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方正
摘 要:本文對小學生假期家校互動開展體育活動的意義及策略進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學校、家庭在假期體育管理中科學合理銜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家長在家校互動中應扮演怎樣的角色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指導意見以及對指導假期家校互動有效策略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生;家校互動;家庭體育;學生體質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07-00-02
學校長期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重視學生體質健康。但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這樣一個現實問題:學生在校經過一學期的體育鍛煉體質是呈明顯上升態勢,一經寒暑假學校體育的成果無形中會大打折扣。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校、家庭在假期體育管理上沒有做到科學合理的銜接,假期學生體育呈現出的是一種無序甚至“真空”狀態。鑒于此,在當前學生減負,假期活動時間隨之拉長,小學生活動空間和自由度也在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怎樣才能更好地繼續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努力使學校體育在已有基礎上再上新臺階,如何合理銜接學校和家庭在假期體育管理,利用假期促進家校體育互動的有效實施,成了體育教師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假期家校體育互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課外體育活動是提高學生體質的重要途徑,假期體育是學校課外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地管理假期體育能有效遏制青少年體質下降的發展態勢,同時也有利于終身體育技能的形成。可以說,假期家校體育活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培養興趣,養成習慣
體育教育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從小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運動的習慣,使學生養成每天運動的良好習慣,為學生的“終身運動”打下良好基礎。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子產品的使用逐漸低齡化,很多學生在假期大多時間的娛樂活動都伴隨著電視、電腦、手機游戲;同時受到當前社會環境發展影響,學生活動場地也大大減少,因此大部分學生不能有效地長期堅持參與體育運動。家庭體育是培養運動興趣的黃金地帶,利用這個機會,讓學生養成堅持運動的習慣,愛上運動,堅持運動,家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二)家長改變,孩子提高
家長們其實都認可:體育運動對于孩子學習生活乃至今后的人生成長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們也希望孩子能遠離電子產品,多進行戶外體育活動。其實,孩子的天性都是喜歡運動的,但通常都必須由某個人能夠堅持不懈地引領他們,幫他們打開運動世界的大門,孩子才知道自己在運動方面的興趣所在。如果孩子樂于從事某種體育活動,那么家長們可以知道孩子所擅長的體育運動是什么(科學研究表明,受個人身體條件的制約,每個人所擅長的運動不盡相同),從而可以正確地因材施教,讓孩子根據自身特點選取適合自己的運動陪伴終身。“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師”,家長應先“動起來”從而帶動孩子的運動興趣,激發他們的運動潛能。
(三)自我管理,健康生活
通過在家庭中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讓孩子提高身體素質,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還能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自己合理安排好學習和鍛煉的時間,讓孩子更加自律,為未來的健康生活打下堅實基礎。因為體育運動的健身功能主要體現在增強體質,更表現在可有效地改善心理環境。首先,身體運動可使本體產生舒適和快感,這對調節和消除不良情緒和心理大有益處。有研究表明,體育活動可釋放過度的焦慮、郁悶、氣憤、恐懼等消極不良情緒,消除或緩解精神緊張,體育活動除身體運動外,還常帶有角色形式。尤其在比賽狀態下,隨著賽況的發展,參加者的責任感、自信心、愉快等心境使人產生積極向上、拼搏進取的精神,促進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使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對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家長在家校互動中的角色扮演
(一)做個好榜樣,營造良好的家庭運動氛圍
