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
幾天前,我回老家看望爺爺,本想給他一個驚喜,沒想到遭遇鐵將軍把門。等了很久不見他回,打聽鄰居才知爺爺每天都在公園給老年廣場舞伴奏,我心生好奇馬上過去一探究竟。走進公園,我遠遠地看見了爺爺的背影,可也沒見他手里拿著樂器呀,怎么伴的奏?走到近前才看清爺爺是在用吹口哨伴奏。我悄悄站在一旁仔細聆聽,爺爺吹的竟然是動畫電影《尋夢環游記》的中文主題曲《請記住我》。
我很好奇爺爺是如何學會用口哨吹出美妙樂曲的,就去問了姑姑。原來爺爺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音樂,他的夢想就是學習一樣樂器,然后用音樂給大家帶去快樂。然而事與愿違,他的夢想一次次被擱淺。
退休后,爺爺感覺學鋼琴或古箏等樂器,搬挪不方便,學會了也只能自娛自樂,沒辦法實現他要用音樂給大家帶去快樂的夢想。苦悶的爺爺不甘心夢想就此破滅,就嘗試著從別的渠道圓夢。一天,爺爺無意中看到樓下的小孩玩口哨,突然靈光一閃,“吹口哨”既不用買樂器還不用求人幫忙,只要有娛樂的場合地點,就可以隨時登場,太適合自己了,從此爺爺與口哨結下了不解之緣。
爺爺練習吹的第一個曲子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可是看花容易繡花難,看似簡單的發聲動作,練起來卻不容易。剛開始吹時他用了很大的力氣,可吹了半天腮幫子都累腫了也沒吹出個調調來。姑姑就勸爺爺,這么大歲數了,也出不了啥名堂,費那么大勁練習不值得。爺爺瞪著眼睛說:“累我也樂意,這是我一輩子的夢想,我一定吹出點名堂給你們看。”
經過很長時間的琢磨練習,爺爺總結出來吹口哨三要素:用口唇、氣流、舌頭控制聲音大小。三者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否則,只注重一個要素而忽視另一個要素,都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后來他又發現用嘴邊吹邊吸氣很累,而在間斷的時候用鼻子吸氣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然后在不斷調整嘴形及出氣位置,就能吹出美妙的曲子了。慢慢找到感覺以后,爺爺興奮地每天都要練習吹好幾個小時,嘴里起泡都不停歇。
爺爺還把年輕時喜歡聽的歌都抄在一個本子上,然后一支支地練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克服了剛開始吹《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時的由于不會吸氣不會換氣造成的不完整、不流暢的尷尬,從退休到現在堅持練了25年。功夫不負苦心人,如今他竟然能吹出一千多首曲子。每天早上和晚上他都會到家附近的公園,用口哨給老年秧歌隊和廣場舞隊伴奏。爺爺還學會了與時俱進,新的電影、電視劇剛剛上映播出,他就會用里面的曲子來伴奏。老年朋友們都夸爺爺吹的曲子婉約動聽,比播放音樂更有互動性,爺爺成了最受歡迎的人。
看到爺爺因為吹口哨,不但愉悅了自己的身心還給別人帶去了快樂,家里人都為爺爺的堅持精神點贊。最近爺爺的事情還被新聞媒體播出了,他的臉上掛滿了開心的笑容,整個人看上去精神煥發,口哨吹得更起勁了,成為公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爺爺說:“用口哨伴奏,不但幫我圓了要用音樂給大家帶去快樂的夢想,還鍛煉了身體,豐富了晚年生活。只要有一個人愿意聽,我就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