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月芳
【摘要】 ?活用漢字字理知識來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讓學生樂學,快樂語文課堂,提高識字效率。具體做法是:采用直觀教學法讓學生明字理,即利用圖片、多媒體演示和體態模仿等直觀手段進行教學。也可利用講故事、讀兒歌、猜字謎的方法助學生析字理。通過字理法引導學生識字,一個個漢字已不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幅幅形象生動的畫面,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字謎,讓孩子在快樂中識字,語文課堂也成為快樂課堂。
【關鍵詞】 ?活用 字理 快樂 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1-129-01
0
多年來,作為語文老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業和作文時,發現孩子們的一些錯別字經過老師多次提醒更改,還是會寫錯。由此可見,這些字的錯誤記憶,已在他們的腦子扎根,要想糾正,很不容易。我一直在思考、在尋找一種有效的識字方法,讓孩子們在識字的伊始,就將字形記正確、記牢固,讓正確的漢字在他們的腦子里扎根,從源頭上去扼制孩子們的錯別字。這幾年,我在教學中嘗試著運用漢字字理知識來激發他們學習漢字的興趣,誘發他們開動腦筋,尋找最好的方法正確識記字形,理解字意,并正確使用漢字。
“字理”即構字的理據,它是漢字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在識字教學中,如果我們老師能充分地利用漢字構形的理據,給學生講清楚所教漢字的形、音、義之間的關系,就能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漢字的構形原理,牢牢記住字形,從而達到扼制錯別字的目的,此法也大大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
一、采用直觀教學法讓學生明字理
所謂“直觀教學法”就是利用圖片、多媒體演示和體態模仿等直觀手段進行教學的方法。此法符合小學生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學習特點,有利于他們建立清晰、明確的概念。用這種方法來教學易混字形的字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可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增強他們辨析字形的能力,加深他們對漢字構形理據的理解,進而牢記漢字的正確字形。
1.將識字教學與繪畫緊密結合起來。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文中提出“識字教學應當跟圖畫緊密結合起來。”小學生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在會意字、象形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根據字義畫出形象逼真的圖畫、符號,再讓學生根據這些圖畫、符號來認識、理解生字。如:教最難寫的“鼎”字,我根據字理運用了解釋和圖示法,一邊畫一口三足兩耳的鍋,一邊說:“鼎是古代的一種烹飪容器,常見為三足兩耳大腹,它不但是烹飪的容器,也是古代宗廟祭祀的一種禮器,祭祀用的是肉類等供品,因此上面的鍋里應該是煮熟的兩塊肉。所以上面要寫成‘目,不要寫成‘日,‘日是太陽,太陽是不能煮,也不可能拿來當祭品的。”從此,有90%以上的學生,上面不再寫“日”字,而寫成“目”字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對繪畫的興趣,引導、鼓勵他們自己畫出圖畫,進而探索出符號,再啟發他們將識字與自己的畫畫結合起來,把漢字畫出來并加上說明。
2.讓識字教學變成“動畫片”
小學生都喜歡看動畫片,如果將呆板的方塊字變成幅幅生動的小動畫,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出來,使漢字的形和義關系顯而易見,一目了然。如教學象形字“日、月”時,教師可用多媒體先出示一個圓圓的光芒四射的太陽,一個彎彎如鐮刀的月亮,然后慢慢演變成象形字,再逐漸變成簡化字。
3.讓識字課變成“表演課”
小學生好動、好玩、好模仿。而漢字中有不少的字貼近學生生活,能用簡單的肢體語言來表示,如教學“抓”字時,可先讓學生表演怎樣抓一樣東西,通過表演明確“抓”與手有關,要將五指張開再合攏才能抓起東西,如此“抓”的理解記憶就變得輕而易舉了。教“呆”時可讓學生表現發呆的樣子,目瞪口呆的樣子象人張著大嘴,像個木頭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就這樣,學生興趣盎然,在活潑愉快的氣氛中學會并牢記了一個個生字。
二、利用講故事、讀兒歌、猜字謎的方法助學生析字理
1.在字理故事中引導學生識字
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可以說,講故事是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的一種好形式。教師可以收集一些祖先造字的小故事,在識字課上講給學生聽,讓他們從中理解漢字的由來,并能掌握漢字的字形。教學中還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編故事,還可以讓學生根據字形展開聯想。
2.在字理兒歌、順口溜中引導學生識字
兒歌淺顯、易懂、活潑、好記,順口溜簡單易記,瑯瑯上口,它們都深受小學生的喜愛。識字教學中適當的編制兒歌、順口溜,可促進學生加快識字、辨字、記字的速度,提高識字效率。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可自創兒歌、順口溜輔助學生識字,另一方面鼓勵學生自編兒歌、順口溜識記生字。如“天晴晴,水清清,請你來,做事情。小朋友,愛眼睛,小蜻蜓,夸你行!”在瑯瑯的兒歌聲中,學生的識字能力與主動識字的愿望都得到了提升。
3.在字謎中引導學生識字
猜字謎是學生喜愛的識字方法。在教學中,可適當引入漢字謎語。讓學生通過猜字謎來學習和記憶某些生字,會極大地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如“棟”的謎面可記為“砍來東方木,頂起大房屋;從小認真學,長大像此木。”“眾”字可記為“一個人,兩個人,一個在前兩個跟,團結起來力量大,人多誰也不離群。”有時我找字謎給學生猜,有時我也讓學生找資料出字謎互猜;甚至讓學生出字謎,我來猜。在教學中還可開展編字謎比賽,讓學生自己編字謎,然后去猜別人的字謎,評出編和猜的優勝者。如十月十日——朝,又在村中——樹,太陽升上地平線——旦,一刀將牛角分開——解……盡管學生的字謎很簡單、很幼稚,但他們對識字的熱情卻在編字謎和猜字謎的活動中高漲起來,學習的自信心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得到提高。
通過字理法引導學生識字,一個個漢字已不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幅幅形象生動的畫面,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字謎,讓孩子在快樂中識字,語文課堂也成為快樂課堂,祖國漢字以及它們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學生的心里。相信這樣引導學生識字,會使他們的識字能力不斷得到提高。