小學生受環境和周圍人的影響很大,他們善于觀察和模仿,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勝過重復又徒勞的說教。家長堅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關掉電視,放下手機,酣暢淋漓地運動一下,孩子也會學著父母的樣子,漸漸愛上體育運動。盡可能每天有合理的運動計劃,在固定時間內和孩子共同運動,讓孩子在家庭體育中發現天賦,愛上某個項目。對于孩子來說,有家長共同參與總比自己去枯燥地完成運動任務更具有吸引力,而一旦沉浸在一起運動的氛圍中就會對體育本身產生興趣。在與孩子一起運動時,家長可以不過多地強調動作標準性與完成效果,多給他們鼓勵。這樣一來,孩子會迫切地努力訓練,讓自己進步、收獲,從而熟練掌握某項技能。這時候,體育便成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探索興趣所在,讓孩子積極參與其中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如果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某項運動異常興奮,高呼要參與其中,父母就可以試著引導孩子學習這個項目,激起孩子的運動興趣。如果孩子看到其他伙伴學習了某項體育運動表示有興趣,家長不要否定,也不要認為是三分鐘熱度,而應積極帶孩子參與其中,探索潛能發現真正的興趣所在。長此以往,孩子就會主動要求參與運動。家長經常帶孩子參觀體育館,觀看體育賽事,讓孩子感受濃郁的運動氛圍、奮力拼搏的精神,會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選擇了看起來不大適合他的運動,家長先不要急著阻止,可以先從他愿意的練習開始,然后漸漸地引導他們參與到體能、身高、年齡更適合的運動中,從而獲得更好的成績與自信。
(三)適當采取獎勵,讓孩子體會到運動的益處
如果父母板著臉,嚴厲地呵斥指責孩子不愛運動,并且命令其必須選擇一個項目,孩子非但不會愛上運動,還會產生對抗的叛逆心理,即便是原本有些運動興趣也會被打擊殆盡,這樣會適得其反。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對體育運動產生反感和不可逆的抵觸心理。當孩子完成一個小時的運動后,可以適當性加以表揚,并給他多一些實質性鼓勵,會讓孩子感覺到運動是一件好事,可以獲得成就感,從而十分快樂地參與其中。不要盲目地追求運動成效,不要要求孩子一定要達到多少訓練時長,完成哪些規定技術。太多要求會讓運動的目的性過強,弱化了運動的魅力,增加枯燥感覺,十分不利于培養孩子的積極性。
三、指導假期家校體育互動的有效策略
(一)作業要有針對性
通過體育家庭作業的形式,讓學生身體得到鍛煉,從而體質得以增強。根據學生的身心特征,結合教學計劃,給學生布置體育家庭作業,隨著學生身心成長,布置的作業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運動負荷也可逐步增加。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完成假期體育作業的興趣,更深入地了解學生心里的想法,可以采用調查研究的形式,滿足學生對假期體育家庭作業的需求。例如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也有不同,相同年齡段的學生運動能力也會有不同。體育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運動心理,進行科學的分類分項作業安排,布置作業的內容要能夠同時促進身體各系統、組織和器官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要包括多種項目和不同性質的運動,不能因學生個人習慣和喜好側重某項運動,忽略其他運動;當然也要兼顧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最大限度地確保每位學生在完成假期體育作業中受益,最大限度地提高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效性。
(二)布置體育作業的原則
體育鍛煉具有一定的客觀規律,這些規律要求參與者安排鍛煉計劃、選擇鍛煉內容、運用鍛煉方法必須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因此布置家庭體育作業應遵循以下原則,為學生鍛煉達到理想效果而提供科學指導。
1.簡單易行原則:利用小區和家庭的場地和器材,運動項目不能完全依賴場地器材。
2.負荷適當原則:符合學生的年齡、性別、身體特點,運動量和負荷要適量,不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
3.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原則:布置課堂教學延伸的作業,可以強化課堂上沒掌握牢固的知識。
4.技能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原則:技能動作的練習能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既能得到練習,又能鞏固理論。
5.多樣化、趣味化原則:學生很容易“喜新厭舊”,所以布置作業時要考慮多樣化和趣味化,只有學生感興趣,才能自覺地去完成。
6.輔導性原則:有些作業學生高質量地單獨完成是不可能的,還需教師在布置前進行必要的輔導,并指導家長配合學生完成。
(三)體育作業的指導、抽查與評價
體育教師不僅要接受家長和學生的咨詢,還可以利用微信群向家長發信息,提醒家長督促孩子完成假期體育作業,也要向家長傳授鍛煉方法和鍛煉注意事項,確保家長督促孩子安全地完成體育作業,同時也可抽查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這樣做不僅對學生完成體育作業起到督促作用,同時還能對學生的體育鍛煉進行線上指導。對學生假期體育作業的完成情況還要有評價,全面科學的評價機制也有利于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假期體育作業,從而提高他們的鍛煉自覺性。在制定假期體育作業方案時應確定好與之相匹配的評價方法。開學初期學校根據家校聯系單、小組活動記錄表、活動照片、活動視頻、抽查等多方面的反饋信息來判斷學生完成假期體育作業的情況。利用開學初的體育課對學生進行測試,測試項目為每位學生選練的項目,并對照學生原有成績,檢測學生完成假期體育作業的質量和效果。將檢測結果與反饋信息結合,長期堅持某項運動的學生會看到堅持運動的效果,讓學生收獲成就感,同時教師也應對假期體育鍛煉先進的學生給予表揚,從內外因兩方面促進學生運動動機的產生。
總而言之,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假期家校體育運動的有效開展需要依托家長的支持、教師的指導、社會氛圍的熏陶。提高家校互動的實效性,我們要努力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和身體素質,養成學生終身體育運動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