會對人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甚至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一個人應當認識到壓力的來源及其對自己的危害,并能夠追根溯源,找到適合自己的緩解壓力的方式,且有能力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變自己所處的環境或生活方式,達到釋放壓力的目的,這樣才能盡可能地避免健康問題,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因壓力過大而自殺的概率。
三、培養小學生生活技能的策略及建議
小學生生活技能教育要從小抓起,生活技能是個體在現實生活中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同時也是其能夠獨立生活,很好地征服自然,順應、適應自然的基本能力。現代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孩子在家中的地位至高無上,是家里的寶貝,因而往往父母包辦一切,很少讓孩子做家務,甚至最基本的生活起居也由父母代勞,而學校給學生鍛煉生活技能的機會也少之又少。由此,學生生活技能的培養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生活技能培養不僅要靠家庭還要靠學校。
(一)家庭如何培養學生的生活技能
家庭是學生生活技能養成的第一場所,很多家庭條件不好的父母出于無奈,會讓孩子從小承擔很多家務,長此以往,孩子鍛煉了堅強的性格和頑強的毅力,但家庭條件好的家長會為孩子包辦一切,沒有抓住孩子生活技能養成的絕好機會,讓孩子在溫室里長大。為什么會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一俗語,并且成為規律?大多因為父母出于無奈,不得不讓孩子從小就承擔許多家務,于是孩子在一些勞作和家務中鍛煉了堅強的品質,形成了頑強的毅力,出現了“茅屋出公卿,寒門出才子”的現象。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寒門學子中也出現了“被手機腐蝕”的現象,現如今,隨著國家脫貧致富政策的大力實施,茅屋、寒門家庭數量逐漸減少,家長便擔心、害怕孩子做家務影響學業。家長應主動放手,把眼光放長遠,多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讓其在實踐中掌握生活所必需的技能。例如,家長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帶領孩子一起,讓其一邊幫忙、一邊學習,自然而然地就能讓孩子在實踐中掌握生活的小技能。
父母合理引導孩子,讓孩子在小事中體驗學習,不僅能讓孩子掌握生活小技能,還減輕了其對自己的依賴心理,同時又培養了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堅強獨立的性格,避免了他們一些不良生活作風的形成。學生只有掌握了特定的生活技能,才能有獨立生活、敢于面對生活中的壓力的勇氣,才會使家長的“擔心,不忍心”變成“放心、忍心”,為將來走入大環境、大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校培養小學生生活技能的建議
1.抓住好奇心,在游戲活動中鍛煉其生活技能
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理,把消極避險知識變為消極預防知識,加深小學生對安全的認識。學校生活離不開水、電、氣、火這些極具殺傷力的“武器”,學校對所有學生的安全教育基本都停留在不許下深水、不許玩火、不能觸碰一些危險電器、不能靠近電源等層面,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育作用,但是口頭上的不許,剝奪了學生培養生活技能的契機,學生也極易產生“學校不讓干這干那,如果干了會怎么樣”的想法。
小學生普遍有一顆強烈的好奇心,好模仿,越是神秘的東西,越能引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總想伸手一摸、一碰、一試。對小學生的安全教育應采取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積極預防法,不要簡單地限制他們,要用多種形式、多種方法來教會學生懂得危險來自哪里,如何去規避它。這種積極的預防教育過程,也是培養學生生活技能的重要過程。
2.通過體育等一些活動課培養學生的生活技能
體育課應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與生產生活實際多接近,這樣學生不僅能學到生產生活的實踐知識,也能掌握生產生活的理論知識。學校應根據學生所處年級,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生活技能訓練,如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幫助家人做家務。同時學校可以適當適時組織一些游戲活動、模擬演習等,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鍛煉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獲得從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
參考文獻:
[1]劉玲莉.獨立學院女大學生就業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2010(36):193-194.
[2]殷俊益,王 雁,馮雅靜,等.生活技能教育對打工子弟學校學生自我接納影響的實驗[J].現代特殊教育,2015(18):30-33.
[3]羅愛梅.當代中小學外語課程發展[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王 雁,林 紅.生活技能教育與聾生的心理健康促進[J].中國特殊教育,2007(4):6,13-17.
[5]武廷增.談德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策略[J].學周刊,2019(5):87-88.
[6]朱忠石.農村小學生生活技能培養策略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9(2):208.
[7]宋曉偉.簡談培養農村小學生生活技能的積極作用[J].新課程導學,2019(5):81,80.
[8]王 雁,殷俊益,雷 靂.生活技能教育對打工子弟學校小學生學校適應的促進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5(9):14-18.
[9]宋曉偉.淺談農村小學生生活技能培養對英語學習能力的促進作用[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11):12-13.
[10]呂志評.關注生活技能養成提升學生綜合素養[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12):129-130.
[11]晉? 敏.小學生生活實踐技能課程的實踐與思考[J].才智,2017(2):35.
[12]浦慧盈.加強小學生生活實踐技能課程研究的重要性[J].才智,2017(2):31.
[13]馬玉巧,李小芳,卞晨陽,等.小學生生活技能家長評價量表初步編制及評價[J].中國學校衛生,2015,36(7):1045-1048.
作者簡介:王鳳玲(1994—),女,甘肅平涼人,寶雞文理學院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呼 倩(1996—),女,陜西榆林人,寶雞文理學院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礎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